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请君只看洛阳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请君只看洛阳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 当年的种种风云、风情、风景、风范,被一幢幢建筑在时空里沉淀、定格,讲述着不仅仅属于洛阳的宏大时代画影。

公元1031年,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到访洛阳,在此亲眼见证此地的牡丹盛放之景,历时四年写出《洛阳牡丹记》,文中记载:“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这便是“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由来。

而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的洛阳城,从夏朝开始先后有十三朝在此定都。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

一个城市之于中国,像是一棵树之于森林。洛阳,正是这座森林中一棵异常繁茂的古树,见证着中国无数朝代的更迭变迁,历史兴衰。当年的种种风云、风情、风景、风范,被一幢幢建筑在时空里沉淀、定格,讲述着不仅仅属于洛阳的宏大时代画影。

若问古今兴亡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西有罗马,东有洛阳

相距七千多里的罗马和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就这样被联系在了一起。

如果说洛阳古城是座舞台,历史是背景,建筑、时尚、宗教、工艺、自然,是一个个真实的切口,再现着每个中国人熟视的文化气质、生活片断,对应着今日中国现代与传统的冲撞。

洛阳街头,一座座掩映在现代高楼之间的古代建筑,提醒着人们:历史是由一个个瞬间决定的,建筑是人文的载体,历史上的每一个事件,都与那一块块青砖绿瓦密不可分,它清晰地反映、见证并影响了整个时代。

这个十三朝古都,代表了最早的中国,也是最本色的中国、最渊深的中国。从东汉光武中兴、明章之治、西晋太康之治,到北魏孝文改制、武周遗风,它似乎见惯了浮沉炎凉,所以,这里的人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上下不慕,得大自在,喝着胡辣汤,吃着流水席,听着豫剧,讲着历史,慵懒淡然地过生活。

他们住的是最古老的都城,居天下之中,既禀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也具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开天辟地之后,三皇五帝以来,洛阳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为天人共羡之神都。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和华夏文化从萌芽、成长走向繁荣、壮大的中心和象征。

居于洛阳城,不能说是不幸福的。

牡丹,必取洛阳土

宋人陈师道有《后山谈丛》:“花之名天下者,洛阳牡丹、广陵芍药耳。红叶而黄腰,号金带围,而无种,有时而出,则城中当有宰相。”

洛阳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无论是姹紫嫣红的魏紫、姚红,还是令人称奇的二乔、豆绿、黑牡丹,时至清明、谷雨时分,便会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一时间满城繁华似锦,灿烂辉煌。洛阳牡丹栽培始于晋,兴于隋唐,于宋代达到顶峰,至今仍长盛不衰。洛阳人养牡丹的风俗历经千年,当地人对牡丹花的热爱,更是催生了五百多个新品种。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诗句,并非虚言——只需亲临洛阳一次,便可见证牡丹花会的盛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花。牡丹,是洛阳人的心爱之物。53岁的陈贤,自洛阳牡丹园建园起就在这里工作,如今侍弄牡丹已二十余年。“这个地方很怪,牡丹在这里长得好好的,移植到外地,就慢慢退化了,至少是花朵没有过去大。而外地品种比较一般的牡丹,来到洛阳,一下就变精神了。”这不仅是陈贤一个人的感觉,古人云:“种植好牡丹,必取洛阳土。”除却人为因素,洛阳确实是牡丹的天堂。“洛阳居三河间,古善地。”其气候基本与中国“二十四节气”同步,四季分明,很符合牡丹的生长周期。“立春”时节,牡丹的幼芽开始膨大,并逐渐绽裂,而这时洛阳的平均气温已回升到0℃以上,适宜牡丹发芽。“谷雨”时节,洛阳气温稳定在17℃左右,牡丹自然进入开花期。洛阳冬季没有东北寒冷,夏季没有南方湿热,有利于牡丹的冬眠、越夏。

每年四月开幕的洛阳牡丹文化节,持续将近一个月,几个大型牡丹园因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差异,花期参差有序。四月上旬可游览建于隋唐古城遗址的中国国花园,探寻洛阳牡丹发源地。中旬去王城公园赏花,在这座建于东周王城遗址的公园里漫游牡丹文化长廊,可一览历代文人墨客赞颂牡丹的诗句、题词。下旬则可以前往洛阳国际牡丹园,这里的花期通常晚一到两周,即使到了五月,依旧可以看到牡丹曼妙的身姿。

白马寺,人与佛的共振

洛阳牡丹甲天下,得益于洛阳的山川形胜。而洛阳的山川形胜,不仅孕育了倾国花朵,更托起了十三朝古都、六朝陪都,坐上了105位皇帝,见证了古今历代兴衰。

佛教不是本土的信仰,却深深扎根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壤里,相比于其发源之地,有过之而无不及,洛阳,应该是一座与佛教渊源最为深厚的城池,自东汉白马驮经于此,佛教的传播便经久不息。

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载东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白马寺。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唐朝时期,洛阳作为“神都”,白马寺曾被扩建至3000亩。

佛教没有渲染世间有不为生死左右的神,而是通过生生世世的轮回,让世人去感悟佛法世界的真谛。怀揣着仰慕的心情,低头在白马的蹄印里读洛阳的时候,残梦便从魏晋的繁华里耸立起一座名为白马的寺院,寺前有一对著名的青石圆雕白马,为宋代遗物。山门内东西两侧柏树林内,有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天竺高僧的墓。唐朝武则天时,曾大修过一次。当时香火很盛,大小和尚多至千人。此后元、明、清各代亦都进行过修缮和增建。白马寺现存寺宇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寺内南北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等主要建筑。

大佛殿内悬挂的一口重5000斤的明代大铁钟,声音洪亮。它与洛阳东门城楼上的大钟频率一致,只要白马寺钟声一响,城楼大钟便产生共鸣,故有“白马钟声,洛阳西应”之说。

一柱香点燃历史的明灭,钟声就再也没有沉寂,钟声就在沧桑里坚强而又深情地唱响了几千年。而几千年后的白马,依然站在它最后的蹄印里,谛听着马寺钟声,守望着艰难跋涉的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