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的地盘我熟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校学生大都是本地的客家人,他们保持了客家人的许多传统,有的学生小时候还在客家围住过。但说起客家围的历史价值和美学欣赏价值,大部分同学没有全面的认识。有的说:“客家围太旧,太土,太脏,影响市容。”有的说:“客家围占地面积大,影响新建筑的开发与投资环境。”还有的说:“维修要耗费太多的钱财,不如拆除。”有的甚至说:“如果外国人看见我们原来那么穷,会不会嫌弃?”我问:“既然你们都爱说‘我的地盘我做主’,那在客家围这个不熟悉的地盘,小主人翁们,你们怎样做主?”应该让学生知道,这个地盘是他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这个老地盘将被逐渐边缘化。研究和保护客家围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我自编了幻灯片,首先截取同学们熟悉的游戏《帝国时代》里面的建筑图片,有城堡、寺庙、宫殿、民居,告诉大家这些都是古代的建筑形式,在我们身边还残存少量的古建筑。然后展示龙岗区域内的客家民居。它们散布在龙岗的小巷和田间,经历了的浩劫,现在又承受着改革的阵痛。它们有的被摧毁了,建成了高楼;有的被破坏了,出租给外来民工;有的被遗忘了,荒废在山野中。
引入教学讨论的主题。分三节课完成这个课题,目的解决以下6个要素:客家围建筑属于美术遗存吗?它的建筑风格和形式有哪些独特的地方?它的独特美学在哪里?它有美学价值吗?它蕴含了什么样的传统礼制、伦理观念、风水意识?城市要发展,是拆还是保这些古建筑?利弊在哪里?如何协调两者的矛盾?怎样科学地保护、开发?
第一节课上课前,学生查找书籍、上网、请教家里的老人,了解龙岗地区的客家围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具有较高的艺术和人文价值,均属于美术遗存。
在课堂上,我指出,从总体而言,它们是中原建筑结合客家新聚居地特点而形成的。其建筑材料(土)和构筑方式(夯筑)与早期北方民间的土构建筑类似。但作为落脚于偏僻山区的移民,客家人必须十分注重建筑的防御功能,以抵御野兽、盗贼等侵害,因此形成了封闭、坚固、聚族而居的客家居住形态。常见的四大楼型有围楼、方楼、圆楼、碉楼。学生共同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和区别处。
第二节课,我把学生课后收集的资料组织起来,围绕它的美学价值展开讨论。
客家围首先满足其“客居他乡”生产生活的实际功能需要,反映和传达出客家民系丰富而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情感追求,鲜明地显示出客家人建筑美学的品格。结构美:对称结构,方圆结合。造型美:点线围合的布局方式。以祠堂为点,住宅为线的点线布局。祠堂居中,规格最高。居室环形布置或列于两侧。外闭内敞的空间组织,使客家围外墙高筑,易守难攻,内部敞开,族人聚居,相敬相亲,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美术结构。装饰美:在客家围的屋檐、门廊、房梁等都有大量的装饰画和装饰雕塑,充分反映了他们的审美情趣的高雅和手工技术的高超。特别是木雕、石雕、砖雕、灰雕、陶雕,在质感、韵味和艺术感染力方面各有不同,它们的综合运用就得到独特而丰富多彩的建筑立面效果。不论是哪种结构的围屋,它的等级礼制分明,伦理观念清晰,风水意识强烈。知书达理、勤勉进取的儒家文化价值在民居中鲜明可见。
第三节课,我们讨论了如何协调城市发展和古建筑保护,我们如何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保护。
有个居住在罗瑞合的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罗瑞合有个两百多年历史的围屋。有关部门花了资金维修、翻修。拆掉了古老的红木门,换成了新的杂木板门。推掉夯筑的墙,换成砖头和水泥墙。还装修了几间老房,改造成‘忆苦思甜’展厅。请问这样的维修对吗?”我们展开了讨论。有的说如果要夯做三合墙,就现在的条件是很难办到的;有的说按原来的木质材料造价太高;有的说现在的工人没有那种手艺了,别说那些彩绘、浮雕,就是连基本的门窗分割、卷草花纹绘制都很难找到像样的工匠和画匠。
我假设他们将来的社会角色,安排了几个问题:将来我当市长,怎样合理保护客家围?将来我是文物局领导,怎样保护客家围?将来我是一个普通市民,怎样保护客家围?学生们各抒己见,换位思考,情绪高涨,有好多不同的结论,有些得出没有结论的总结,他们带着好奇继续寻找答案,带着疑问继续思考结果。
人教版中学美术第18册中有《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提到中学美术欣赏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地方文化资源,并积极参与保护这些遗存。我们利用周末,带上相机、录像机、速写本到客家围进行实地调查和现场画画。我们在一排排古老的房屋中感受美,在一圈圈黄土灰墙中描绘沧桑,在一片片残垣断壁里感叹历史。回来后,我们把照片和速写资料整合,用国画、版画、线描多种绘画形式来表现。对于绘画基础弱的同学,我建议他们采用散文、记叙文、说明文、新闻等文本的形式来表达。
一段时间以后,我开展了小型的学生作品展览,让学生们自评或互评。他们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描绘,感到了客家围神奇的建筑美,懂得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把这个课题的意义归纳如下:从课本走入生活,让学生从被动的接收者变成主动的探索者,从漠然的旁观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可以聚集一帮关注文化遗产的教师长期研究和推广;可补充统编教材研究与展示地方民居的教学内容。
我结合地域文化与地方人文特点,编写了一套适合本地学生的教材。这是一个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根、自己的文化,并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园的课题。进而可以深化到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责任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