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校长要坚持“有为”与“无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君王治国平天下,不外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有为,或清静自然垂手而治的无为。“有为”与“无为”都是有效的管理方式,不能一概而论、生搬硬套,要据实而定。天下如此,学校亦如此。
一、大事有为,小事无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预期,以及社会的信息化、多元化、复杂化,学校被赋予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导致学校内涵的社会化,职能外延的扩大和内设部门层次的增多,即使是精明能干、智慧超群的校长,也无法事事躬亲。因此校长要学会抓大放小,即校长要在“大事”上有为,“小事”上无为。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面对学校千头万绪的工作,校长要学会取舍,特别是要学会放弃,要走出“事事欲有为,事事不可为”的自设陷阱。只有在“小事”上无为,然后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对于事关学校全局和长远利益的大事,大原则、决策性层面的问题有为而治,亲自把握方向;对于具体事务,无为而治,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
二、矛盾有为,和谐无为
一般而言,有为而治适合于人心不稳、思想动荡时期。概括而言,就是学校各种矛盾问题相互交织突出的时候,实行有为而治。教师思想异化,或教师沉湎于自身。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教学教研一潭死水,学校发展不力,如若不能积极主动强力出击有为而治,则只会给人昏庸无能、误人子弟的印象。
无为而治则适合于人们安居乐业的和谐时期。概括而言,就是学校进入了良性循环,大家乐业从教、对教育有理想追求的时候。轻轻拨动激励神经,学校就会欣欣向荣。
三、“臣”有为,“君”无为
舜作首领时中原到处是洪水,他就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果然不负众望,13年后平息了洪水。舜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他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孔子赞叹道:“无为而治,说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静坐着而已。”
“君闲臣忙国必兴,君忙臣闲国必衰”。一个高明的校长,必然会充分调动与发挥学校中层干部和全体教职员工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不越俎代庖,不越级越位管理,闲庭碎步,运筹帷幄。
校长无为,就要让教职工无不为。不重要不紧急的事要放手部下去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要授权部下去做,不紧急但重要的事,要培养部下去做,又重要又紧急的事,要蚕派贤能去做。校长所要为的是看教职工做得对与不对,而不是跟他们去抢工作做。如果你一头栽进去做某个事情,那你就失去了全局。校长全盘照应,谁做得不好,就帮助谁;谁做得不对,就提示谁,这样学校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宏观调控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事前有为,事后无为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学校是培养接班人的地方,如果把学生的教育当试验品,输掉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
学校管理首先要做好事前控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校长要充分认识并运用人们的认知发展、教育行业发展等客观规律,充分考虑到学校教育的社会性、时滞性,在发展与调整的关系上把握好周期规律与时滞特点,服务于人性发展的需要,掌握规律,顺势而为,建章立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简单问题标准化、程序化,减少例外事件的发生。
其次要事中控制,不要秋后算帐。很多校长喜欢秋后算总帐,等到问题出现了再来算帐。找个人出来顶罪。即使找出责任人,对于学校管理来说,也没有多大的作用。问题已经酿成,如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的。要在学校运行中分阶段控制、细化管理,在管理的每个环节中,实现预期和后续控制。
五、假借有为,己无为
荀子说过“君子性非异也,善假干物也”。学校的管理也应善假于物而有为,采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思维方式,因势利导,借“对象来管理对象”的管理策略。
四两拨千斤,聪明的人总会利用别人的力量获得成功。领导者最大的本事是发动别人做事。一个优秀的校长,不在于你多么会做具体的事务,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发动集体的力量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也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你能利用多少资源,整合多少资源,要善于借力。在占有资源上要行无为之事,在利用资源上要有为而作。
校长尤其要注重加强培养自己驾驭人才的能力,知人善任,了解什么时候什么力量是自己可以利用以助自己取得成功的。不敢放线,风筝永远飞不高;风小了,就要把线紧一紧;风大了,就松一松。要根据风的大小、方向,逐步地授权给自己的下属,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教职工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实现管理及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校长的“有为”能够绽放出红花的芳香,校长的“无为”则是为了让下属“有为”,以显示其作为绿叶的清馨。两者兼而有之,相互融合,方能收到红花绿叶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