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陶氏化学:力争大中华区年销售额5年翻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尽管面临着全球经济紧缩的困难局面,但我们未来的增长计划仍没有丝毫改变,也就是到2015年大中华区年销售额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70亿~80亿美元。我们会不断努力地实现这个目标。”6月7日,世界500强、全球化学巨头陶氏化学公司大中华区总裁石博韬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充满信心。
同日,陶氏化学宣布,在其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的生产基地新建一条拥有世界领先技术支持的反渗透膜元件生产线,并将于2013年投入使用。
加大新兴市场投资
《投资者报》:陶氏化学在大中华区的经营业绩如何?
石博韬:就全球而言,我们大中华区2011年做得还是非常成功的。2011年,公司在亚太地区的销售额超过了100亿美元的大关,达到约106亿美元,其中45亿来自于我们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大概占到整个陶氏亚太地区销售额的43%,占全球的7%。
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大中华区年销售额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70亿~80亿美元。
陶氏的新兴市场业务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推进全球的业务增长。2008年新兴市场只占到我们整个全球销售的28%,去年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32%,今年我们估计将达到35%。
《投资者报》:公司未来是否会加大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投资?
石博韬:我们会继续在中国市场投资,增加生产设施,进一步投资于销售网络、服务网络。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加在新兴市场、新型经济体投资的步伐和比例,因为这才是未来的希望。在将来有望持续增长、超过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的肯定来自于这些新兴国家。不仅仅是未来几年,甚至将来的30~50年都会这样。
《投资者报》:这次上马的反渗透膜元件生产线,对于陶氏化学而言有什么战略意义?
石博韬:陶氏是全球最大的拥有顶尖技术的反渗透膜生产商。在湖州生产基地建立这一条新的生产线,对陶氏增加在华投资的发展战略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陶氏水处理及过程解决方案业务部业绩增长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陶氏水处理及过程解决方案目前在北美已没有增长的潜力了,在西欧也没有太大的市场增长空间,但在亚洲,在中国,却是前景无限。
力做本土水处理供应商
《投资者报》:陶氏化学在中国作为国际企业,是否会面临政府保护本土企业所带来的限制?
石博韬:这一问题其实不难回答,因为我们也是本土企业,我们也希望政府保护我们。我们在中国有12亿美元投资,在上海建有世界级的研发中心,公司3000多名员工大都来自中国,如果我们不能够算作本土企业,那么什么样的企业应该叫本土企业?
我们投资在中国,也做了很多税收上的贡献。我们是非常本土的企业。
《投资者报》:很多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是因为劳动力成本低廉,陶氏化学在中国投资是否也出于这一原因?
石博韬:我们在中国进行生产,绝对不是因为我们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因为这里成本比较低,所以我就在这里设厂进行生产,这不是我们的业务模式。
我们确实是把自己看做本土公司,99%的员工都是中国人士,所有科学家、研究者也都是中国人。100%的客户都是中国客户、中国公司,他们也是服务中国国内市场的。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基业常青的中国业务部门,这并不是一个短期行为。
目前,上海是我们中国业务的中心,这里有超过500位科研人员。另外,我们在中国有18个生产基地,在中国大陆地区总共有7个业务中心。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能够成为陶氏全球第二大市场。
《投资者报》:如何看待你们的竞争优势?
石博韬:我们发现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客户也希望能够通过技术脱颖而出。很多客户都希望找到一些技术领先的解决方案提供者,让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在市场上竞争,度过艰难的时刻。我们相信我们所有的技术优势和领先地位,可以成为一个更有价值的竞争优势和竞争资产。
5年、10年之前,我来中国和客户讨论的主要是价格,再便宜点、再便宜点,当然,客户现在还是希望比较有竞争性的价格。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要求我们的产品更具竞争性。而陶氏是能够帮助他们做到这点的,我们有这样的技术实力,我们非常欢迎具有挑战性的市场环境,因为这正是我们可以发挥优势的时机,对我们来说这是一大优势。
下半年市场需求会反弹
《投资者报》:中国经济存在紧缩趋势,在不理想的大环境下,陶氏化学是否面临着一些扩张、投资方面的压力?
石博韬:诚然,我们看到了全球经济和本地经济有放缓的趋势,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让人警觉的信号,因为这是一个自然的调整,或者说是在过去多年超速的增长之后一个放缓的过程,我觉得这可以让中国的经济变得更加健康。
其实在北美,如果政府在2006和2007年采取一个让经济放缓的政策的话,我们就不会看到2008年那种规模的经济危机。我非常敬佩中国的这些经济政策,让经济能够拉回到平衡发展的轨道上去。
对于陶氏而言,我们看到不同的业务部门有一些放缓的迹象,有一些需求增长会减弱,这不仅仅是在某一个领域,而是宏观的。但我们确信今年下半年,需求会攀升和反弹。政府会推出一系列新的激励经济增长的政策,不一定有4万亿投资那样的大规模,但我们相信会有一些比较小的、循序渐进的、针对具体行业的激励政策。陶氏将会是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