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问题式教学模式是高效语文课堂的基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问题式教学模式是高效语文课堂的基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我们看来,语文课的最高境界就是全力打造高效的课堂。我们一直提倡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那么语文教学怎样通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来真正做到优质高效呢?我认为,教师课前精心备透文章,把握好课文的重点、难点、学习方法,然后设计出学生实际,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问题,让学生自我阅读、思考、解答,而教师则在整个过程中加以点拨、引导。“问题式”的语文教学模式是高效语文课堂的基石

实施问题式语文教学的好处在于:第一,问题式教学的“启――读――练――结――识”方式,有助教师真正由主演地位向导演地位改变,使学生由课堂旁观者变为主动参与的主体,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互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使研究性学习进入了语文课堂。第二,问题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及分析正误等思维能力。如果学生的脑子里没有一点“问题”,就绝不会产生什么创新思维。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解答、辩论过程中,锻炼了自我的思维能力,有助他们掌握各种的学习方法。另外,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努力组织答案,这样问题式教学就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第三,问题式教学能使课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大大避免课堂上就会遭遇的尴尬:有教师的讲解,无学生的共鸣;有体力的疲惫,无求知的热情;有知识的重复,无创造的喜悦。第四,问题式教学能使教师教学时“游刃有余”,灵活把握,使教师能把课前精心准备的知识点及重点得到落实,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要得到问题式教学的良好效果,落实“问题效应”,问题的设置就要费一番心思。一般来说,语文课堂设置问题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语文课堂提问的根本在于教师对中心问题的把握到位,老师的提问能对学生“触一发以动全身”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教师拈得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中心问题的提出是语文课堂的关键。教师只要能准确搜寻出问题的核心和裨,提纲挈领,就能纲举目张,达到“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需多”的提问效果。鲁迅的《祝福》一文,其篇幅较长,可让学生通读课文,在大体了解全文的情节、结构、环境等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研究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笔者让学生画出有关语句后提问:在三次肖像描写中,鲁迅先生是怎样用“画眼睛”的技巧写出祥林嫂的眼神变化的?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领悟祥林嫂一次次备受摧残和令人心酸的悲剧命运,从而激起学生对被迫害的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同情和对封建礼教的无比憎恨,同时学习到鲁迅先生“画眼睛”的高超艺术技巧。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

又如,课文《陈情表》,司马氏集团灭蜀后,李密作为西蜀名贤被征召到朝中做官,文章写尽了当时李密“进退两难”境地,于是他写此奏章以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结果出人意料,“晋武帝览表,嘉其诚款”,不但原谅了他,而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养祖母奉膳。”教学中可以这样提问:为什么一张小小的“表”能救李密于险境?回答这个问题涉及对文章历史背景和作者身世的把握,需要了解全文围绕“情”“孝”展开的写作思路,细细品味文章“悲恸动人”的语言,也要设身处地地想象李密和晋武帝的心理,这就构成了一个特定的问题情境,它实际上是一个统领全文的“纲”。学生沉浸其中反复探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文学的熏陶,吸取了语言经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提问法与传统的提问法有所不同,它反对粗浅琐碎,强调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性,强调问题设置的合理性、丰富性和开放性,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对问题的真悟。

其次,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在于教师能激发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

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用“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而另一方同学则认为:婆婆自然也决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的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而从兰芝这一个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却始终闪耀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锋芒,这种人性之光在婆婆眼中自然是“举止自专由”,成为被驱逐的理由。如果要回来,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自尊,在婆婆的统治下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等着“三十年媳妇熬成婆”这样一个轮回,三十年的漫漫光阴里,熬去的不只是如花的容颜,磨去的还是人性的棱角,而这一切是兰芝不会做的。

原文固然魅力无穷,假设的情节又激活了各个体对原作的解读。激发学生潜能的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的提问不仅使课堂妙趣横生,而且能让学生主动探究,将知识挖掘得更加深入,课堂效果更高。

再次,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在于教师设置问题要由浅入深,因时而异

在授课的不同阶段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各有不同,所以设计问题要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在操作上,要求老师要把握时机,及时发问。记得以前学习《愚公移山》一文,老师为了讲解“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的“且”字的意义时这样发问:愚公多少岁啦?学生回答:九十。老师再问:他真的有九十岁吗?学生回答:还不够九十!老师:那个地方体现?学生回答:“且”字理解为“将要嘛!”老师笑着说:好的,大家记住了,“且”可以用作副词,解作“将要”。这一番对话,我记忆犹新,可见设计问题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课堂会很有效。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如果赏析就此打住,也未尝不可,因为其中确实已蕴含着一定的古典内涵。但是我们还可以“更上一层楼”,于是就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能诱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总之,提纲挈领、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有效的途径。语文课堂的“问题式”教学,不但应该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而且应该努力展示出语文教师的教学的特色,从而让提问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成为能给师生都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让我们的“问题”在高中语文课堂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让我们踏着“问题”的基石创造属于我们的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广东省台山市环市路台山鹏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