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由于机体凝血状况的改善极易发生下肢血栓形成性深静脉炎,如不及时处理后果严重,因此及时诊断,处理,附上病情恶化至关重要.据我科近2年来统计所收治的21例病人中,2例术后发生下肢血栓形成性深静脉炎,由于发现早,处理得当均在1~2周时间内治愈.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和脾切除术后病人凝血机制的恢复及分流和/或断流术后血动力学的改变等因素有关.结合我们自己的临床资料总结自己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仅供参议.

【关键词】静脉炎高压脾诊断体会

【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01

1 早期诊断

凡门静脉高压脾切除后绝对卧床休息,抬高下肢,腓肠肌长时间受压而出现下列症状者均应想到合并血栓形成性静脉炎的可能.

(1)中年以上口才术后一周左右,出现下肢(小腿)酸痛.胀痛.抽筋感或自述足部发凉,而足背动脉博动良好者.

(2)患肢皮肤温度及色泽无异常,而挤压腓肠肌或足部屈伸运动时小腿疼痛,酸胀加剧.

(3)除外急性动脉栓塞者.

(4)辅以血管造影或多谱勒检查可疑诊断,均应想到下肢血栓形成性深静脉炎的可能.应积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2 治疗

在处理上鉴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不良及脾功能亢进而累及凝机制,应尽量避开使用影响凝血过程的抗凝剂,应针对血栓形成的因素多方面入手进行治疗.首选应鼓励病人在床上适当做下肢屈伸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血栓形成或血栓进一步扩展.2.术后卧床期间不使用凝血药物,黄疸未退者仅可使用维生素K1.3.一旦出现前述症状,则立即进行立即进行药物治疗,选用扩张血管,促进侧支循环,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滞度阻止血栓进一步形成及保护管理内皮细胞防止血管通透性升高引起的组织水肿药物.多选用罂粟碱,烟酸,维脑路通及小分子右旋糖酐与静脉给药,令一例配合使用中药“蛇毒注射液”.凡能下床活动者配合理疗如毫米波或超频电疗均能使症状很快缓解康复,无一例发生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而致湿性坏疽.疗程视病程而定至症状消失为止,均未采用其他措施而痊愈,一般均在2周内痊愈.

3 讨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病人,由于脾切除后破坏血小板因素去除,使血小板数量回升参与凝血过程,减少出血倾向,而“断流术”或“分流术”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使静脉压力降低,肝窦压力随之减小,肝细胞供血暂时得以改善,相对肝功能得以不同程度恢复,使产生凝血因子的蛋白合成有所提高.凝血酶元提高,使凝血机制得到改善.另一方面病人的手术创伤较大,病人遵医嘱安静卧床,不敢活动使血流速度缓慢.抬高下肢腓肠肌长时受压使该部位血管管腔受挤压狭窄变形极易在此部位形成血栓.临床上可有不同情况及程度的症状出现.治疗方面主要依据血栓形成了因素)血流速度的减缓,血管壁的损伤.血液粘滞度的改变)予以针对性治疗.因此病人术后卧床期间仍应嘱其适当翻身及注意下肢屈伸运动,可避免小腿部长时间受压,同时可促进血流速度提高,减少血栓形成的机率.在芗选择上则以保护血管内膜,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变微循环,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凝血状态的药物.鉴于肝硬化病人肝功能不良凝血因子合成障碍,不应使用影响凝血机制的芗以防术后再发生凝血酶元时间延长的改变.由于发现早处理及时.均经获得痊愈.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206医院13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