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价值链的会计内部控制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价值链的会计内部控制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6-000-02

摘 要 近些年来,价值导向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和认可。本文主要分析了价值链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以及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构建基于价值链的内部控制模型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价值链 内部控制 关系 构建方法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变化,财务报告导向和风险控制导向的框架体系都以初步形成,但是这两种体系都没有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近几年来,价值导向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己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价值链理论逐渐融入到企业运营中, 并改变了企业原有的组织和业务模式, 使得企业呈现出业务流程化、组织扁平化、信息共享化等特点。同时, 这一理论也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模式。从体系构建上来看,价值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更符合企业本质和经营实质,它更加关注企业的经营效率与目标,更能体现风险与价值的对等关系。

一、价值链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价值链管理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相对起步时间较晚,但是近几年来在企业中获得了较高的认可。该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5年,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1985年在《竞争优势》中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企业所有活动都可以通过价值链表示出来,不同企业为获取价值所进行的活动中,有的环节不创造价值,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即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才真正创造价值。价值链是指由供应商开始至顾客为止的价值实现增值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所形成的作业链。

从内部控制角度来看,价值链管理思想与其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目标的一致性。价值链的增值思想与企业本质和经营实质是一样的,这与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目标是一致的。

2.服务对象的趋同性。价值链将企业划分为一些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的价值活动(如采购、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等),包括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这些价值活动或者环节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增值,因此对于这些价值活动及其关系的分析和改进,与内部控制活动密切相关,为内部控制对象、设计和改进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同时价值链管理特别强调关键环节上核心竟争力的形成,而企业核心竟争力的培育也足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范围及风险控制的主要方向。由此,可以看出价值链与内部控制的服务对象具有趋同性。

二、传统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自身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缺乏内部控制理念。长期以来,由

于种种原因,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普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内部控制目标过于狭窄

内部控制目标,是企业实行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决定内部控制运行方式和方向的关键。传统内部控制理论对内部控制目标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和发现舞弊;经济高效的实现组织目标;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随着企业所处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内部控制目标已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主要表现在:首先,传统内部控制重视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忽视了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性,比如员工执行能力、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等,随着企业非财务资源重要性的日益提高,内部控制也应加强对非财务信息的重视;其次,传统内部控制只强调其用于阻止和防范不必要行为的作用,而忽视了其既防止又激励的双重功能,内部控制应该是一个组织激励员工实现其组织目标的有效机制。

2.内部控制监督不力,奖惩不足

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全面性、完整性和战略性,其执行流于形式,以点代面,执行的好坏也缺乏一个赏罚有度的奖惩制度,有的企业虽然也设有一些奖惩规则,但没有完全制度化,致使部分人员认为执行与否无关紧要,加之没有相应的检查、考核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得力机构,从而削弱了员工执行内部控制的自觉性。有些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导致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

3.内部控制的价值创造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传统的内部控制其首要功能是维护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尽管内部控制的功能和目标并不局限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但始终都是将与财务报告相关的目标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随着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所有公司的主要目标,以价值为基础或核心目标也就成为了管理当局实施管理控制的首要任务。如今,谋求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定位己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认可。而基于价值链管理的内部控制,正是通过有效的获取、协调和利用资源来实现这一目标的。

三、当前经济形势下构建基于价值链的内部控制模型的主要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会计管理成为企业会计管理的主要趋势。当下的经济形势,要求企业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管理、信息管理等相关理论为依据,以会计管理信息、流程、知识和能力为内容,充分开发和利用会计信息资源,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会计管理过程。当前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如何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加强企业的会计管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课题。

价值链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业务流程, 管理的结果需要由企业的财会信息和业务信息反映, 显然会计信息是最综合和全面的, 也是最具可比性的。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 对保证财会信息的准确、真实、完整变得尤为重要。因此, 要真正实现价值链的管理,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在当下的会计管理信息化环境中,企业的内控框架需要根据变化的环境加以构建, 此环境下企业内控框架中控制重点应针对信息化所带来的新变化。内控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应该是加强对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 依靠信息系统的内控机制, 强化系统的应用和运行控制。我们建议会计管理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控模型的框架应该包括五个要素: 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控制环境、风险识别和评估、控制活动、监控。

1.企业内部控制目标

价值链下会计管理信息化目标多重性的特征决定了内控目标也是多重性的, 它应该包括战略目标、资产安全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等。除此之外, 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实现上述目标最关键的因素, 是在内控系统中形成学习型的组织控制机制, 这是在会计管理信息化环境中内控系统建设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2.内控环境的营造

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下内部控制的环境应该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部分。价值是在链条中创造的, 因此价值导向的内部控制也应当建立在价值链和价值创造源泉分析的基础之上。在会计管理信息化环境中信息技术平台是其重要的内控环境,信息技术平台是实现价值链管理和控制的物质基础, 通过它可以对价值链业务过程进行实时监督、控制和管理。

3.风险识别和评估

信息化环境中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与传统环境中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区别很大, 信息化环境下的内控除了要识别和评估企业内外部的战略、经营、安全、法规风险外, 更重要的是识别和评估由信息系统而引起的新风险。加强信息系统内部及因其导致的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是影响信息化生态环境中企业内部控制成败的关键。所以, 风险识别和评估这一要素包括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三个子要素。

4.内部控制活动

在 COSO 框架中, 这一要素被解释为“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施的政策和程序”。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流行的“流程再造(BPR)”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应纳入内部控制框架。因此, 针对价值链信息化环境的特点, 从控制的层次分析将其内部控制活动划分为战略控制、管理控制和作业与流程控制等控制。内部控制的实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 为了保证控制活动得以实现, 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下内部控制的机制应该包括: 价值链协同机制、价值链构建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和企业自律机制。

5.监控

监控是价值链信息化下内控的重要要素。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应处于监控之中, 必要时还要进行修正和调整。价值链信息化环境中内部控制与传统 IT 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一样, 作为一种管理制度, 其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是要严格执行相应的监督和问责, 没有监督就没有有效的控制, 因此, 价值链信息化环境中的内控应该包括持续监控、个别评价、缺陷报告、奖惩机制与条例安排、追究责任与问责机制等五个子要素。

参考文献:

[1]张砚,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审计研究2007(1) :37-42.

[2]田志刚,刘秋生.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会计研究.2003(4).

[3]张永雄.新一代会计信息系统的构造理论与应用方泛探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