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弘扬传统文化 打造艺术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弘扬传统文化 打造艺术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所在。中学语文教学既有传授语文知识的要求又有培养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的要求;它既有智育方面的要求,又有德育和美育等方面的要求。从教材的内容看,它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到天文、地理、历史、哲学无所不包。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可能是毕其功于一“法”,人们常说的“教无定法”就说明了教学艺术的无限丰富性。

关键字:语文教学、文化、艺术

任何艺术种类都具有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而教学艺术就是以认知价值为最大追求目标的一种综合艺术,它要求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有效知识。“教学艺术氛围”是指笼罩在课堂上的特殊气氛和情调,构成教学艺术氛围的要素有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等。其中教学内容起着定向作用,决定着教学氛围的基本性质和情调。

一、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净化学生心灵

从信息学的观点看,教学活动无非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利用课文丰富的情感信息源,创造情感教学氛围能促进学生心怀的情感之核,“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教学艺术氛围的构筑要诚挚深沉,教师备课中凝聚的情感愈深,蓄积愈厚,就发之愈烈。教师要做作者的代言人,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才能引导学生“披之以情,情动而辞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情趣、情感和情理,要遵循情感运动的辩证规律,表现情感的对立,造成与学生心灵的撞击。教学艺术氛围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系统,它们之间是互为因果,要协同配合,和谐发展。教师要根据自身的修养爱好和具体的教学条件,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优化教学方法,发挥教育机智,创造出富有个性特色的教学艺术氛围,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开发校本课程,丰富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内容

大多数学生都有阅读文化典籍的欲望,但苦于缺乏时间和缺少针对性的阅读材料。为了解决这个弊端,依据新语文课程理念,学校可以开展“走近古诗文,走进传统文化”活动,开发校本课程《走进传统文化》。选文以儒学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内容,同时兼顾近现代涌现出的精美篇章。力求浓缩精华、体现中华文化神韵,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内容包括:成语故事、古诗词名句、美文欣赏、文化常识、传统节日、歇后语谚语、名着导读等。在选文的篇幅长短,内容的难易、阅读与理解的指导等方面体现针对性、层次性。为了激发学生们阅读校本课程的积极性,课题组组织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我们不能为教学经典而教学经典,我们应该努力寻找经典与生活的切合点,将二者融合在一起。这方面的榜样大有人在,比如于丹的《论语心得》,七个专题讲座首次使经典和普通大众来了个近距离接触,无数的电视观众惊喜地发现,原来《论语》并不是想象中的遥远而可笑的摇头晃脑的“子曰”,而是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假如我们在课堂上,也能像于丹那样生活化地解读《论语》等,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不可能不喜欢《论语》等经典作品。

三、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趣

高中语文教学承担着文学教育的任务,文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指导学生阅读丰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但过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高中语文教学普遍出现了把文学作品鉴赏课上成答题训练课的现象。语文课越上越枯燥,学生的阅读面越来越狭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的描绘了天山的富饶、黄山的秀丽;有的描绘了泰山的雄伟、雁荡山的神奇……在语文课上我们应让学生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时,陶冶学生心灵,净化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弹奏出一曲曲热爱祖国的颂歌。我们祖国不但山河壮美,而且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介绍了我国古代的表演艺术、雕刻、绘画、建筑艺术,有的介绍了我国现代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贡献。中国的文明史可谓光辉灿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利用这些例子,通过讲解、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写,加强对祖国灿烂文明、文化的认识,使他们为伟大祖国、为祖国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和骄傲。

总的来说,我们正处于现代信息社会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果、恰当扩大信息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人们学习知识时必须依靠人的生理器官,对客观事物的感觉是人认识的基础,听和看是主要的学习器官。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可以领略到传统文化,也可以学到新的知识。

(作者单位:河南省内黄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