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绘画艺术的语言与空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绘画艺术的语言与空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绘画是依赖视觉感受和欣赏的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等手段,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在二维空间中塑造具体的,个性化的视觉形象来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完成绘画作品不仅是表现形式的作用,而且还要有其主题,内容的体现,以及精神内容的传达。绘画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连,形式是观念、情感和技术的体现。由此看来绘画语言实际上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绘画;艺术;语言;意境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059-01

一、画面的语言构成因素与空间

绘画是二度空间的艺术,它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它的主要构成因素有:点、线、构图、色彩、肌理等。不同的语言搭配形成不同的画面构成形式。构成视觉语言的丰富多样的内涵。点在几何学上是看不见的视觉实体,因此它被界定为一种非物质存在。它与周围形成一种关系,它使这个空间有了生机。在绘画领域中,点是一个最基本的元素,构成了最简洁的视觉语言,一个点在画面上并不觉得是在平面内,而是在平面上,从而产生空间。线可以看作是点的运动轨迹。线条是绘画中人们认识和反映自然的最简明形式,人们用线条画出物体的形态和形在空间中的位置和长度。经过人类长期的绘画实践在线条中积累了丰富的情感。使线条成为了具有表现性的审美对象。也就是说,绘画线条通过各种变化传达出人们的情绪和划线的人或物的精神。绘画最初都是以线造型的,中西方艺术家都很注重线条的运用,米开朗基罗就曾指出,只要一根直线就能区分出画家的技艺。

构图也是绘画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二维的画面上处理表现对象的位置和关系,形成一个整体,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一般说来,构图采用不同的形式法则,不同作品的构图方式因画家的风格和画面内容表现各自的特点,但又有一定的共同规律。构图规律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视觉经验,比如三角形的构图给人感觉是比较稳定,倒三角形的构图显示出画面的不稳定。一幅画运用什么样的构图,就会表达不同的审美情感。由于中西方民族在美学思想和审美追求上存在差异,使中西绘画在对事物的观察方法上也存在明显的不同。

色彩也是绘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可视物体在光照条件下都显示一定的色彩,艺术家通过各种颜色的搭配及其浓淡变化使画面形成不同的色调,一方面为真实的再现物体的真实,另一方面传达自己的情感。人们的视觉对色彩有一定的经验感受,通过人们视觉经验的联想,不同的色彩,可以引发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产生不同的感受。

绘画是通过点、线、构图、色彩、肌理等,作为绘画艺术的构成要素是相辅相成和不可分割的。在绘画实践过程中任何顾此失彼的表现方式都会有损于整体美。绘画是人类艺术追求的其中一种方式,那它自身就有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单就绘画而言不同的表现题材和不同的工具材料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表现语言和表现方式,只要是符合绘画本体的艺术规律的任何题材、任何表现语言、任何表达方式,只要对人类的精神文明起到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只要符合人类追求的审美理想,任何绘画语言方式都应该探索,都应该允许存在和发扬,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家个人的角度、个人的偏执和偏见、个人的独特的风格面貌都是最可贵的。

二、绘画空间语言在美术史上的发展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写实主义画法,他们的艺术作品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绘画的总体风格上,姿势华丽、典雅、宏伟、和谐,写实技术娴熟,形成了我们称之为“古典主义”的画风。区别与古典画风的印象派画家们,用光与色描绘自然和抒发自己的感情,他们擅长表现阳光和色彩。他们对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非常敏感,注重色彩的表现,使画面变得明快绚丽。在色彩的表现里,印象派画家完美地表现了一种抒情风格,他们很好地运用了绘画语言,给作品注入了抒情性外表美。在西画造型过程中,主要使用形体与色彩语言,即便没有线的使用,其造型行为不会受到重大影响,其绘画形态的依然能成立。画出很立体的画面。光线在画面里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他们开辟了绘画语言的新天地。他们用技巧向人们展示了主观客观的世界和人们主观精神世界的丰富性,拓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为发展艺术家自身的个性提供了可能性。他们的视觉空间产生于光与色的相互作用,空气含着水分和尘埃。地面山川因空气的浓淡阴晴,色调变化,显出远近距离。经过视觉混合所呈现出空间的远近。

印象派之后二十世纪全面进入以个人意识为主的“现代主义绘画”形态之中,精神取向,风格形态作为绘画的主流。因而各种不同的绘画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意识,与古典时期的绘画空间状态是完全不同的。他们采用的语言是荒诞,寓意和抽象的。我们可以感觉到艺术家表现的现代人包括自己的精神创伤以及他们感到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袁宝林主编,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