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通印子鱼 第5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通印子鱼 第5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烹调知识》(2001年第11期)刊出“《金瓶梅》风味鱼肴”一文,文中提及通印子鱼。据该文介绍:“……又称通应鱼。鱼名缘于它的产地福建莆田通应江。据宋代晁补之《鸡肋集》记载:‘通应江水,咸淡得中,子鱼出其间者,味应珍美。上下十数里,鱼味即异,颇难多得,故通应子鱼,名传天下’。至于通应子鱼名称的由来,当为‘应’、‘印’音转而来。这种食用鱼在北宋的时候已经很有名气……”

关于“通应子鱼”,确实在宋代颇有名气,正如宋书《闻见近录》载:“蔡君谟以子鱼为天下佳味,尝遗先君多不过六尾,所与者谏院二、三故人而已,其重如此。”宋代《类说》亦载:“秦桧夫人尝春日入宫,显化太后言:‘近日子鱼大者绝少’。夫人曰:‘妾家有之,当以百尾进。’归告,桧咎其失言,乃谋之客,以青鱼进,后抚掌大笑云:‘我道这婆子材,果然’。”蔡君谟,亦名蔡囊,宋代天圣进士,累官知谏院、直史馆,他把子鱼作为故乡珍味土特产,赠送老前辈,多不过六尾。而且送给的只有谏院老友二三人。由此不难看到,贵重到何等程度。奏桧老婆的拍马奉承,更是令人发笑。这则笑话也说明,子鱼是何等珍贵,连皇太后都难得口福。无怪乎《豚斋闻览》写道:“通应子鱼,名著天下”。

“通应子鱼”如此名贵,那么它产于何地呢?据《渔书》载:“此种海上多有之。惟咸淡水之交,其品独擅”。《泊宅编》又载:“兴化(即今福建莆田)子鱼,惟通应大师庙前者最美,世称通应子鱼。”宋代王得臣《尘史》云:“闽中鲜食最珍者,所谓子鱼者也。”又云:“莆田迎仙镇乃其出处。予按部过之驿,左有祠谓之通应祠,下有水口通应溪,潮汐上下,土人以咸淡水不相入处鱼最美。”另据《兴化府志》记载:“子鱼潭,亦名小姑潭,即通应港也。潭仅数百步。咸淡水交参所产者,子鱼特为珍味。”

根据上述史料来看,“通应子鱼”产于福建省莆田市通应港的小姑潭中。“通应港”今在何处?据宋志所云,通应庙匾额是当地人刘伸审在政和间书写立的。据有关清代史料记载,乌石山有通应庙,系淳熙十六年赐额,政和间书额又在此以前。由此看来,“通应”应该是“乌石”的旧地名,匾额乃是依据旧地名而书写的。那么,乌石山又在莆田何处呢?据《兴化府、莆田县志》载:“子鱼子月肥而甘美故名,惟迎仙桥东小姑潭所出为最。”就此来说,迎仙桥应该座落在通应港,即乌石山处。又据《闽中海错疏》云:“子鱼以子鱼肥极故云,其子尤佳。莆田县东北五十里,迎仙桥下潭所产极为珍味。”这更具体说明:通应港在莆田县东北方五十里处。

属于海产鱼类,又能在咸淡水生活的“通应子鱼”,对它的形态特征及其称谓,史料中多有记载。如《尘史》云:“闽中鲜食最珍者所谓子鱼也。长七、八寸,阔二、三寸。剖之,子满腹,冬月正其佳味。”明代胡进安引《渔书》云:“子鱼,似青鱼而小。”屠本《闽中海错疏》云:“鱼子,似乌鱼而短,身圆口小,目赤鳞黑。”周英等《重刊兴化府志》载:“子鱼长不过六、七寸,博不逾两指。”清代郭柏苍《海错百一录》亦载:“子鱼,身小而圆长”。黄任等《泉州府志》云:“子鱼,俗名紫鱼,与乌鱼形圆,但乌鱼头大,子鱼头小;子鱼有髻,乌鱼无之。”

综观上述史料,说明这种鱼外形像鲻鱼,又类似青鱼,但比它们小;长不过20 cm,宽不超过3 cm。同时,冬生盈腹,子月生。这说明它的性成熟期在冬末,生殖期在农历正月,按其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来讲,在鱼类学上应是梭鲻(Mugil carinaws)。过去有人认为是鲻鱼,这显然是不对的,也不是梭鱼。据邓澄伟研究认为:“髻或称鬣,是指梭鲻体背鳍前中线的一条隆起嵴。而这正是棱鲻的一个主要形态特征。梭鲻就是因此而得名的。”今山东俗称“隆背鲻”。据吴名世《绍安县志》(1946年)载:“子鱼,绍人呼尖头鱼。”今福建、广东俗称“尖头”或“尖头鲻”。古代所谓的“子鱼”(通应子鱼)或“”,即应为棱鲻。

时至今日,福建渔民有这样说法:“正月出、二月出鲈、三月出尖头,四月出加剥”。这就是说正月产鲻鱼苗,二月产鲈鱼苗,三月产梭鲻苗,四月产英氏鲻苗。

梭鲻,虽是鲻科鱼类中个体较小的种类,但在历史上赋予高度的评价,如黄公度(见明代吴世安《异鱼赞闰集》)说:“莆中佳产,惟子鱼、紫菜、荔枝、砺房(即牡蛎)也”。《三山志》亦载:“冬深盈腹皆子者、腌作(盐和红曲腌制的鱼),肥实,可充方物。”

从上述史料来看,自宋代以来,梭鲻一直成为封建王公贵族的一种高级食品。难怪明代《金瓶梅》将其“细脍通印子鱼”例为名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