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对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提升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愈率。方法:对从2012年9月到2013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信息进行了采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3例患者,观察组2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口服胃复春片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口服益胃汤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完全痊愈的有6例,显效的有12例,有效率达到了783%,而对照组2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完全痊愈的有3例,显效的有11例,治疗有效率为609%,两组结果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益胃汤;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062-02

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一种消化内科疾病,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慢性萎缩性胃炎本身治疗起来并不困难,但危险性在于其很容易转化为胃癌。有关资料表明,25%以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能转化为胃癌患者,其中若是患者伴有胃粘膜上皮肠腺化生或者胃粘膜细胞异型增生,则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更大[4]。目前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以西医方法为主,主要通过口服或注射相应药物来清除幽梦螺旋杆菌、增强胃动力,从而达到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学中属于“胃痞”、“胃痛”等范畴,中医认为其是“胃阴不足”的表现。我院利用口服益胃汤的方式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笔者对从2012年9月到2013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信息进行了采集,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8例。这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27岁,年龄最大的为74岁,平均年龄为486岁。

12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

这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均符合我国《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均呈现胃中嘈杂、口干、脉搏微弱、胃脘胀满以及大便干燥等症状,其在胃镜下的表现大多为胃粘膜的颜色红润、薄且光滑、分泌物较少。本次研究将患者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肾功能障碍患者排除在外,将处于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精神病患者以及对使用药物过敏的患者排除在外。

13方法

将这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观察组23例,这两组患者在病史、年龄、性别等各方面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对照组2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口服胃复春片,此种胃复春片是由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Z20040003。患者每次服用4片,一日3次,疗程为3个月。而观察组2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则给予口服益胃汤,每日三次,每次200ml,疗程3个月。益胃汤的组成为当归、白术、黄芩、莪术各15g,薏苡仁和黄芪各30g,升麻7g,柴胡10g。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分级标准

在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取患者的胃粘膜标本进行检验,然后根据分级标准统计分数,具体的分级标准如下:

211胃镜观察下胃黏膜的分级标准

若胃黏膜在胃镜下呈现白色、红白相间或血管网透视等情况,则可判定为轻度,记为1分;若胃黏膜在胃镜下表现为以白为主的红白相间、血管明显可见、黏膜的皱襞变平等症状,则可判定为中度,记为2分;若胃黏膜在胃镜下的表现为以白为主的红白相间、黏膜皱襞变平且成结节状或颗粒状,则可判定为重度,记为3分。

212胃黏膜炎症的分级标准

胃黏膜炎症的分级参照我国慢性胃炎病理组织学会的相关标准,将中性粒细胞浸润,若在高倍视野下单核细胞的数量不超过5个则为正常,记0分;若单核细胞较少且仅局限于胃黏膜的浅层,则判定为轻度,记1分;若单核细胞较为密集且在胃黏膜层所占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则判定为中度,记2分;若单核细胞十分密集,几乎占满整个胃黏膜,则可判定为重度,记3分。

213腺体萎缩病理组织学的分级标准

若患者的胃固有腺体减少小于三分之一,则可判定为轻度,记1分;若患者的胃固有腺体减少大于三分之一且小于三分之二,则判定为中度,记2分;若患者的胃固有腺体减少大于三分之二,则判定为重度,记3分。

214疗效的判定

本次实验疗效的判定依据为《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其中完全痊愈是指患者在一个疗程以后其病理和症状评分下降到0分,显效是指患者在一个疗程以后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病理和症状评分下降30%以上,无效则是指患者在一个疗程之后其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其病理和症状评分下降小于30%,将显效患者和痊愈患者加起来就是有效数。

22实验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其病理和症状评分变化显著,其中观察组2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完全痊愈(病理评分下降到0)的有6例,显效(病理评分下降>30%)的有12例,无效的(病理评分

3讨论

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其在临床上表现为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等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通常伴有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以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类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一般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消瘦或贫血等,是一种较为顽固的消化系统疾病,有关资料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生癌变的概率在25%以上。随着当前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出现生活习惯不规律、对饮食不加以节制等问题,从而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痛苦。

目前,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以西医为主,西医主要通过抗菌药物来消除幽门螺旋杆菌、保护胃黏膜、激发胃动力,从而达到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1]。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西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十分有必要从中医角度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认识,以此来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中医疗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学理论中属于“胃痞”、“胃痛”的范畴,最早见于《内经》,中医认为“胃痞”是由“胃阴不足”导致的,致病原因可分为湿热之邪外侵导致的胃阴灼伤、阴虚导致的胃津不足以及过度用药导致的胃络失调等[2]。中医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多以健脾和胃、益气养阴为主,将党参、白术、黄芪、当归等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中药制作成益胃汤服用,效果较为良好,这从本次实验也可以证明。

在本次实验中,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其病理和症状评分变化显著,其中使用益胃汤的观察组2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完全痊愈的有6例,显效的有12例,无效的患者只有5例,有效率达到了783%,而使用胃复春片的对照组2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完全痊愈的有3例,显效的有11例,无效患者9例,治疗有效率为609%,两组治疗结果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冯战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4):933-934

[2]潘启焕自拟理气活血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21):153-154

[3]朱智巧养阴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66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2(09):635-636

[4]刘明,刘震健脾益胃、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12(22):3361-3364

[5]倪红枫健脾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10):32-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