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阅读、写作”和谐前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教十几年来,我一直反思着、探索着,试图在语文教学的天平上,寻找理想与现实间那最恰当、最完美的一道弧线。也许我一辈子也做不了教育家,但我愿意做一个幸福的追求者,在晨钟暮鼓的循环中,不让自己的岁月时光如流水般轻易逝去。在自己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一路坎坷一路歌,行走着“阅读――写作――研究”的三部曲。
阅读――语文教师亮丽的“精神底色”
轻轻翻开一本书,细细浏览,在袅袅墨香中掩卷深思,我喜欢这种境界。虽然,在这个人人都向往置身商海,玩着令人神魂颠倒的电脑游戏的今天,没几个人愿意把自己的大好青春束缚在书堆中,但我还是要感谢阅读。读书,是我最好的素养备课,每天不间断地读书,使自己渐渐多了些许文气,而少了些许俗气。我要说,阅读,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也是我们语文老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唯有阅读,才能滋养自己的人文情怀,为自己的语文教学打上亮丽的精神底色。
叶圣陶先生在其文集中曾反复强调:“语文老师最要紧的是自己能读能作,不至于读而不懂,作而不通。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一个语文教师是否拥有丰富的心灵空间和宽阔的人文视野,是否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精神品质和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与他是否自觉地进行阅读息息相关。语文课堂出了问题,究其本质,首先是语文教师的阅读出了问题,阅读面窄;阅读品位不高,阅读内容和教师职业不相称等等。因此,阅读,是语文教师的精神不断成长、提升的根本途径。
写作――语文教师文化积累的“心灵体操”
如果说阅读是吸收、积累,那么写作则是自我吸收积累的外化,是教师自我成长、专业发展的阶梯。一个能写会写的语文教师,必然不再是一个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如果说这些年,我自己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有什么值得说说的地方,应该是我努力把写随笔、写博客变成了一种习惯,发现有值得思考,或有价值的事情,就想把它记录下来,喜怒哀乐,成败得失,哪怕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总要加进自己的思考写出来,以求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正是这一篇篇看似平淡无奇的随记,让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了自己的见地或者说思想。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在我们语文教研组内,许多教师坚持通过教育日志的方式,将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困惑和问题以及处理方法、改进工作后的成效、感想都一一记述下来,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一步步向着教师即研究者的方向迈进。
研究――语文教师理性提升的“必由之路”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我深深体会到,开展课题研究,将有力地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它是一盏不可缺少的“护航”灯,更是一注难能可贵的“生命活水”。
教师“由教而研,由研促教”,具有专业研究人士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当我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疑惑时,课题研究的“雏形”就出现了。随着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我的“为什么”、“怎么样”越来越多,要解决这些问题,我就会主动的去学习。在实践中,我本着“问题即课题,实践即研究”的原则,积极开发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多数是小课题,将有价值的问题“课题化”,采用小课题的研究方式加以破解。近年来,先后主持参与了《“主体化”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研究》《学生演讲能力的培养研究》等课题研究,其中《学生课外海量阅读指导研究》被列入新教育课题研究项目。
为了不让自己的思考成为“井底之蛙”的一孔之见,不让课题研究成为无效的重复劳动,多年来,我和同事们常常在网络、教育教学期刊中进行“专题搜索”。我们的做法是:找寻和我们的“体验教学”相关的案例或研究,进行快速阅读,从中提取关键内容,在课题组“教海沙龙”中开展专题研究,在学习借鉴中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梳理自己的教学思想。这样的学习,为课题研究一步步深入指明了方向,更在不断修改完善中使自己的思考更加深入,视野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