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堂教学魅力的召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堂教学魅力的召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案例,粗浅分析了语文课堂教学无效的原因以及改善无效语文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魅力召唤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161

从事语文教学已十多年,教过的版本也有好几套,有的文章教过一遍又一遍,但总觉得是简单地机械重复,没有质的提高。有时自己都感觉讲得乏味。所以,有时产生不想上课的念头,觉得上课是一件苦差事。每一年学校也在积极地从事教研教改,教师们撰写教学论文、集体备课、教学比武、运用导学案,探讨教学模式,外出学习,师徒结对等等,虽有一定的效果,但笔者认为成效不大,想想应该是自己的教学方法落后了。

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就是笔者的教学工具,一节课笔者从头讲到尾,就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师生互动很少,而且笔者缺乏表演天赋,所以把课上得干瘪瘪的,学生难受,笔者也很苦闷。因此,笔者就一直在寻觅一种好方法,使学生直观简单地掌握知识,对语文学习既感兴趣,还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那么,语文教师的课堂魅力怎样产生呢?怎样实现这个美丽梦想呢?

尽管笔者认真钻研教材,把知识点讲清讲透,把和教材有关的知识链接阐发开,但总觉得欠生动形象,课上完了,给学生的印象不深,自己也觉得清淡如烟。如是文言文尚好,遇上戏剧、诗歌,感觉是很不爽的。近几年,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在一些教学网站见识了同行们的优秀成果,有他们上课的教案、课件、甚至有上课视频,有些上课的内容真是自己非能所想,尤其是一些优秀的课件让笔者看了都受益匪浅,那直观明了的画面,让笔者久久不能忘记,学生在课堂上能看到就好了。这个梦想的实现直到学校装上多媒体。

记得学校是本地最早装多媒体的,装的也是最原始的一套,打开讲台柜子,只见是密密麻麻的电线,找个U盘接口都要花一番功夫,对于笔者这样的电脑新手真是望而却步,而且投影的画面也不太清晰,需整个教室把窗帘严严拉上,才能上成课。哪像现在的投影仪,画面清楚,声音清晰。当时不会做课件,一些教同届的同行搞来一两课的课件,于是大家一起用。只要是用多媒体上课,学生总是十分开心的,有过节般的喜悦气氛。但现成的课件总是少的,凡是拿得出手的,都要花钱买,并且还不知道怎么买。那年遇上学校省评估,要来听三四十节课,四十岁以下的教师要会制作课件,学校组织教师们学习制作课件。老的少的满满地坐在电脑室,捧在手心的电脑就像捧着一个刚落地的娃娃。当时教我们的是一个年轻的女计算机教师,每教一个新内容,有做不好的,不论老少,大家都急如星火地喊达老师达老师快来啊,我做的不见啦!有的同事回家后半夜都喊达老师,听说还和师母干架了。这样,坚持了二十多个晚上,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巧,在课后大家开始慢慢尝试制作课件。有时遇到不会做的,到学校逢人就问,掌握了就高兴得不得了。当时的电脑没现在的功能先进,插个音乐进去,要超级链接,笔者一直没学会,遇到要配乐,就去喊同事帮忙,直到用上新电脑新软件,点个插入,打开所要的音乐,一下就能完成。教师制作教学课件,虽苦也有乐,痛并快乐着,所有一切努力只为博学生惬意的一笑和自己内心的舒坦。因为我们的前方有一个美丽的教学梦想在召唤,要做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传统教学的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且动起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让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从而产生优化的语文教学效果。如笔者教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时,不用再照本宣科大费口舌了,在教室里给学生放《人间四月天》一、二集,纪录片《民国第一离婚案》,加上自做的课件,下课后,连只喜欢理科的学生都追着和笔者谈中国的新诗,并扬言说,他也要写诗!这种感觉甜蜜而温馨。

当然,作为一个教师光会做课件,就说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那还差很远。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教学概论》里学过,教无定法。但教必有法,每一个教师都要去探寻一个既适合自己又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像洋思教学法、魏书生教学法、黄冈教学法等,他们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自己特色的、闻名全国的教学模式,在教与学上有独特的认识。教师们纷纷去取经,但都只能学其毛皮,难得其精髓,中国目前还没有第二个魏书生呢。在教育界教师们就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现在我国在实行新课程改革,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着、塑造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要真正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落实到语文教学工作中,笔者认为无非是做到“教师善教,学生乐学”。教师首先要善于创新,不断创新教法提高教学效率;还要善于思考,积极发掘课程中的美和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不断创新教法,笔者认为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求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评价;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个封闭圈,它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轴心。在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教材的主观理解直接提出关键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阅读理解,步步牵着学生走。面对语文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这种传统的教学理论,确立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随着现代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宽,知识掌握的层面也越来越宽,他们希望自己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实施者、完成者。教师在端正了教学新理念的同时,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宽容的心灵去接纳每一个学生,理解他们的标新立异,理解他们的质疑发难。尽管他们的问题不成熟、偏激、不合常理,甚至会向教师提出挑战,教师也要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鼓励、支持。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要善于思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是作为一个有魅力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乌申斯基也曾说:“毫无兴趣,只是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下转第86页)(上接第161页)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特殊价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出较为深刻甚至独到的评判。

如笔者在教《呆若木鸡》时,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表演情景:先用课件播放情景动画,让学生观察模仿,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领会,相互扮演角色模拟表演,学生很快体味了语文人物语言情味,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表情。吴冠中的《永远新生》是一篇深奥、抽象的序言,课文里有关艺术的理解学生难以达到理性的认识,笔者把世界上拍卖最贵的十幅画和梵高、莫奈、高更的作品展示给学生看,他们在惊讶之余突然来了探讨艺术的兴趣,就很容易地懂得了艺术永生的最高境界,对文章的内容就豁然开朗了。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让笔者痴迷,这种艺术魅力的召唤让笔者向这个美丽梦想进一步接近。

(作者单位: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 42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