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肝胆春秋 第8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肝胆春秋 第8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认识张火喜医师是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医学专业会议上,那时他正在讲台上作一个发言,是关于胃病临床治疗的经验介绍。张火喜操着浓厚的江西乡音,我听得不太明白。在他半个多小时的发言中,我连蒙带猜,这才大概听懂了他所发言的内容。会后,他又多次找我交谈,并很谦虚地向我请教国家有关医疗卫生的法规政策。那种真诚和谦虚让人很感动。由此我们相识,并因为这份缘分,开始了十多年的交往。

火喜是一位医生,我们的许多话题都是从医学开始。每一次到京,他都离不开一个“医”字,我知道医学已成为他生命里最重要的元素。“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人生志向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

他不仅有精湛的医术,而且有良好的医德,在江西当地有着非常好的口碑。治病救人成为他的人生信条及生命的全部,他为治愈成功的患者获得第二次生命而欢欣鼓舞,也有对未治愈患者的懊悔与自责。火喜是一位很真诚的人,我常常能从他的讲话中,看到他作为一个医生的良好德行。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种德行,他能够理解患者的疾苦和心灵深处所受到的极大摧残。这和某些大医院医生对患者的冷漠大相径庭。医生医治好一个患者,不仅是解决患者肉体上的疾患,也是在拯救一个家庭。在风光旖旎的鄱阳湖畔的都昌县,张火喜的名字在老百姓心目中有很大的分量。火喜自豪地告诉过我:“在都昌从农村到县城,不知道张火喜这个名字的好像不多。”

良好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造就了胃病专家张火喜在都昌、在九江,乃至全国的社会影响。有一年夏日,我到南昌开会顺便去拜访张医师,他邀请我去游览鄱阳湖畔的南山。山上,我见张火喜做沉思状,似乎有什么心事,就询问原因。张火喜说:“我在想着我的患者药吃了没有,如果耽误吃药,就会延误治愈效果。”我听到这句话时心存感动,一位医生满脑子里装满患者,用行动诠释了大医精诚的全部含义。

2010年岁末,得知张火喜要出版自己40余年的临床治疗经验集《张火喜治胃经验录》。我对医学专著的理解还停留在“大众医学科普”的境界,无法提供什么有价值的指导。但是我知道,他著作的出版对于医学界会有很大的帮助。把40年的临床经验奉献出来,让同道去借鉴和汲取书中的经验,这本身就是一种无私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尤其可贵。那天夜里,我用了整个晚上看完他的文稿。

我认为这本书有三处亮点:

一是在弘扬和传承祖国传统中医文化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同志认为:“就医学来说,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西方的医学和有关的近代科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学、化学、解剖学等,这些近代的科学都要学。但是,学习西医的人,其中一部分又要学中医,以便运用近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整理和研究我国旧有的中医中药,以便使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在这里,同志最先指出了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内涵。在这本书里,张火喜能够做到师古而不泥古,不囿于传统中医的羁绊,继而推陈出新,逐步探索出一条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胃病的道路。

二是具有科普性。这本书是作者40余年临床经验的系统总汇,适合医学界同仁阅读、借鉴。同时书中用了不少治愈成功的案例,再加上语言通俗,使这本学术性很强的著作也可作为普通读者喜闻乐见的科普读物。

三是反应了作者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在这本书里,作者把自己用了40多年的临床治疗胃病经验的药方贡献出来,以供同行借鉴和汲取,反应了作者的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马克思曾经引用《摩尔和将军》一书中的一句话:“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我想这句话可以说是张火喜40多年来执著地奋斗在祖国传统中医领域的真实写照。

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既希望祖国医学发扬光大,也希望更多的像张火喜这样的名老中医把自己的临床医学实践经验奉献出来,丰富祖国的医学宝库,为人类健康服务。(此书系作者为张火喜副主任医师所著的《张火喜治胃经验录》一书,2011年9月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