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胃食管反流病(GERD)诊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胃食管反流病(GERD)诊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烧心等症状。其诊断治疗存在很多争议。24 h食管pH检测被认为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金标准,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检测也具有较高特异性。内镜检查及食管黏膜活检对诊断食管黏膜破损严重者具有较高的诊断治疗价值。食管的X线表现同样也是安全方便的检测方法,应予以重视,现综述如下。

1 辅助检查

1.1 食管腔内24 h pH监测 24 h食管pH监测是确定GERD非常有价值的方法,正常pH值为6,当降至4以下时则表明反流存在,阳性率约95.4%。对症状不典型、无反流性食管炎及虽症状典型但治疗无效时更具重要诊断价值。24 h食管pH监测能明确症状是否与反流有关,、进食、昼夜对反流的影响等。对胃食管碱性反流可用24 h胆汁监测仪。

1.2 X线钡餐检查 可以了解食管黏膜影像和食管的运动情况、有无膈疝、钡剂通过与被清除的情况,以及按压腹部所导致的反流情况,病变较重者可发现食管下段黏膜皱襞粗乱,钡剂反流,贲门增宽,也可见食管蠕动减弱或不规则收缩,重症或晚期有溃疡龛影或管腔狭窄。

1.3 内镜检查 检查内镜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方法。可显示不同程度的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可表现为黏膜发红、血管模糊、片状出血、渗出、糜烂、溃疡、狭窄、息肉样增生等。内镜见到有反流性食管炎可以确定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但无反流性食管炎不能排除胃食管反流病。

1.4 其他检查 如24 h食管胆汗反流、食管滴酸试验、食管测压检查、核素显像等。

2 临床诊断

经常发生与改变有关的烧心、反胃、胸骨后疼痛,以及咽下困难或咽下疼痛,如患者于卧位或弯腰时出现烧心,而坐起或吞咽液体可缓解即可作出诊断。辅以食管pH监测、内镜及影像学、食管损伤的证据可明确诊断。对有不典型的反流症状者,需结合内镜、食管动力学检查及试验性治疗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3 治疗原则

胃食管反流病是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部分患者需长期治疗才有可能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和复发,故维持治疗是必须的,维持治疗方式可以分为连续治疗、间断治疗和按需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在临床上治疗中常予促胃动力药与抑酸药合用,原则上是在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的基础上,结合病情,选择高效、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并给予相对较长的减量治疗。有研究表明,小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复发的疗效优于其他药物。对于症状和食管炎症较轻且停药后复发不频繁的患者,

作者单位:151100黑龙江省肇东市人民医院

可采用间歇性维持治疗,即在症状复发时采用先前有效的药物,这样治疗所用费用低、疗效与长期连续维持治疗相当。

针对以上的病因,治疗上可分为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基础治疗即:防止肥胖,抬高头部,禁烟、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慎用抗胆碱能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钙离子组织剂及镇静剂。药物治疗用抑酸剂及胃动力药。抑酸治疗其作用为:直接减少酸对食管黏膜的消化作用;胃内碱性环境可以防止胃蛋白酶原的激活,减少酶对食管黏膜的消化作用;胃内碱化可刺激胃泌素释放,进而提高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胃动力药作用是促进胃内容物的排空,减少胃内压,增强食管蠕动和下部括约肌的张力,减少胃内容物的返流。

4 讨论

胃食管返流病是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失调,胃或(和)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其主要病理基础是食管酸暴露时间过长。不同的患者酸暴露时间延长的机制不同。近年来,对食管返流病的病因有了进一步研究,认为:食道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是发生返流的主要机制,但轻度患者大多数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正常,仅呈一过性松弛;胃动力降低,胃排空延缓,胃内压升高,胃屏障压下降,是胃食管返流病的重要病因,可造成抗返流屏障功能低下,表现为食道下端括约肌静息压降低,特别是食道下端括约肌长度明显变短,腹内段与胸内段比值

GERD的诊断应以患者临床反流症状为基础,结合食管钡餐的X线诊断,在排除报警症状后,给予规范的PPI治疗,这样多数患者均可得到有效诊治。内镜检查是判断糜烂性食管炎严重程度和排除上消化道其他病变的主要手段。各种方法合理有效的选用将大大提高食管反流病诊治的效率和准确性。

参 考 文 献

[1] 魏良洲.胃食管反流病.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2] 任建林,焦兴元.现代消化病诊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3] 林天增,金玲.胃食管反流的X线诊断.现代医用影像学,2006.

[4]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返流性食管病(炎)诊断及治疗方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6):326.

[5] 许国铭,李兆申,邹多武,等.上海地区成年人胃食管返流病流行病学调查Ⅱ:症状与胃食管返流病的关系.医学杂志,1997,22(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