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谁学会了呵护自尊 谁学会了面对指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谁学会了呵护自尊 谁学会了面对指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一年级的小姑娘,平时学习认真,活动积极,还是班里的小队长。有一次她忘了写作业,而偏偏老师要在课堂上检查。她紧张万分,不知道怎么办好。当前面的同学说作业忘带了时,她发现老师让他们坐下了。于是老师检查到她的时候,她也说忘记带了。也许是语气不够镇定,老师看出了破绽,也许是老师对她要求较高,总之老师说:“忘记带了,那你现在回家取吧。”小姑娘一时间慌得不知所措,因为她家确实很近,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回来,但是她知道家里根本没有作业。她的谎言被当众揭穿。同时老师没有善罢甘休,接着说:“小小年纪就会撒谎,长大了还了得。”从那以后,小姑娘就惧怕老师,看见老师,都要远远地绕着走。而这件事,也给她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现在这位小姑娘已经成长为一个大学老师。她回忆这件事的时候说,她那时很积极,是个好学生,但是那次真不知道为什么忘了写作业。她到现在仍然无法理解,老师为什么那么不公平。别的同学说忘记带了就没事,她忘记带了就得回家拿。还说直到上高中,有一次从窗子看到那位老师远远地经过,都胆战心惊,虽然她知道老师在窗外根本看不清她。

这是一个每天都上演的故事,只是故事中的教师和学生各不相同。就像一个说也说不完的“从前有座山”的故事,历史在重复着发生。但也许会在哪个教师或哪个学生那里有个终结,那笔者要问:谁学会了呵护自尊?谁学会了面对指责?

一、每一位教师都应学会呵护学生的自尊

自尊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要求,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积极的评价而获得自尊。况且案例中的小姑娘平时学习优秀,参加活动积极,还担任着班里的小队长,算得上一个小小的“公众人物”。在教师和同伴面前,怎么维护自己的形象呢?其他说谎者的平安无事,让小姑娘看到了逃避批评的机会,她“复制”了谎言。没想到谎言被当场揭穿,还受到了严厉斥责。她从此受到打击,多年以后还不能释怀。作为学生,小姑娘当年伤在何处?笔者认为是自尊,而非多年以后她还念念不忘的“公平”。试想,如果说谎者都被“公平”地要求回家取作业,都被“公平”地当众斥责,她未必就心里好过。因为这不是她想要的,她想要的只是和别人一样保住“好学生”的形象,在教师的斥责中幸免。而教师严厉的斥责让她丧失了自尊,心灵之伤长期不愈。

美国的詹姆斯•杜布森博士说:“有千百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失去自尊心,但重建自尊却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孩子的自尊心就像稚嫩的小苗,一旦受到伤害,很可能会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因此,每一位教师应学会呵护学生稚嫩而脆弱的自尊。如果案例中的教师能够考虑到伤害学生自尊的后果,也许就会将尖锐的批评收起,选择适当的场合和时机,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说谎的错误性质和后果,从而改正错误;或那位教师即使课上没有关注到小姑娘的心理感受,但事后能去了解小姑娘说谎的来龙去脉,安抚她的心。

二、“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

学生不可能不犯错误,教师不能为了呵护学生的自尊就一味迁就学生犯错。过分地满足和迎合学生的自尊需要,对学生同样是有害的。因为学生在成长中,有些需要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有偏差的。比如,见到有人犯错没被发现而逃脱批评,就要求自己被发现后也不受到批评,这样的心理需要显然是不合理的。教师如果因为害怕伤害学生的自尊,而不纠正学生的错误,那么,学生的个性就难以健康地发展,将来也会难以适应社会,继而造成更多的心理问题。因此,批评是必要的,它是纠正学生不良思想行为有效的教育手段,但批评又不是简单的。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你用得好它比表扬的效果还有用。”

批评是一种负面评价,它会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上剥夺学生的自尊需要,从而使学生产生本能的心理防御。而且,学生个人的批评耐受力不同,教师需要留意批评是否过度,批评方式是否适用该类型的学生。就像医生的用药,药物尽管有副作用,但有的患者可以耐受,而有的患者就要过敏,甚至致命。所以,教师也要“辨症施治”,“药”用七分,点到为止。

自尊心是学生成长的精神支柱,是他们向善的基石,也是他们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要让批评取得正向效应,教师就应从自尊需要这个根本问题入手,呵护学生的自尊,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评价准则和自我评价方法,避免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和逆反心理,从而真正地维护自尊。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阶段分为前道德时期、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和公正阶段。一年级的小学生,其成人的道德观并没有成型,是非认知系统并不成熟,还处在他律道德阶段,即以别人制订的规则为规则。如果案例中的教师能关注到学生对成人道德准则的无知――小姑娘当时并不知道成人眼中的“撒谎”是什么性质,能够引起什么后果,那么教师就会平静地告诉她:作业没完可以解释原因,而撒谎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而且,只要不再撒谎、补上作业就是“知错就改”的好学生。在教育中,想当然地拿学生的“无知而为”推定为“明知故犯”,可能是教师无意中伤害学生自尊的直接原因。

三、应让每一名学生都学会面对指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错误,都会遭受批评和指责。所以家长和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面对指责,自尊受到伤害时如何自愈。案例中的小姑娘,如果她的父母和她的教师已经教会了她如何面对批评和指责,那么她一定不会那么长时间生活在心理阴影之中。

教师和家长要让学生对批评和指责早做准备,泰然处之。教师特别要引导学生,在面对指责时要摆脱“自我中心”的意识,学习倾听和了解批评者的观点,分析其中的道理;不要出于心理防御的冲动,立即句句反驳、辩解,或顿生恨怨,失去倾听、思考和修正自己的机会。教师和家长要告诉学生有关常识:认识到多少错误就承认多少错误,恰恰是面对指责最轻松的办法,当然,如果一时难以做到以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也应保持冷静、控制感情,延迟自己的心理抵抗,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对善意的批评,要闻过则喜,有错就改,对待误解或恶意的批评,要心胸豁达,“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心灵之伤,要及时通过倾诉而自愈。

案例中的小姑娘已经成为大学教师。有理由相信,她在批评学生时一定备加呵护学生的自尊,也许更有耐心,更有爱心,也许用了建议的方式,也许用了自嘲的方法,让学生改正错误的同时而不失去自尊。但不知她及她的学生是否学会了如何面对指责,是否找到了心灵自愈的方法?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