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借“直观”来理解“抽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探索,去经历,去感受。常听到一些老师在教学“有多重”一节时抱怨学生们一点也不动脑筋,把爸爸的体重65千克错误地写成65克,他爸爸难道和一个鸡蛋一样重?把一枝笔的重量8克错误地写成8千克,一枝笔难道和一个大西瓜一样重?其实别抱怨学生,都是老师怕麻烦惹的祸。一是老师怕准备教具(各种秤)麻烦;二是怕课堂纪律不好管而惹麻烦。这样表面上虽逃避了麻烦,却带来了更大的麻烦。学生一错再错,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地“热剩饭”,最终还于事无补。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这些知识呢?我认为:借“直观”来理解“抽象”更有效。学生只有亲手操作,才能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学习“有多重”一节课的。请看下面的教学案例:
片段一:从生活出发,激发兴趣,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收集的信息。
生1:一袋方便面100克,一桶奶粉900克。
生2:一袋优乐美20克,一袋盐500克。
生3:我了解到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
生4:我发现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
评析:课前让学生深入到商店、集市、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收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会兴趣盎然,为今后学习数学建立了信心。
片段二:通过操作建立1克、1千克的表象概念
操作1:将一枚2分硬币,让学生用天平称一称,发现一枚2分硬币重1克,然后掂一掂,有了这种表象,学生很快说出生活中重量是1克的物品。
操作2:将2袋盐托在手掌上,掂一掂盐有多重,用案秤称一称2袋盐的重量刚好是1千克。
操作3:(1)估计一下1千克大米有多少,从盆里把米装到塑料袋里,估计下有1千克大米就停下来;(2)放在案秤称一称,看看自己估计的与实际重量相差多少;(3)称出1千克大米。
操作4:先猜猜桌上这样大小的梨1千克大约有几个,再放在案秤称一称(学生边称边调整梨的大小,结果1千克大约有8个)
评析:从“称一称”到“掂一掂”再到“估一估”和“猜一猜”,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动手实践中,1克、1千克的重量被具体而反复地感知。同时估计调整大米和梨的重量,都注重了学生实际经验的积累。
片段三:结合实践让学生了解几十克、几十千克重量的物品
师:我们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知道1克、1千克的物品到底有多重了。那么几十克、几十千克的物品有多重?
操作1:掂一掂生活中的其他物品,如一根黄瓜,一个西红柿、一个鸡蛋、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并记录下来它们的重量。
操作2:分组用磅称称出每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并记录在各人胸前的纸牌上。老师自己也贴上体重牌(46千克)让小朋友互相抱一抱,看能不能把对方抱起来,体会一下几十千克有多重。请学生找一找,看有没有比老师还重的(有一个同学重48千克)。请一人试着抱一抱,看能不能抱起他。
评析: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在“猜一猜”的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分析法,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同等质量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当学生互相称一称体重、抱一抱对方,再找到一个比老师还重的学生时,教室里充满了笑声。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变成了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
通过这几个教学片断我深深地感受到:重量单位不同于其他计量单位,不能靠观察和讲授而得到,而要通过称、掂、估、猜、算等一系列有机结合的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充分的感知为概念的建立提供了具体、直观的感性支持,使每个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想象、交流、实验等能力。借“直观”的动手操作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加深了对概念理解的正确性和透彻性,提升了思维的抽象性和深刻性。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实践操作环节及课型的运用,让学生通过“动手”去探索,去经历,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数学方法。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动手操作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就能得到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更能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