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知心姐姐”卢勤话“知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卢勤当“知心姐姐”30余年,曾长期主持《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发起“知心姐姐”报告会、开设“知心家庭学校”,并于2002年创办《知心姐姐》杂志,其间接触过无数的少年儿童――她了解孩子。
卢勤是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获得过“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等诸多奖项和荣誉称号――她深谙教育。
卢勤曾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是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其所著《写给年轻妈妈》、《做人与做事》等教育类图书累积销量逾千万册,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等――她善于表达。
了解孩子、做教育、著书立言,卢勤说这三件事在本质上一样:都是在“进行心灵的沟通”。这一次,我们就聊聊“知心”这件事。
“我相信梦想成真,而且始终不放弃追梦”
“1960年,《中国少年报》成立了‘知心姐姐’栏目。我看到好多小朋友给‘知心姐姐’写信,于是有一天,我也悄悄地写了一封。大意是:我看到《中国少年报》刊登了许多学校少先队活动,我们班的活动也搞得很好,怎样才能见报呢?
“不久,我就收到了‘知心姐姐’的回信。她在信中亲切地称我为‘卢勤小友’,回复说:报上没有刊登过的活动,如果你写就有可能发表;就算一时没有发表,你也不用灰心,总有一天会成功。
“后来我按‘知心姐姐’说的办法投了稿,我们中队的活动果然上了《中国少年报》。
“小小的成功,能够激发大大的梦想。第一次写信就收到了报社的回信,我们班的活动又真的见报了,我心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从此,我立下人生第一个志向:长大到《中国少年报》当‘知心姐姐’。那一年,我11岁。”
卢勤的话是“流”出来的,没有多余的字句,没有不必要的停顿,故事情节连贯,起承转合顺畅,节奏并不快,却让人听得心里一阵痛快。
从立志起,卢勤就开始将梦想付诸行动。
“小时候,我一直梳短发,为了像报上‘知心姐姐’的样子,悄悄留了长发,也梳起了两条小辫子,又特意去北京照相馆照了一张‘标准像’,姿势都跟‘知心姐姐’一样。但是后来取回照片一看,总觉得少点什么,仔细对比才发现,我缺少‘知心姐姐’那可信可亲的微笑。于是,我开始见人就笑,时间长了,就有了‘亲和力’,微笑也成了我与人交往的‘见面礼’。”说这话的时候,卢勤就正微笑着,眼睛、嘴角都弯成好看的弧。
“上中学后,我是第一批共青团员,当了三年班级团支部书记和校团委会委员。下午放学经常到后海边与同学谈心,聊人生、聊学习、聊烦恼,你说我听,我说你听。当时就觉得别人信任你,把心里话都告诉你,你理解别人,走进别人的心里,这种‘知心’的感觉真好!”
梦想与现实渐渐靠近,卢勤初三毕业时目标就更明确:“高中毕业报考人大新闻系,大学毕业去《中国少年报》当记者,当‘知心姐姐’。”
可是,追梦的路向来不平坦。
1966年,“”开始了。
1968年,卢勤高三毕业时,大学的校门都关闭了,《中国少年报》也停刊了。
1969年,卢勤成为上山下乡的千万知识青年中的一员,来到吉林省白城地区插队,在这里一待就是整整10年。
“我下乡3年没回家,组织青年农民和下乡知青共30个人办了一个剧团,春节期间去各村演出,很受欢迎。4年后我调到白城知青办工作,又成了知青的‘知心姐姐’,他们找对象都要让我给看看合适不合适。”卢勤笑着说,“在那里,我学会了群众工作,既可以跟老人沟通,也可以跟年轻人沟通,跟孩子沟通。”
上山下乡的“岔路”仿佛将卢勤的人生轨迹引向了未知的方向,可她的梦想故事突然峰回路转。
“1978年11月的一天,我正在做晚饭,偶然听到‘星星火炬’节目里正在广播《中国少年报》复刊的消息。当时我无法按捺内心的激动,连夜给《中国少年报》写信,诉说我童年的梦想,表达我这些年来的心声。”卢勤说得动情,“1979年6月,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踏入了朝思暮想的中国少年报社,成了一名记者。那一天,我流泪了。我没有想到一个孩子的梦想,一个知青的梦想,真的能实现。我下决心要为孩子工作一辈子。那时我30岁。”
为什么卢勤的梦想能够实现?
“因为我相信梦想能成真。一路走来,我心中始终怀抱这个梦想,而且始终在追梦的过程中不放弃。”此时,卢勤的笑容里又多了一份坚定。
“为了孩子,我什么都能够做到”
孩子的心田,你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如果你听过卢勤的讲座,或者读过她的书,你一定能感受到卢勤心里有对孩子满满的爱,并由这爱生出满满的力量。那么,爱的力量源自哪里呢?
“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中国少年报》登出盲童李学美姐姐刻苦学习的故事。我们班决定请她来作报告,这个任务就交给我了。我也不知道盲童学校在哪儿,于是买了一份地图,一大早就上了公共汽车,中间倒了三次车,一边打听一边找,最后终于找到了校长室。”
卢勤走进去一看,校长室里坐满了人,他们都是来请李学美的。她赶紧跑到校长面前,一口气讲明来历。校长说了一句话,让卢勤至今记忆深刻:“孩子的事儿优先!”
那一天,校长不仅优先安排李学美到卢勤的学校,还专门派车把卢勤送了回来。
卢勤回忆说:“当时有一种‘英雄归来’的感觉,我就觉得社会对孩子很尊重。后来我当了‘知心姐姐’,也常常想着‘孩子优先’,只要孩子出面邀请我去他们学校作报告,我都尽量答应。”
“这次成功的体验对我还有一个影响,就是收获了信心。让我觉得你只要很真诚地跟人沟通,一往无前地去做,大多数人理解了你的意图都会支持你。”
卢勤说,满满的爱心与信心都是“一件一件的小事”积聚而成,从小到大,她这样的经历太多了。
“1986年,我们报社要组织‘全国好队长夏令营’活动,想请一位省委领导或者市委领导来参加我们的开营仪式。”很多人都觉得这件事“不可能”,卢勤却说:“先别说‘不可能’。”她找到领导参加其他活动集体拍照的空隙,直接走上前去介绍:“我们有一个‘全国好队长’的活动,要举行夏令营……”领导拍完照径直往前走,根本没理她,但卢勤仍然一路跟着领导边走边说明情况。最后,省委领导竟然真的被她说服了。
“我自己也欣赏那股勇气,就好像为了孩子,我什么都能够做到。只要是为了孩子,我会非常执着地做一件事,有困难也绝对可以克服。”
卢勤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其实沟通不光靠语言,心灵的沟通依靠一种心理能量。如果你沟通有障碍,那么这个障碍在你的心里,你可能觉得正在沟通的这件事情不是很重要。我始终认为孩子的事很重要。”
“沟通能力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因为沟通需要主动。”卢勤说。
“我不是从小想当‘知心姐姐’嘛,所以总想主动帮助别人。我记得小学五年级学一篇课文《海边青松》,讲的是英雄安业民爱国爱民的故事。我非常感动,放学后便和同年级的两位女同学一起,秘密成立了一个做好事的‘安业民小组’。除了打扫卫生、修理厕所这样的事情之外,我每天都在默默地观察:‘谁需要我的帮助呢?’如果发现哪个同学情绪不高,我就写一张纸条,上面是一句能让他心里高兴的话,然后趁着他走进教室不注意的时候,迅速塞进他的手里,自己再若无其事地走开。”
“这个经历让我感受到,心灵的帮助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开始搜集名言警句,因为帮助人的时候需要用。也是从那时起,我养成了爱记录的习惯,遇到书上看的、别人说的好的语句随时记在笔记本上,这些都是滋润心灵的营养。”
在寻求“知心”的路上,卢勤既找到了沟通的快乐,也找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3年前,我们小学同学聚会。阔别50多年,有一个男生一见面就说:‘卢勤,你还记得我吗?小时候,你天天送我过马路!’我才想起来了,徐耀荣,这个淘气包!他总疯跑,把肋骨摔断了,穿着铁背心,我每天把他送过马路再回家。他说完这句话就哭了,我也哭了。我感到50多年过去了,岁月抹去了许多记忆,留下的却都是别人对自己的好。”卢勤笑着,眼睛闪亮。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爱心和信心正是在做一件一件的小事中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人生观也得到发展,认为‘人活着之所以快乐,是因为能够让别人更快乐’。后来我做‘知心姐姐’,发起‘知心姐姐’报告会,开设‘知心家庭学校’,最终,我成了一个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卢勤总结说。
“家长、老师要学会倾听孩子”
卢勤少有地收起笑容,不无担忧地说:“现在,家长在‘教育’孩子,老师也在‘教育’孩子,没有人在‘倾听’孩子。其实教育最重要的是‘知心’,‘知心’最重要的是倾听。只有听懂了再说,教育才有的放矢,所以家长、老师要学会倾听孩子。”
“我在上幼儿园时,遇到一位特别好的老师。这位老师好在哪儿呢?就是她懂得倾听孩子。记得上幼儿园第一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6支彩色铅笔和一张白纸,让大家随便画。我当时可高兴了,因为从来没有用过这种彩色铅笔,于是每一种颜色拿出来,分别在纸上画了一条像弹簧一样螺旋形的彩条。其实,我主要是看看哪个颜色好看。”卢勤说着,笑得很生动。
老师看了看卢勤的“画”,问道:“你画的是什么呀?”
卢勤一愣,她根本没想画的是什么,可是看到老师期待的目光,她脑子里灵光一闪:“是烟。”
“是吗?你回家再去观察一下,看看烟筒里冒的烟是什么颜色的。”老师笑眯眯地说。
放学了,卢勤在回家的路上就开始观察,结果让她很失望:所有的烟都是灰灰的,只是有的深些,有的浅些,太难看了!
第二天到了幼儿园,这位老师又问卢勤:“你画的是什么呀?”
这一次,卢勤想了想,回答说:“烟。我画的是‘明天的烟’。”
“你很有想象力!”老师拍拍卢勤的肩膀,满意地说。
“童年的这种记忆非常美好,老师的倾听和肯定激发了我的想象力,从此画画成为我一生的爱好。”卢勤回忆说。
“我觉得,我的妈妈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她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倾听的家庭环境。”卢勤举例说明,“小时候,最让我得意的一件事是为自己改名字。父母给我起名叫卢桂华,5岁时上幼儿园报名,我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好听,提出要改成当时开始时兴的两个字的名字。我妈很赞成,她召集全家人开了‘家庭会议’,给我起名:卢迪、卢芳、卢琴……最后,我选了‘琴’音,但改成了‘勤劳’的‘勤’。几天后,幼儿园门口贴出报名名单大红榜,我一眼就看到‘卢勤’两个字,高兴得马上回家报告:‘妈!我起的名字贴出来啦!’妈妈放下手里的活儿跑去看,连连说:‘这名字好,简单,好记,又勤快!’”
“我很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童年,他们没有给我压力,倾听、尊重我的意见。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自己的主见被大人采纳,是最令人感到幸福的事。”卢勤深有体悟地说。
但为了全身心地投入“知心姐姐”工作,身为母亲的卢勤却曾经忽略了倾听自己的孩子。
“我总觉得听孩子说话浪费了我写稿子或思考的时间。所以,每次孩子和我说话,我总是做出很忙的样子,眼睛左顾右盼,手里还不停地翻动着书报。没想到,我的‘忙碌’给孩子的语言表达带来了障碍。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话说完,他就讲得很快,当嘴巴跟不上思维,他说话就变得结巴起来。我对他说:‘你别结巴!’他结巴得更厉害了。”
这时,卢勤的妈妈支了一招:“你儿子和你说话,你好好听着就行。”
卢勤开始注意“认真倾听”儿子讲话,慢慢地,他竟然不结巴了,说话很精彩,甚至渐渐有了幽默感……
“倾听真是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让人获得智慧和尊重,赢得真情和信任,也可以让一个‘口吃’的孩子,变成语言的天才。”卢勤反思而得,“大人会听,孩子才会说。好说、会说的孩子身后,一定会有爱听、会听的倾听者。”
“其实做‘知心姐姐’很多时候也是在倾听。”卢勤说。
“我到了报社以后,负责回复‘知心姐姐’信箱的来信,每一封都很认真,抬头写‘某某小友’,落款写‘知心姐姐’。这种回复对我来说是基本功,就是学会用孩子的语言跟他们沟通。
“1987年,孩子们呼唤‘知心姐姐’从报上‘走下来’。孩子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使命,结果孩子们排着长队啊,一个会议室里满满地挤了600人。孩子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就诉说自己的心里话,我才知道,孩子有很多心声没有地方说。
“于是我们开始‘知心姐姐’进校园,然后又开通了‘知心热线电话’。后来,‘知心姐姐’报告会、‘知心家庭学校’、《知心姐姐》杂志、‘知心姐姐’网站一步一步发展起来……
“倾听孩子的心声,是‘知心姐姐’一辈子的工作。”一口气说到这里,卢勤如释重负却又余意未尽地戛然而止。
卢勤说,做了几十年“知心姐姐”,沟通的媒介改变了,孩子和大人都在改变,但是“人性是无法改变的”――“人性最根本的东西是需要沟通,心灵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