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和谐班级的缺失与建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和谐班级的缺失与建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班级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班级是学生交往的场所,是学生成长的基本环境。在以往的研究中更多地从宏观角度来关注和谐校园的问题,对微观的和谐班级问题关注不够。而事实上,班级活动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通过人际交往,思想沟通,彼此相互影响,以实现共同成长与发展,在班级中,学习、生活也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学生从家庭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中人的第一步。[1]因此,在倡导和谐校园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努力地构建和谐班级。

和谐班级是指教师与学生在和谐环境下和睦相处、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一个群体。和谐班级的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班级是指班级管理者根据学校培养目标,组织和引导学生按照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共同制定班级目标、加强班级管理、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等。

一、和谐班级的缺失

笔者通过考察发现,班级中存在很多不和谐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师生关系、班级管理两个方面。

1.师生关系不和谐

首先,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把学生看做单纯接受知识的对象,忽视了学生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从而导致了教师只重视教学关系,而忽视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其实,师生之间的交往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知识、经验、思想和情感各方面的、深层次的相互交流。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发展人际交往技能、情感体验能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之所以将师生关系局限于教学关系,可能源于长期以来教育中偏重知识传授的传统,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忽视了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只有认识到和谐师生关系的真正内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既体现教学关系又有师生情感沟通,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才能投入更多的情感,才可能发挥师生关系中情感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巨大潜力和意义。

其次,师生之间地位的不对等性较为突出,而人格上的平等性未被彰显。由于教师与学生在年龄、知识、经验和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内容、速度及发展方向。学生是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进行学习活动。但是,这种差别只是“师”与“生”的角色差别,在人格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同样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师生人格平等性在当前的教师的师生关系观念中是比较淡薄的。教师只有认识到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性,才有可能与学生展开充分的双向沟通与交流,才可能理解、尊重学生,才有可能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最后,教师重视与班级整体学生的交往与关系,忽视了与学生个体的交往与关系。在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往往采用班级集体授课形式,因此,直接导致了教师重视与班级整体学生的交往,而忽视了与学生个体的交往。由于学生之间在知识、兴趣、能力与经验等各方面是不同的,教师只有对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予以关注和尊重,才可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指导,也才有可能与每个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2]

2.班级管理不和谐

目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种种不和谐问题。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班级管理者仅仅强调学习管理,忽视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等其他方面的管理。在班级管理中,学习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为了保证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把时间、精力都放在学习管理上。班级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如制定学习制度、规范学习纪律、及时进行学习评价等,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管理。在这种班级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大多表现思想品德素质差、身体素质差、劳动技能差等。

其二是管理者权力过重,而学生自主管理权未被彰显。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管理者是权力的代言人,学生自主管理权很难得以发挥,这样就会使一些学生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影响和谐班级的构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把培养班干部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让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大显身手,这样不但不能建设一个有凝聚力、吸引力的班集体,而且使班内的其他学生能力不能发挥。并且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其三是班级管理过程无序,不能实现育人目标。班级管理者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管理者只是针对学生是否违规违纪而制订一定的管理章程,并没有从育人的角度考虑这些问题。

二、和谐班级的建构

和谐师生关系、和谐班级管理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潜在的价值,要将这些潜在价值变为现实,需要加强班级和谐管理。然而在现行教育体系中,和谐班级缺失问题颇为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班级刻不容缓,笔者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基础

其一是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师生关系是一种蕴涵着情感因素的人际关系,情感交流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样才可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对于教师的交往和互动产生愉悦感,这对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是十分有益的。

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基础是教师真诚地接纳每一个学生,并且力图从学生的角度来体验他们对人、对物、对事的感受。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既可以是面向集体学生也可以是针对学生个人的;既可以是在活动中渗透的,也可以是单纯的情感交流。在具体方法上,由于学生已具有通过教师的语调和表情主动识别教师对自己的情感和态度的能力,因此,教师不但可以通过言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还可以通过眼神、微笑、语调等传达对学生的爱、关怀、支持和鼓励。[3]

其二是保持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要想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班集体,师生之间必须保持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要在内心接纳每一位学生,还要公平对待他们。教师绝非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也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而是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帮助者、指导者与促进者。教师只有对自身的角色进行如此适宜的定位,才可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交往,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也才有可能真正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所以保持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班级的条件。

其三是重视与学生个体的交往与沟通。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离不开师生间良好的交往和沟通。教师重视与班级整体学生交往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个体的交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要、愿望、想法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出发点来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教师既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也要学会理解、宽容和倾听,理解他们的心灵、宽容他们的错误、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真诚的关怀,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这样才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建立以及和谐班级的创建。

2.健全和谐班级管理体制是构建和谐班级的保障

著名管理专家西蒙说过:“管理就是决策。”在他看来,管理活动就是对问题、环境、条件、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不断地分析、判断和做出决定的过程。[4]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包括学校领导对班级的管理和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以及学生在班级中的自主管理。和谐的班级管理应体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针对班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做出决策,使问题合理解决,进而促进和谐班级的构建。

其一是班级管理要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基础。班级管理内容是以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为核心的,每项具体管理内容都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需,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能顾此失彼,要实行和谐管理。强调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学校、家庭与社会密切联系,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其二是学生自主管理是实现和谐班级管理的原动力。班级管理,人人有责。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大家努力创建和谐的班集体。管理者要下放权力到每一个成员,使学生真正参与班级管理。学生有参加班级管理的权利,如果学生的这种权利被剥夺,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了。在制订班级规章制度、选拔班干部以及班会活动中都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管理者要给每一个学生发挥才能、锻炼能力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以及自我效能感;在管理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与价值,在学习生活中倍增信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班务公开、重在规范,增强班级管理的透明度。让学生时刻提醒自己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明确自己的职责;分责设岗、竞争上岗,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根据实际情况将班内事务安排给每一个学生,做到学生个个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都负责。[5]

其三是优化班级管理过程,实现和谐班级管理育人目标。第一,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计划。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阶段性制订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班级管理过程历经时间周期比较长,管理者要根据管理规律制定合理的长期计划,有利于学生发展。中期计划、短期计划也是如此。制订计划时要遵循公开、公正、合理的原则。学生也要参与计划的制订,这样学生才能看到管理过程中的透明度。第二,管理者还要充分利用好管理机智,处理好班级中即时发生的问题。第三,班级管理民主化。班级管理要由教师、学生共同执行,以体现管理民主原则,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第四,科学评价和合理检验班级计划。

注释:

[1]张根洪.教育激情――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导读[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22.

[2][3]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19-324.

[4]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9.

[5]樊志瑾.新课程呼唤班级设计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7,(3).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