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探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探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科学教育的方法,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探究的过程方法.探究式教学由于适用于高中数学的教学,因此备受高中教师的青睐.本文基于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出发,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条件下,结合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旨在提出关于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策略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革新,许多课堂由传统的教师主体、学生客体已经转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教学课堂.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方向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做铺垫.这一点与本文所阐述的探究式教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探究式教学概述

1.探究式教学的定义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学习一些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起指引作用,给学生以事例和问题,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观察、实验等一系列的学习过程进行深入探究,自行发现并且掌握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探究式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觉、主动地去探索新知,循序渐进地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在探究过程中锻炼能力和获得知识.

2.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作为引导课堂的人,必须从全局上把握整个课堂,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一切以此为纲,教师需做好问题与活动的设计,给出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开动脑筋,通过分析、讨论、整理,以获得解答.

(2)问题性原则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课堂中,问题的提出是较为频繁与高质量的.比如,教师进行课堂导入,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主动进行探索,寻求答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要具有一定的难度,确保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此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另外教师所创设的问题与课题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生活实用性,如此才能够紧紧吸引学生的眼球.

二、提高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策略

1.创设情境进行课堂导入

预习这个学习步骤是学好任何一门学科必不可少的步骤.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带着疑问去熟悉教材,为第二天的学习做准备.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的节奏,设置一些关于新课的问题,作为引导.课堂导入虽然只有短短的3~5分钟,但是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之,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的影响相当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便于接下来的课堂开展.进行课堂导入,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可采用提问的方式.

如教师在教授“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进行课堂导入.教师可以以下面一则生活中常见的情境为导入:

教师:建筑工人砌墙时,常用一端系有铅锤的线来检查所砌的墙面是否和地面垂直,如果系有铅锤的线和墙面紧贴,就说明墙面和地面垂直了,为什么呢?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出与此相同的实例吗?

教师利用生活场景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更好更快地将学生带入课堂,提出问题,引出该课堂所要教授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探究的过程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2.以小组为探究合作学习的单位,进行问题的探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能让课堂的气氛更为活跃,有利于探究式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们可以是各自的老师,帮助其解答某一方面的疑惑.学生在发现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要进行计算、分析、讨论、整理、汇总等一系列的过程,提高了归纳和总结的能力.高中数学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创设课题,让学生根据特定的课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在实践中求答案,在实践中求锻炼.

3.解答疑惑,及时总结归纳

教师不能脱离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必须同时参与到课堂中,在学生遇到困难、找不到突破点的时候,必须及时给予指导,让学生有继续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并且,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接近尾声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谈谈在探索过程中的体会,比如有什么样的感受,认为自己学到了什么,不足之处还有什么,等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过程,教师可在这些过程中发现以后进行教学需要注意的要点,并且还须对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再一次深刻认识探究所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应用于高中数学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是,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时候,应注意循序渐进,面向各个层次学生展开探究式教学,力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教师还需注重角色的转变,传道、授业、解惑,随着学生的需要转变角色,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如此,亦能反过来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张海峰.情境、探究与创新——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思想研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