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荆楚三记 第10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荆楚三记 第10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要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二十年前基本农田的诞生地――湖北省荆州市,4年来大力推进高产农田建设,“以建设促保护”的战略已经初见成效。从荆州出发,再到咸宁与宜昌,看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作出的贡献。

荆州:基本农田二十年

风萧萧,雨如注,路上行人张不开伞。大田边上的路却并不难行,稻田也没有积水成涝。稻子反而在雨水的冲刷下愈发精神抖擞。连天碧色的尽头,是安详的村落。记者来到基本农田的发祥地――荆州市周老嘴镇时,见到的就是这样一番景象。

“我们现在看到是前年国家投资的高产农田项目,就安排在当年最早划定的基本农田这块儿,”监利县国土部门的同志介绍说。

“湖广熟,天下足”,荆楚是千年来的国家粮仓,鱼米之乡。荆州地处江汉平原腹地,长江过境,河湖密布,土地丰美,同时地少人多,2007年人均耕地只有1.39亩。1987年荆州清查非农业建设用地时,发现农民、单位的新房和死人的新坟,都在向活人争地,另一方面耕地抛荒的现象也很严重。他们测算,按当时的侵占速度,不出百年,荆州将无地可耕。

荆州人舍不得脚下如此肥沃的土地。“基本农田”的概念和措施,最初正是出于国土人惜土的朴素思想。他们按照当时每年要消耗的粮食总量,加上应当完成的国家粮棉油任务,应该确定一个必保的农田量。这个“量”,反复斟酌后有了一个闻名于世的名字:“基本农田”。

1988年3月,荆州市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区试点工作,全国第一块基本农田保护区在监利县周老嘴镇划定,一共3个保护区块105个保护片,总面积37792亩;发明了“六个不准”:不准建房、不准葬坟、不准挖沙取土、不准扳砖烧窑、不准乱挖渔池、不准毁田造林。同年,在荆州全境通过现场会的形式全面推开。保护责任落实到人,各乡镇长就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挂牌子、竖桩子,宣传到户,让老百姓知道“保命田”动不得。

当年,荆州滥占耕地的势头得到遏制,“基本农田”的提法和做法,受到普遍肯定。1994年国家出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从此,基本农田作为一项长效机制一步一步推向全国。

1998年,国土资源部的成立、《土地管理法》的修订以及中央一系列保护耕地的文件出台,荆州市基本农田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这一年,全市基本农田重新调整,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片23012个,保护块30325个,保护面积57.27公顷。

从1988年到2004年,荆州市基本农田保护率维持在85%以上。2004年开始,国家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湖北省的基本农田工作跨入了“以建设促保护”的新阶段,荆州在土地整理项目中建设了一批高产基本农田示范区,开启了耕地保护与建设并举的新征程。包括荆州在内的46个粮食主产地成为建设重点,四年来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建成高产农田300万亩,每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5亿斤。

2004年,湖北省第一个农田土地整理示范项目,由省里投资,在周老嘴镇实施。2006年,国家在周老嘴镇投资1400万元,建设万余亩高产农田。“原先车根本进不来,现在整个区域都固化了”,监利县的同志说。的确,现代化的小型灌溉站、渡槽、生产桥、沟渠护坡、硬化渠、泥石路让这方古老的土地孕育出更多的果实。原先亩产约800、900斤的稻田,现在可以产出1500斤。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要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基本农田,作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十八亿亩红线的一项制度保障,即将在农村改革发展的推进过程中发挥更为长久而深远的作用。

周老嘴镇新的高产农田里,不时会立起一座崭新的基本农田保护纪念碑。立碑鉴史,刻字明志。基本农田的故事,还在周老嘴镇这方将历史与未来浇筑合一的土地上继续讲述。

咸宁:低丘岗地,规模经营的新机会

低丘岗地,是指地势相对较高、坡度25°以下、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缺水怕旱、利用效率不高的山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2008年,湖北省决意花7年改造低丘岗地300万亩。第一批总投资20余亿元、规模100余万亩的近百个低丘岗地项目已经在全省铺开。

早在2004年,咸宁市已然拉开了改造低丘岗地的序幕,唱响了“在山上再造一个咸宁”口号的先声。咸安区贺胜桥镇的杨司垴花木基地面积3000余亩,投资1500万。记者站在杨司垴的核心区域举目四望,充盈视野的五彩花海随风轻轻摇曳,美不胜收。那是几千万株“紫叶矮樱”和“矮麦冬”等引进苗木组成的大苗圃。“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旁的彩色苗木很多就是从这里运过去的。

而2004年之前,那里还是一大片生长残次林的荒山荒坡。“我在这里工作了十六年,这里在改造低丘岗地之前几乎没有一点产值”,镇长告诉记者。杨司垴项目的成功,功劳不单单属于谁。这是一个“政府主导、国土造地、群众参与、农户投劳”,多方努力共同建成的示范工程。基地运用政府联合开发项目资金,由村提供土地,周边农户投劳而成。

“多谢土地整理项目,让我们有了招商引资的平台”,镇长笑着说。2005年,基地赁租给杭州萧山宁税花木公司种植,公司雇佣本地农民在苗圃里工作,农民既是承包权的租赁者,工程实施阶段还是项目的建设者,现在又是为公司打工的农业产业工人。三种身份,赋予他们三重收益。现代规模化经营的魅力,在这里崭露头角。

杨司垴只是咸安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改造低丘岗地的一个缩影。桂花基地长廊、有机水果基地长廊、楠竹基地长廊、苎麻基地长廊和有机茶叶基地长廊等等一批用这种模式打造的种植基地,让原本没有产出和效益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原来只知道种庄稼,就是这些年的土地整理和随后跟进的现代经营模式,让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这里的地理水文条件特别适合苗木生长;企业进驻,带动了整片区域的种植模式转型,零散农户也受益。”咸安的区委书记袁善谋感慨地说。

国庆前夕,总书记造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策源地小岗村,和当地农民倾谈时,提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个大方向在三中全会决议中表述得更为具体,决议要求:“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

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土地整理项目,让效益极低或干脆没有效益的低丘岗地旧貌换新颜,为土地规模经营打造出新的平台,为地方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为当地农民增收创造了基本条件。工业化在我国演进到现阶段,怎样推进农村的全面现代化,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不失为一个可选的路径。

随着湖北省低丘岗地改造的全面展开,更多有志于规模经营的农业“大户”在跃跃欲试。

宜昌:“移土培肥”,库区民生大手笔

2006年4月,总理在重庆考察时批示,库区要科学论证,实施移土培肥工程,把沃土移到山上肥田。

三年来,浩大的“移土培肥”在千里三峡沿线展开,涉及重庆的万州、忠县等12个区县和湖北省秭归、巴东等4个县。工程旨在抢救水库139米到175米淹没区耕地的耕作层。在耕地资源十分紧缺的三峡地区,人们没有任几百年才生成一厘米的紫土层随那些三峡故城一起淹没。

逆西陵峡而上,去往移土培肥现场。大雨之下,云雾锁江山,这里的江山此刻就是一幅飘然出尘的水墨画。在江对岸远眺长江村――宜昌市秭归县大名在外的移土培肥示范点,偶尔有一抹绿色从云中挣脱出来。

湖北省境内的移土培肥分两期。一期工程在2007年汛期前结束,完成139米至156米水位线淹没地耕作层的剥离、搬迁和覆土;二期工程要求在2009年汛期前,完成156米至175米水位线淹没地耕作层的剥离、搬迁、覆土和“坡改梯”。

“移土培肥”耗资甚巨,仅二期工程就计划斥资1.98亿。大规模运用资金和技术等等工业社会的资源反哺农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是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康庄大道。

长江村千亩示范工程是一期“移土培肥”的成果展示。记者此行所去之处,郭家坝镇烟灯堡村,准确点说应该是二期“坡改梯”的现场。由于移来的土大多覆盖在坡地上,本不属于“移土培肥”的“坡改梯”工程成了“移土培肥”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雨势过大,留下来的“施工人员”只有几台沉默的重型机械。险要的地势上,粗重的石块围起层层梯田,它们将有效阻止覆土的流失。

三年前,一期工程在烟灯堡村开展时,村里组织掘土机、卡车,将4公里外山下的土壤运到路边;村民再用背篓将路边的土驮到山上,覆盖在自家田里。“移土培肥”和低丘岗地改造一样,施工过程群众充分参与、赚取劳务费。当地有这样的新编顺口溜:“取库区的土,肥自家的田;男女老少齐上阵,打工又挣钱;移土培肥项目好,造福当前,想了长远。”

村主任张详告诉记者,2006年的第一期“移土培肥”工程,让村里的人均耕地从七分提高到了八分;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1900元增长到2300元。他说,“我们村里大多数人还是留在家乡务农的,项目带给大家实实在在的收入。”“移土培肥”对于库区民生的意义,某种意义上可能还要重于保护土壤资源,重于农业生产本身。

的确,记者此行在荆楚大地一路访问土地整理项目,一路美景相伴左右,所见的不仅是发展之美,更是科学之美,和谐之美。和谐,由科学而生;发展,因科学而更具活力,更为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