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供应链协调中知识流要素的解释结构模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知识流和供应链协调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供应链协调必须要考虑知识流要素。知识流动在供应链协调中的影响作用可以分解为7个要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得到了7个要素影响供应链协调的结构层次关系。结合MICMAC方法得到了各要素的依赖性和驱动力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流要素中知识吸收能力和技术知识壁垒属性对供应链的协调有着极大的驱动作用,它们直接影响知识共享的风险;风险和信任与承诺的能力驱动知识共享的态度;知识资源投入又依赖于知识共享态度和意图,进而影响供应链协调的收益和成本。
关键词:知识流;供应链协调;解释结构模型;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5-0140-05
ISM Model of the Knowledge Flow Element
in the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YANG Xiao-yan,CHEN Jie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
Abstract: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knowledge flow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The role of knowledge flow in influencingthe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was interpreted with seven elements.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ISM) methodology was adopted in this thesis,which can be used foridentifying and summarizing relationships among seven specific elements.The MICMAC method was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the dependence and driving force distribution of the elements.The result shows that: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knowledge barrier properties have great drive action in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and they directly influence knowledge sharing risk;The risk and the ability of trust and commitment drive the attitude of knowledge sharing;The invention of knowledge resources depends on knowledge sharing attitude and intention,then influence knowledge sharing benefits and cost.
Key words:knowledge flow;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performance evaluation
1 引言
在知识的获取、存储、传播以及应用的能力已成为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下,供应链中流动的不仅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还应包括知识流。因此,供应链应该是通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知识流将供货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同时构成供应链的每个成员企业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知识单元,而是成为供应链知识网络中的节点。
为了使供应链达到快速反应和高效运行,同时还具有敏捷、适应性强、利益一致等要求,协调问题理所当然成了供应链研究的核心。Desouza指出知识流的任何中断对供应链而言都将会产生无数的协调问题[1]。因此有必要在进行供应链协调时考虑知识流要素的影响。但是目前国内外有关供应链协调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物流协调、信息共享以及契约设计3个方面,并且多是从成本和时间角度来平衡供应链的盈利水平和反应能力,很少有文献从知识流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供应链的协调问题。仅有的对于知识流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对供应链中知识的转移、共享、整合以及创新等知识的流动过程进行分析,没有考虑知识流动对于供应链协调职能的影响。
因此,基于知识流的供应链协调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为必要。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试图从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间进行协调时的预期收益和协调成本两个角度考核知识流视角下供应链协调要素的影响关系。首先对有关供应链协调和知识流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其次,提出影响供应链协调的知识流要素。再者,通过ISM方法的应用将各个影响要素划分层次,找出各个要素间的关系,以及每个要素对整个供应链协调系统的作用,得到知识流视角下供应链协调的解析结构模型。最后对各要素在整个协调系统中的驱动力和依赖性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进行供应链协调。
2 文献综述
2.1 供应链协调的相关研究
协调机制是供应链协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活跃的研究领域。Lee等指出供应链的协调起源于系统动力学,主要是针对库存协调优化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系统协调消除“牛鞭效应”[2]。
收益共享合约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协调机制。Cachon对合约理论的研究给出全面的综述,指出6种基本类型合同分别具有不同结构的供应链[3]。R Bhatnagar等提出了供应链的两层协调机制:作业协调和多工厂协调[4]。P Chandra等分别分析了有协调和无协调的生产调度/销售计划管理方法,指出有效地协调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5]。Romano研究了3种供应链网络结构中物流的协调机制和集成机制[6]。随后应用数学优化方法研究供应链协调问题的成果也比较丰富,Thoms综述了供应链的各类作业协调问题和方法[7];Luh等针对供应链生产计划和调度问题分别提出了分布优化方法[8]。Thomas和Luh等的研究可以说代表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国内在供应链协调方面的研究占供应链研究领域的50%以上,并且多侧重于供应链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和复杂性等方面的问题[9~11]。如今有关供应链协调的热点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突发扰动下的供应链协调;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供应链协调;基于供应链结构的多层级的供应链协调;考虑供货商或零售商横向竞争环境下的供应链协调;纳入决策者风险偏好的供应链协调;混合渠道或多渠道下的供应链协调;纳入广告、促销等努力的供应链协调等[12]。
2.2 供应链中知识流的研究
现阶段对知识流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知识转移和知识价值增值部分。从供应链成员企业角度研究知识流的文献有:韩耀东和王耀球提出供应链内的知识流包含3个层次即:单个成员(企业)内部的知识流、成员间的知识流、供应链知识流;并且认为供应链中知识流动过程是首先形成单个成员的知识流,并在企业内部流动,然后成员间的知识流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知识流的范围和数量逐步扩大,最后形成统一的供应链范围内的知识流[13]。魏恒和辛安娜将供应链知识流动抽象为节点企业间的动态博弈,构建了供应链知识流博弈模型,详细分析了节点企业在知识流动中的策略选择及相关变量对知识流动的影响,并提出了供应链知识高效流动的方法[14]。乔琰在分析供应链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供应链中知识流动路径优化问题,构建了基于核心企业的知识流动路径的概念模型,建立了知识转移成本因素的评价体系,从知识转移成本和知识在流动过程中的增值性两方面出发进行知识流动路径优化[15]。林岩指出价值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大量的知识流,其中上行知识流非常重要,并系统讨论和检验了上游企业利用上行知识流促进自身创新的问题[16]。
对供应链中知识流动状况建立定性理论模型与定量评价模型的文献有:安小风、张旭梅、张慧涛共同构建了供应链知识流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从3个层次刻画供应链中的知识流,指出影响供应链知识流动的主要因素,分析了知识流与供应链价值创造的关系[17]。林焜、彭灿提出知识共享、供应链动态能力和供应链绩效3者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设模型[18]。乔淑娟对供应链中知识流动的形成机理、持续性及阻碍因素等进行详细的研究,结合社会网络对知识在供应链中流动的作用,构建了基于社会网络的供应链知识流动的模型[19]。夏洁在研究知识管理、知识场和知识流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电场中的理论模型出发来揭示知识流的形成原因和影响要素,并建立了初步基于知识场理论的供应链知识流模型[20]。冯长利等针对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难以评价的特点,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模型[21]。计国君等从竞合关系的角度研究了企业参与知识共享的动力问题,通过强弱联系下的博弈模型研究了不同关系下的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动力特征,并分别探讨了知识共享发生的条件[22]。徐晓静等在介绍供应链知识流分类和影响供应链绩效两类因素的基础上,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企业知识交互的一次静态博弈利益模型和无限次重复博弈及声誉模型[23]。蔡新霞认为知识发送方需要对知识转移带来的收益进行权衡从而确定自己知识转移意愿的大小;知识发送方考虑到转移成本问题可能也会影响转移知识的意愿;知识接收方的解码能力同样会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24]。
3 ISM模型的概述
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简称ISM)是美国J·华费尔特教授于1973年作为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有关问题的一种方法而开发的。其特点是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要素),利用人们的实践经验和知识,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帮助,最终将系统构造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ISM属于概念模型,它可以把模糊不清的思想、看法转化为直观的具有良好结构关系的模型,应用面十分广泛。
供应链协调系统是由许多具有一定功能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知识流角度来看供应链的协调也存在着相互支持或相互制约的逻辑要素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又可以分为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等。为此,要做好供应链中知识流的协调工作,首先要了解系统中各知识流要素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也就是要了解和掌握系统的结构,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
ISM通过结构模型对复杂系统进行分析往往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一般说来,ISM的具体建模步骤如下[25]:
步骤1:明确所研究问题的目标。
步骤2:有关专家与系统分析人员一起讨论,选择确定有关要素。
步骤3:确定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各要素相互关系作用矩阵。
步骤4:建立邻接矩阵,并据此建立初始可达矩阵。
步骤5:通过初始可达矩阵得到最终可达矩阵。
步骤6:对最终可达矩阵进行分解。即对可达矩阵进行区域划分、级间划分和强连通块划分。
步骤7:在对要素划分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ISM模型。
步骤8:分析、讨论。
4 知识流在供应链协调中各要素的结构层次关系
4.1 知识流对供应链协调影响要素的选择
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知识流顺畅流通,知识实现充分的共享与转移,各成员获得所需要的知识,才能提高供应链的灵敏度和客户满意度,节约资源成本和最大化供应链收益。最终实现供应链协调。
根据文献[17]和文献[24],本文从知识吸收能力(KAC)、技术知识壁垒属性(TKBP)、知识共享态度(KSA)、知识共享意图(KSI)、信任与承诺的能力(TACA)、知识资源的投入(KR)和知识共享风险(TROKS)共7个要素考核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知识流协调。知识流在供应链成员的协调结果仅通过期望收益(ER)和协调成本(SC)两个要素反映。
4.2 影响供应链协调的知识流要素的层次划分
4.2.1 构建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作用矩阵
ISM理论建议采用专家的观点,建立在不同的管理技术上比如头脑风暴、名义技术来发展变量之间的前后关系。因此,为了识别供应链协调中知识流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间的前后关系,组成由10人构成的讨论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对所要解决的问题都能持关心的态度,同时还要保证持有各种不同观点的人员进入小组。在一般情况下,首先根据小组成员的实际经验,对系统结构先有一个大体或模糊的认识,即回答要素i是否与j有关系。所谓有无关系,可以根据不同对象系统等有不同的含义,例如,i是否影响j,i是否取决于j,i是否导致j,i是否先于j等等。基于以上ISM理论的原理,表1罗列了影响供应链协调的主要知识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4.2.2 构建各要素的初始可达矩阵
主要要素的相互作用结构矩阵描述了各要素两两之间的关系。转换成矩阵形式即主要要素间的邻接矩阵A,如表2所示。邻接矩阵A的元素aij可以定义如下:
由邻接矩阵A加上单位矩阵I得到初始可达矩阵(A+1),如表3所示。
4.2.3 构建各要素的最终可达矩阵
根据ISM合并传递性假设,当要素i经过长度为1的通路直接到达k,而k经过长度为1的通路直接到达j,那么,i经过长度为2的通路必可到达j,得到最终可达矩阵,表示矩阵形式的各要素间经过一定长度的通路后可以到达的程度。表4显示了主要要素的最终可达矩阵。
4.2.4 对各知识要素进行水平分区划分
水平分区是根据最终可达矩阵把要素之间的关系分为可达与不可达,即把系统分为有关系的几个部分或子部分,并且判断哪些要素是连通的。所识别的水平帮助建立最后的ISM模型。
水平分区过程:首先,将从要素i出发可以到达的所有要素定义为要素i的可达集合;类似地,将所有到达要素i的要素集合定义为要素i的先行集。其次,根据可达集和先行集来计算两者的交集。如果要素的可达集与交集是一样的,则这个要素属于水平1,在ISM层次中放在最顶端,这意味着该要素在自己的水平上不会直接影响其他属性。最后,重复以上两步,在除水平1的要素外的剩余要素中寻找交集,从而决定水平2中的要素。最终持续直到每一个要素水平被决定。表5~表9表示知识要素的水平层次,共分5层。
4.3 影响供应链协调的各知识要素的ISM模型
根据以上生成解释结构模型的方法和步骤,结合上面表5至表9所反映的各系统要素所处的层次,可以得到对供应链协调起影响作用的各主要知识要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知识吸收能力和技术知识壁垒属性居于整个系统要素的底层,对供应链的协调具有最重要的作用。知识共享风险与信任和承诺的能力通过影响知识共享态度来决定知识资源的投入;同时知识共享的意图也直接作用于知识资源的投入;知识资源的投入直接决定整个供应链中知识共享的成本和收益。以上说明,在对考虑了知识流的供应链进行协调时,必须分清层次,明确各知识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协调的效率,增强整个供应链的运行能力。
5 影响供应链协调的知识流要素的MICMAC分析
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 (Matriced’ Impacts Croises-Multiplication Appliance a un Classement,简称MICMAC)常常用来识别系统中具有高度动力性和高度依赖性的变量[26]。此方法把要素分成4个集群:Ⅰ自治、Ⅱ依赖、Ⅲ联动、Ⅳ独立,如图2所示。自治集群中的要素有很弱的驱动力和依赖性,这些要素与系统没有关联,或者说是有很少的关联,但这种关联可能很强;依赖集群中的要素有很弱的驱动力和较强依赖性;联动集群中的要素有很强的驱动力和较强的依赖性,由于跟这些要素有关的任何行为都会对其他要素产生影响,反过来又再次对它们本身产生影响,因此,这些要素是不稳定的;独立集群中的要素有很强的驱动力,但依赖性很弱。可以看到如果一个要素有很强的驱动力,一般称作关键要素,它就会落到独立集群或者联动集群里。进行MICMAC分析的目的就是分析出要素中哪些是驱动要素,哪些是依赖要素,从而找到管理和干预的重点。
MICMAC分析方法应用了矩阵相乘的原理。矩阵迭代的结果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所达到的矩阵也被称作稳定的间接矩阵,即ISM方法中的可达矩阵。因此,MICMAC分析方法常与ISM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MICMAC分析结果通过坐标轴形象地表达出来,纵坐标代表依赖性,横坐标代表驱动力。一个要素的驱动力通过计算它可以到达的要素个数得到,而依赖性通过计算可以到达它的要素个数得到。根据最终可达矩阵可以知道每个要素的驱动力和依赖性,如表10所示。
根据MICMAC方法的原理,结合表10得出的主要要素的最终驱动力与依赖性,影响供应链协调的知识流要素的驱动力和依赖性分布如图3所示。例如,从表10中看到知识吸收能力标有6个驱动力和1个依赖性,因此图3中它被放在相应的位置:6个驱动力和1个依赖性。并且把有较强驱动力的要素作为供应链协调的关键变量,各要素的重要性和依赖关系如下:
(1)从图3分析可以看出TACA、KAC、TKBP、TROKS是独立的要素,为了保证供应链对知识流的有效协调,应将这几个系统要素列入首要管理的重点。
(2)ER、SC、KR、KSA是依赖变量,ER、SC的依赖性最高是供应链实施知识流协调的最直接的影响要素。
(3)KSI是自治要素,驱动力和依赖性都很弱,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知识流协调时需要进行单独考虑。
(4)从ISM模型中得到,TACA、TROKS、KAC和TKBP是在底部水平更高层次的暗示驱动力,因此公司应该集中精力于这些要素。
(5)在图3中没有联动要素,这些属性的缺乏显示了一个事实,考虑的这些要素仅仅影响了供应链管理中知识流的协调。
(6)公司的管理者应该把高权利放在追踪那些有高驱动力的要素和拥有能力改变其他位于ISM模型底层的其他要素。
6 结论
供应链的协调和核心竞争力的获取,不仅靠有效地组织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更依赖于快速获取所需的知识、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先于他人的创新。使用ISM模型可以对供应链协调系统中各要素的复杂性关系进行指导,对于企业决策参考者来说各要素的层次关系具有巨大的价值。同时知识流在供应链协调中各要素的驱动力和依赖性也得到了分析,这也是供应链协调中对难以量化的知识流要素管理和干预的重点。利用ISM理论得出供应链协调中的各知识流要素间的关系模型不能统计验证。进一步的研究可以结合结构方程模型,设计变量间结构关系方向,检验解释结构模型中得到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MICMAC方法得出各要素的驱动力和依赖性,了解到TACA、KAC、TKBP、TROKS这些知识要素对供应链协调起着驱动作用,应该作为管理的重点;同时ER、SC的依赖性最高,是供应链实施知识流协调的最直接的影响要素。
参考文献:
[1]Desouza K C,Chatlaraj A,Kraft G.Supply Chain Perspectives to Knowledge Management:Research Propositions[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3,7(3):129-138.
[2]Lee H L,Pamananabhan V,Whang S.Information Distorition in a Supply Chain:The Bullwhip Effect in Supply Chains[J].Management Science,1997,43(4):546-558.
[3]Cachon G P,Lariviere M A.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with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s: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J].Management Science,2005,51(1):30-44.
[4]R Bhatnagar P Chandra.Models for Multi-plant Coordin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3,67:141-160.
[5]P Chandra M L Fisher.Coordinated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Planning[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4,72:503-517.
[6]Romano P.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Mechanisms to Logistics Processes Across Supply Net Models works [J].Journal of Purchasing&Supply Management,2003,9:119-134.
[7]Thomas D J,Griffin P M.Coordinati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6,94:1-15.
[8]Luh P B,N I M,Chen H X,et al.Price-based Approach for Activity Coordination in a Supply Network[J].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2003,19(2):335-346.
[9]刘作仪.我国供应链管理研究进展与分析-基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J].中国管理科学,2009,17(2):185-192.
[10]邵晓峰,季建华.大规模定制环境下定制产品与标准产品的定价与库存协调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9,17(6):110-115.
[11]陈金亮,宋华.不对称信息下具有需求预测更新的供应链合同协调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0,18(2):83-89.
[12]邹帆,金枝.探析供应链协调研究进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46.
[13]韩耀东,王耀球.供应链管理中的知识流问题研究[J].China Storage和Transport Magazine,2006,(3):101-103.
[14]魏恒,辛安娜.供应链知识流博弈模型研究[J].经济问题,2010(9):47-51.
[15]乔琰.基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知识流动优化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0.
[16]林岩.价值链中上行知识流对供应商的促进作用-以汽车生产行业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0,(8):1181-1191.
[17]安小风,张旭梅,张慧涛.供应链知识流模型及知识流动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91-193.
[18]林焜,彭灿.知识共享、供应链动态能力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7):98-104.
[19]乔淑娟.供应链中知识流动的模型构建[D].山西:山西大学管理学院,2010.
[20]夏洁.基于知识场理论的供应链知识流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9.
[21]冯长利,李天鹏,韩玉彦.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5):64-70.
[22]计国君,于文鹏.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动力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3):66-74.
[23]徐晓静,杨岑,王道平.供应链核心知识流失的礼仪博弈模型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7):88-91.
[24]蔡新霞.基于马尔科夫过程的组织知识转移效果评测[J].科技和产业,2010,10(11),39-44.
[25]Govindan K,et al.Analysis of Third Party Reserve Logistics Provider Using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2012),doi:10.1016/j.ijpe.2012.01.043.
[26]程芳草.基于ISM的连锁零售业实施实时物流的策略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