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网格的电子商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网格的电子商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分析了在电子商务中网格技术的优势,提出了基于网格电子商务平台结构,并结合应用设计了基于网格的电子商务系统

[关键词]网格电子商务EC系统

一、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在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孤岛”现象就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通过网格技术的运用,电子商务企业不仅共享智能信息资源应用,同时共享空间网格计算资源,这将改变企业地运行模式、管理理念、应用环境,极大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网格(Grid)是把地理位置上分散的资源集成起来的一种基础设施。通过这种基础设施,用户不需要了解这个基础设施上资源的具体细节就可以使用自己需要的资源。网格计算将因特网上的分布式计算资源整合在一起而构成的一种大型虚拟计算系统,充分利用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提供的资源,在同一时间用于集中解决一个问题。

二、网格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优势

通过应用网格技术,电子商务企业将会具有以下优势:(1)将分散的功能整合起来,创建一个单一的系统,从而实现跨企业、行业或工作组的虚拟共享、管理和设备访问,实现协作,提高运营灵活性;(2)利用网格中提倡的协同,企业通过改善生产力和协作能力,将会缩短投资回报周期;(3)企业利用网格提供的计算力,解决复杂的业务难题,实现企业的快速应变,赢得竞争优势;(4)网格计算能够帮助企业避免供给过剩和基础设施成本超支;(5)网格计算可使网络实行自主管理,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和费用。

网格技术将企业的各种应用系统加以集成、整合,实现网络虚拟环境下的高性能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从而消除企业存在的内部和外部“信息孤岛”,并且进一步改变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环境,催生新的电子商务模式,为企业高效率、低成本、更全面的应用电子商务服务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基于网格的电子商务平台结构

结合电子商务应用需求,网格下的电子商务平台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数据网格与计算网格。数据网格可以集成多种数据源,进而为海量数据的存储、传输、处理与融合提供基础框架。计算网格由多个服务器集群构成,通过集群技术将各EC企业的服务器合成为一台透明的、强大的超高性能计算机。

信息资源网格。基于数据网格和计算网格构建,它是EC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层对于来自数据网格的数据和计算网格的计算结果进行处理,进而形成信息资源,并将信息资源提供给服务网格。服务网格是EC平台的主要功能单元,提供电子商务系统所支持的各种服务,同时对各企业的应用系统提供应用支持。

系统建摸与应用模板。根据来自应用系统和个性化服务访问接口的不同要求,相应地生成专有的系统模型和应用模板。服务网格根据其生成的系统模型和应用模板,向应用系统或用户提供符合要求的服务。

个性化服务访问接口。它是EC平台的重要功能单元,是电子商务平台通用性、交互性、实用性的重要实现部分。针对各企业的不同应用要求,电子商务各个应用系统通过该接口实现与EC平台的交互,进而获取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服务。

四、 基于网格的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

本文构建的电子商务系统主要由客户、商家和商务中心三个核心成员组成,各个成员通过Internet相联。其中,各商家有各自相互独立的商家系统,包含存放商家独立数据的商家数据库,以及负责自身的业务逻辑,如商品管理,客户管理、订单管理等的管理系统;商务中心为各商家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桥梁,负责将各商家的信息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呈现给客户,系统的部署结构如图所示。

客户:通过浏览器获得用户提交的数据,然后调用相关的网格服务执行逻辑操作。客户还可以通过服务数据对某些服务注册订阅,然后通过其订阅/通知机制及时获得更新信息。商家服务器:存放各商家的信息,如商品信息、用户信息、订单信息,并存放与本商家业务相关的逻辑操作的文件。商务中心服务器:包括存放各商家基本数据信息,以及公共数据信息的商务中心数据库,并处理商务中心的操作,如商家信息的检索、订单的分派、订单提交等。系统数据库:由分布的异构数据库组成,数据库分别存放各商家独立的数据信息,以及公共信息,是构建在不同的硬件,以及数据库平台上的异构数据库。

另外,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可利用网格的安全基础设施(GSI)构建系统,提供共享的虚拟交易市场。各商家在自己的交易站提供货物资源,货物资源由资源管理,形成局部的管理域,有局部的交易安全策略和货物名称。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虚拟的电子交易场,提供虚拟的货物资源和全局安全策略,由上层的交易管理交易。

参考文献:

[1]孟晓明:网格环境下的电子商务安全结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21(12):114-116

[2]都志辉陈渝等:网格计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