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2)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2)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有效导入

1.(屏显: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巴黎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摘自《巴黎宣言》)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想?

2.就让我们带着一份自豪,也带着一份疑惑,再次穿越时空,回到2500年前那个烂漫的春天,跟随——(生齐读课题)感受这位先圣的大智大慧。

【设计意图】诺贝尔奖获得者震撼人心的宣言,激发学生心中的疑问:孔子究竟有怎样的智慧呢?从而产生品读课文,感悟智慧的兴趣。同时将教学目标指向本课时教学的核心问题,感悟孔子智慧。一石二鸟,切入主题。

二、品读论水

1.快速浏览全文,找出你认为最能反映孔子智慧的部分,感触特别深的地方,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

2.预设一:有德行。(出示: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课文第2自然段的春景与水的德行有什么联系?多么无私的水啊,能把你对水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原来水是万物之源,碧绿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成群的牛羊……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水的滋润,水就像君子一样有奉献精神。我又想到孔子,向百姓子弟传授知识,传播思想,无私奉献,就是像水一样的真君子。

3.预设二:有情义。(出示: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的确能适应各种环境,很随和:在方形池塘里,水就是方的,在江河溪流里,它就是长的。“流必向下”,很谦虚。水的确像重感情讲道义的真君子。

4.预设三:有志向。(出示: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水,有一个志向,那就是奔向大海。高山阻止不了它,巨石妨碍不了它,奔流到海,百折不回。

5.预设四:善施教化。(出示: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水可以洗去脏物,真君子可以帮助人们洗去心灵的污点。我想孔子就是善施教化的真君子,他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带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借水教育弟子立下做真君子的志向,循循善诱。

6.从中我读出了孔子对水的赞叹、敬佩、向往之情。……从中我感到水还有许多特点像君子的优秀品质,我还感到了孔子有意停下让弟子思考,善于教育。

7.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激起了孔子无限的遐想,你瞧这灵动的水——(出示水的图片)清澈透亮,水滴穿石,奔腾不息,波光粼粼……看着这些水,再想想你见过的水……能仿照着写一写吗?

8.透过这些富有智慧的语言,老师看出你们像水一样有灵性。

【设计意图】孔子这段含义深刻的话,需要静心涵泳,方能领悟真谛。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主要内容,学会概括,把书读薄;然后给足时间、提供方法,让学生学会联系,把书读厚、读透。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配合搜集来的关于水的图片,进行扩展延伸,培养学生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感悟志向

1.孔子仅仅是在赞美水吗?还在——?你从哪个词语中感觉到的?这深长的意味弟子们感觉到了吗?

2.读读师生谈论志向的内容,你会有真切的感受。默读课文第11~19自然段,在空白处写下你的发现和看法。

3.出示子路、颜回、孔子的志向,讨论归纳:子路豪爽的性格,乐于奉献、重情义的君子品格;颜回沉稳的性格,谦逊的品格;孔子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志向,建设幸福和谐的社会。

4.小结:孔子和弟子的志向虽各不相同,但都是要做真君子啊!这正是观水论水的意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言志”部分,发现孔子论水与言志的内在关系,从而感受孔子的智慧。学生在读思中认识他们的志向与水的品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发表看法时感悟孔子论水的意图。

四、感受春意

1.课文结束句是——(出示: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还记得吗?泗水河畔怎样的春意盎然?

2.是什么让这春意更浓了?师生情谊体现在哪里?

3.(出示: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谁来给大家读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交流: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感觉到了——真是其乐融融啊。

4.让我们再感受一回这浓浓的春意吧!(配乐朗读)

5.在烂漫的春光里,孔子论水、弟子明志、歌舞游戏,其乐融融,泗水河畔春意更浓了。这春意也荡漾在我们的教室里,荡漾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设计意图】在品读完“论水”“言志”之后,回忆春景,感受春意,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自然融入春景之中,也融入孩子们心田,学生对文章结尾“泗水河畔春意更浓了”一句理解就立体了,深刻了。

6.总结:跟随孔子游春,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的智慧。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魅力永恒。难怪诺贝尔奖获得者会说——(再读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巴黎宣言》)

【设计意图】品读完课文,充分感受到孔子作为思想家的智慧、作为教育家的智慧之后,再来读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巴黎宣言》,学生心中的疑云顿消。(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