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专业成长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专业成长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特色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要求“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建设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和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要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并要修订《教师资格条例》,提高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品行和教育教学能力要求,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十报告中更是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相关政策无不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教师的专业要求和专业成长的高瞻远瞩。

后现代主义学者认为教师的成长是自觉主动地改造、构建自我与世界、他人、自身内部的精神世界的过程。教师成长的本质是自主性,成长不仅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和实现自我的过程,更是教师作为主体的自觉、主动、能动、可持续发展的建构过程。教师不应该把专业成长仅仅当成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而应该把它当做实现自我、成就自我的内在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教师的需求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精神需求以物质需求的满足为前提;第二,在注重精神需求的基础上更关注成就需求。让教师过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实现人生价值,提高生命质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需求。如何实现这种需求呢?

一、文化引领,激活专业精神成长自觉

教师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文化体现了教师精神世界和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教师文化蕴含于学校文化的框架中,涵盖了教师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和职业期待,影响着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在学校制度下,教师群体文化必然会影响教师的意识,推动或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

1.营造文化氛围

学校要营造包括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特色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催发教师的专业成长,激活教师专业精神成长的文化自觉。

体现办学理念、反映核心价值、彰显个性特点的校徽、校训、校歌以及反映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的校风、教风、学风决定着学校的文化氛围。教师对学校精神文化的认识、理解与接受,会转化为自觉的行为,成为一种代代相传的风气,促进教师专业的自觉成长。包括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活动区文化,以及文化墙、黑板报、固定标语等的环境文化,能对在校师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效;包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和专题活动等内容的、通过各种行为特征展现学校的办学特点的行为文化,能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促进教师专业的自主成长;从学校实际、公众需求出发的特色文化,能引导教师走自觉、自新的专业成长之路。

2.体悟职业幸福

从幸福的视角审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其实质是教师对于职业体验的状态,它将教师的幸福分解于专业发展的喜怒哀乐之中。而教师在所从事的职业中追求发展,与追求幸福是同一过程,因为幸福总是处于发展的路途中。

随着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教师的物质待遇已有较大提高,基本能让教师活得较舒适、无忧,让教师在学生面前展现出自信、阳光和美好的一面,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居安而业乐。随着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教师自由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相关方面的认可与重视。让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坚守自由是人类对幸福追求的最高、最纯粹的反映。对教师专业地位的确认,让教师从当前的工作状态中看到专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特别是学生的成才与进步对社会文明与自由的推动,会让教师体悟到强烈的职业幸福感,激发专业精神自觉蓬勃地生长。

3.凝聚成长能量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专业成长为本。教育需要培植正能量,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教师。教师的精神成长需要教师不断地凝聚正能量。

教师公平无私的付出、理智奉献的师爱、阳光优秀的形象,积蓄着为师之道的正能量;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牵手”(有形之手)和“放手”(无形之手)的灵活运用,传递着为教之法的正能量;引领、示范、榜样性地站在学生前方,助推、帮扶、奠基性地站在学生后方,守护、发现、呵护式地站在学生旁边,培育着育人之本的正能量;作为灵魂、智慧、力量与艺术四种人的化身,放射着立身之术的正能量;善于学习、思考、实践、总结与创新的“五个牢记”提升着为人之品的正能量。当教师浑身上下都充溢着正能量时,学生心中便没了阴暗与畏惧。教师作为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专业精神的成长将生生不息。

二、能量建构,强化专业素养跃升自信

能量建构能为教师专业素养的跃升创造内部能量,它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自信心的内在动力。优化自我效能感、规划专业发展、搭建提升平台是能量建构的三个要素。

1.优化自我效能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在进行某项教学研究活动之前,对自己能在什么程度上完成该活动的信念、判断和把握的感受能力。教师应积极地通过成功实践经验的累积、成就动机的增强和正确归因的坚持优化自我效能感,大力强化专业素养,跃升自信。

成功的操作经验是增强自我效能信念的最佳信息源。新的技能、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技术的掌握与成功应用,成功经验的不断累积,能提高教学的积极性,强化育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集体协作的基础上,教师可将专业成长目标合理细化分解,通过良性绩效评价激励,分层次、有步骤地完成相关阶段目标。譬如设立从会读书到会教书再到会写书的成长目标,或设立“一年适应、三年胜任、六年骨干、十年成名”的阶段目标,或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开始累积成就动机;多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努力和策略的有效性,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以及教学策略运用不当。魏书生、钱梦龙等无一不是终身努力而成为一代教育名家的。

2.规划专业发展

专业成长不仅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过程,更是教师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引导教师正确地对个人现状进行分析,制定职业发展目标与行动策略,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能增强专业成长的自主性。

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可以用道斯矩阵、归零思考模式和三圈理论设计、规划自己的发展,用可以预见的目标引导和激励自我的发展,比如设计合格教师、种子教师、能手教师、领衔教师和卓越教师的自我发展能级。专业成长档案袋让教师在工作历程中,体验成功,产生自豪感,挖掘潜能,促进其向更高层次发展。成长记录袋能促使教师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与反思,教师回想取得成绩的过程和方法,从中找到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促进自我的不断完善。

3.搭建提升平台

国家教师专业标准的颁布,为教师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科学地为教师搭建校本研训和自我反思等跃升平台,引导教师在最近成长区中跳一跳就摘到“桃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保障。

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观摩教学、举行综合性培训、进行课题案例研究、举办教育沙龙等措施,把学校建设成为一个教科研实体,把教研组建设成为学科研究中心,探索、建立高效课堂的各级各类范式。

此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使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反思包括个人反思与群体反思。个人反思包括写作内容与类型丰富的教学后记和阶段教学、专题教学等方面的综合性反思。有同事参与的、相互交流、共同分析并提供“不同意见”、“多种声音”的群体反思,可以促使教师借助集体的智慧,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从而不断提升群体的教学水平。教育家于漪说,一个教师如能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能在专业上大有长进。

三、课程创生,融聚专业智慧增长自强

课程是教师和学生联合创造教育经验的过程。课程创生是教师根据生情、师情进行个性化解读创作的结果,是教师与学生在实际体验的基础上共同创造的经验,是适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新课程。课程创生取向认为,课程知识是一种“人格的建构”,课程的变革是教师和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更是思维和行为上的变化。课程创生是教师专业智慧增长,走向专业自强的康庄大道。

1.实践立体课程

立体化课程是从课程与教学过程的一体化和连续性的整体出发,考察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结果。它表现出课程目标多维度、资源形态多样化、课程内容生成性等特征。立体化课程建设是资源开发与教学过程的连续统一,是课程与教学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渐进过程。立体化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是教师融聚专业智慧增长自强的战略阵地。

课程是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充分地优化了课程的育人功能。班本课程、组本课程与个人课程的开发是第三代课程改革打造班魂、实现教育信仰的最佳途径。如何真正意义上创生适合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课程,实现走组、走班制课程差异育人,让作为课程的开发者与课程设计工程师的教师具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拓展课程的研发与实施能力,切实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开发力与实施力,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立体课程,是教育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2.增值生本课堂

课堂是教师专业智慧增长的渔场,是教育研究之“根”。生本课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堂。可汗学院的生本网络课堂——视频上只出现相关的学习资源,教师只作旁白提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上海部分学校开始尝试云课堂,让ipad进课堂,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与学情实际选择最适合的课程资源,成为网络时代生本课堂的重要里程碑。

古希伯来人的格言说,要想成为一个聪明的教师,就必须永远具有学生之心。教师作为学习者、指导者与研究者,要从学生的需求与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构启发式、探究式课堂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操作、实验动手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为学生的生长创造绿色、立体、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

3.凸显创新个性

形成独特个性,实施创新性教学是教师专业智慧的最高境界。教师的个性即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教育职业活动的需要,调节自己的行为,控制不良心理倾向,形成特有的、鲜明的个性心理品质和教育教学艺术风格。

课程改革的推进并不是要忽视与弱化教师的地位,而是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变为生命的点燃者和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人。好的教师即是优秀的课程,优秀的教师实施的就是高效的教学。教师要敢于在教学内容、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特长,让个人素养完美地融入到专业智慧之中。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立德树人是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学校要不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支持和保障,让专业成长成为每位教师享受完整而幸福的教育人生的内在需求。

(作者单位:长沙市长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