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北朝隋唐时期出土胡俑国别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北朝隋唐时期出土胡俑国别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胡俑是在古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思想下,以随葬品的形制出现在墓葬之中,同时其也是北朝隋唐时期中西交流最直接的实物形象。本文通过史籍中对胡人国别的记载和墓葬中的图像的对比来反映此时期出土胡俑的国别

【关键词】北朝;胡俑;国别

一、概述

北朝末年,中国史籍上开始大量记载来自中亚的康、安、米、石、何等姓氏的商胡史迹。北魏一朝自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粟特商胡的地位大为改善。其实早在北魏末年,洛阳便一时间商胡云集。一般来说,这些人多源出索格底亚那地区的粟特城邦国家,他们大多以国为姓(即史籍所载的“昭武九姓”),流寓中国后,在所经过的地区建立一些聚落。盛唐时期,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居住着大量文化、人种背景各异的域外来客。据《唐六典》载:唐王朝初期曾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互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使者、商人和僧人汇集两京及丝路沿线重镇,从事政治、商贸、宗教和文化活动。

正是因为北朝隋唐时期有这么多国家和地区与中原王朝建交,而墓葬中又有出土了大量形象鲜明的胡人俑,所以就为我们探讨胡人的族属国别提供了可能。本文对胡人俑的国别分析,主要参照出土胡人葬具上的图像,根据其体貌、服饰特征,参辑实物、壁画等资料,并与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及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出分析结果。另外,南朝梁萧绎《职贡图》中除百济和倭国使臣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外,余均具有胡人形象特点,也是本文主要参考的对象。

二、对考古出土胡俑的国别考察

北朝时期出土的一些入华粟特人的墓志明确记载其国籍,如康业墓志记载康业字元基,先祖为康居国王族。史君墓虽没有发现墓志,但石堂正面中间门楣有阴刻粟特文和汉文题铭,记载史君祖父阿史监陀,担任过史国萨保。安伽墓志记载其曾任同州萨保、大都督职衔。除墓志外,这些粟特人的围屏石榻上也记录有墓主人的生前活动,更为我们呈现出墓主人以及中亚人的形象,这些也是我们推测国别的依据。

1.突厥

《北史・突厥传》记载:(突厥)其俗被发左衽,穹庐帐,……身衣裘褐。”《周书・异域传》记载:“其俗被发左衽,穹庐毡帐,随水草迁徙,……犹古之匈奴也。”《隋书・突厥传》记载:“……穹庐帐,被发左衽,食肉饮酪,身衣裘褐,贱老贵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玄臧)至素叶城,逢突厥叶护可汗,……可汗身著绿续袍,露发,以一丈许帛练裹额后垂。达官二百余人皆锦袍编发,围绕左右。”从史籍中看,突厥主要的形象为披发,服饰为左衽。而从考古发掘的一些围屏石榻上也可见这样的形象,如下表所示(见表1):

根据刘文锁先生对西部草原上突厥石像的考察,认为“突厥的墓上石像具有模式化的特征,这是草原男士的标准像:站立的姿势,蒙古人种的面庞,披(辫子)发,威严的“八”字形上髭(突厥式须)。通过上述文献和图像的印证,我们可以推知,突厥的形象是有八字须,披发或辫发,即长头发披在背后,有的梳成一股,有的梳成多条发辫,披发中多有中分发迹线。而在出土的胡人俑中,太原北齐贺拔昌墓和徐显秀墓中均有辫发骑马俑,从其发式上推断可能为突厥人,只是这两俑都是先辫发后披于肩部,并不同于单纯的披发和辫发,而是二者的结合,应是发式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环。

2.波斯

《魏书》中载“波斯国,其俗:丈夫剪发,戴白皮帽,贯头衫,两厢近下开之,亦有巾帔,缘以织成……”。《北史・西域》:“波斯国,其王……坐金羊床,戴金花冠,衣袍、成帔,以真珠物。其俗:丈夫翦,戴白皮帽,衫……”《旧唐书》:“波斯国,丈夫剪发,戴白皮帽,衣不开襟,并有巾帔,用苏方青白色为之,两边缘以织成锦……。”

从以上记载和图像来看,虞弘墓中波斯人形象更像文献中对波斯国王的描述,而《职贡图》中的波斯使形象与文献中的记载有点出入,反而是娄睿墓、安伽墓中的形象更接近于文献记载。体质人类学家认为阿拉伯人眉棱骨和颧骨特高,下颚骨方而突,从出土胡俑来看,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西壁第二层一组有女性出行图中就有波斯人形象,其面貌为深目高鼻、浓眉毛,大胡须,鼻长而略带鹰钩,头戴帽。昭陵陵园内兴隆村第一号唐墓出土的骑驼胡俑从其面貌来看,似为波斯人。

3.粟特

粟特虽在《北史》中这样描述,“粟特国,在葱岭之西,古之奄蔡。……其国商人先多诣凉土贩货……”,但在北朝到隋唐时期内,笔者推测早期粟特是一个独立国家,之后更像是由多个小国组成的联邦政府,小国的数目及地理范围在不同时期有多寡的变化。

《北史》:“康国,丈夫翦,袍。……人皆深目、高鼻、多髯。”《隋书》:“康国,康居之后。迁徙无常,不恒故地。……人皆深目高鼻,多须髯。善於商贾,诸夷交易多凑其国。”《旧唐书》:“康国,……其人皆深目高鼻,多须髯。丈夫剪发或辫发。其王冠帽,饰以金宝。”慧超《五天竺国传》云:“从大食以东,并是胡国,即安国、曹国、史国、石国、米国、康国……中虽各有王,并属大食所管……衣著叠衫、裤带及皮裘……康国……并剪须发,爱戴白毡帽子。”《北史》:“安,安息也。王姓昭武氏,康王同族……王坐金座,高七八尺,每政,妻相,大臣三人,理事。俗同於康居……”

在这些围屏石榻上的中亚人,而辨别这些人的族属就是通过其发式和服饰来完成的。在粟特人墓葬中短发比较常见,这与史籍中所载“丈夫剪发”相符合。从表1可以看到这些粟特人有的前额齐平,耳后稍长;有的两边或末端略卷曲;还有些剪发露耳。结合文献记载,中亚人除“深目高鼻”这一显著特征外,还有“多须髯”,此外还善于经商。大同北魏墓葬出土胡人俑,头戴圆形黑色小帽,罩住短发,深目高鼻,身着圆领窄袖对襟长袍,领口、袖口和下摆饰不同的色彩,与安伽墓石榻围屏刻画的粟特人服饰相同。通过资料对比结合文献分析,初步认为大同北魏墓葬出土的胡人俑,具有中亚地区粟特人的特征。在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墓道东壁一胡人牵马者与史君墓粟特人的发式相像,此牵马者可能是粟特人;而在墓道西壁第二层出行图最后一组的马后站立人物,从其发式看与康业墓1号粟特人形象,也极有可能是粟特人。

4.狼牙修

《梁书》:“狼牙,在南海中。……其俗男女皆袒而被,以古干。其王及臣乃加霞布覆胛,以金,金耳。”《职贡图》中狼牙修使臣通身黑色,头发卷曲,上身袒露,肩披横幅,下着短裤,手足戴环,跣足而行(见表2)。《旧唐书》记载:“林邑国,汉日南象林之地,……王著白古贝,斜络膊,绕腰,上加真珠金锁,以为璎珞,卷发而戴花。……其发色黑,俗皆徒跣……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婆利国,在林邑东南海中洲上。……其人皆黑色,穿耳附。……男子皆拳发,被古贝布,横幅以绕腰。”“真腊国,‘昆仑’之类。……风俗被服与林邑同。”

表2

从《旧唐书》的记载中可知,上述人物形象被称为“昆仑”,所谓的‘昆仑’,在地理位置上在中国的南部,从外貌来看皮肤皆黑色,发皆拳发,身披古贝布。以此线索追寻,昆仑人似乎包括了今东南亚诸国。在出土的胡俑中,陕西长武郭村的张臣合唐墓中的昆仑俑与狼牙修使臣的形象较接近,不同之处是古贝布的缠绕方式不同,虽然不能直接将这件昆仑俑归入狼牙修国中,但是可以肯定他们同属于“昆仑”一族,从史籍的记载来看,张臣合墓中的昆仑俑与狼牙修国使在衣饰上相类,甚至可能在地缘上也相近。

5.哒

《魏书・西域传》载哒人“衣服类胡,加以缨络,头皆剪发,其语与蠕蠕、高车及诸胡不同。”《梁书・滑国传》云:“事天神、火神,每日到出户祀神而食。”《职贡图・滑国使》文中说:“人善射,著长身小袖袍,金玉为带,遣使康符真同贡物,其使人举头剪发,着波斯锦褶,铎裤,朱皮长壅靴。”(见表3)《北史・西域传》载哒鼎盛时期“西域康居、于阗、沙勒、安息及诸小国三十许,皆役属之,号为大国。与蠕蠕婚姻。

哒人在南梁史籍中又称为“滑国”人。从《职贡图》中滑国使臣图像看,其外貌为蓬头,剪发,无髭须,鼻亦不甚高大。在中亚撒马尔罕阿弗拉西阿勃“大使厅”南壁壁画中,有两位哒大使形象,一为白脸,一为红脸,戴络带,剪发,髭须有髯。而哒钱币上的“那色波”王,其形象为高鼻,有髭须而无髯,戴耳环,颈上衣领上都有珠串。从出土胡俑来看,永泰公主墓中一件胡人骑马狩猎俑和安菩墓中束发胡俑与上述形象类似。

三、小结

北朝隋唐时期中西之间文化交流频繁,统治者又对外来民族和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开放宽容的态度,使得这一时期有大量的胡人进入中原腹地,通过上述历史文献、围屏石榻等资料来看,此时期入华的胡人来自突厥、波斯、哒、粟特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参考文献】

[1](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唐)魏征.隋书・突厥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3:1864.

[3](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后晋)刘昀.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杨景平.北朝在华粟特人服饰研究[D].东华大学,2011.

[6]刘文锁.突厥的墓上祭祀[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