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它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应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呢?

一、追根溯源,过程探究

物理教学实质上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这思维过程就是对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性认识过程。任何一个概念、定理、定律都经过着由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过程。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亲自去实验、体会、揣摩这个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提示过程,追溯这些知识根源,领悟知识形成过程中蕴涵的思想方法,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例如在进行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时,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先提出问题,由牛顿在月光下观察到苹果落地,联想月亮为何不会落地?如果在高山顶上把苹果高速水平抛出,苹果会落地吗?然后探究新知,由行星的运动规律,猜想太阳对行星的吸引作用,再进一步探究吸引作用的本质、规律,以及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行星对行星的吸引、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它们的吸引力不但本质是相同的,而且遵循的规律也是相同的,再推广到万有引力定律;最后通过卡文迪许扭秤实验进行验证。通过学习,让学生追根溯源,使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内心体验和主动参与的再发现过程。学生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来龙去脉清楚,容易唤起创新意识。

二、设计实验,方法探究

对于探究式实验,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目的积极开展寻找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制订实验步骤,理解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表格等。学生设计方案时,教师作适当的指导,与学生构成交往和对话式的关系,形成互动。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不管是否正确,不能简单用一个“错”或“对”字来下结论,因为它每一个步骤都凝结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他们掌握新旧知识的前提下表现出来的奇异思维,是不受定势思维束缚,自由发挥出来,这就是学生学习的探究过程。教师应以激励的语言因势利导,提出:如按此实验方案操作,会有什么结果,在某些步骤中会产生什么情况,与实验目的是否一致,还有什么其它改进的方法使之更加完善,等等。如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我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外,还有没有其它方法能测重力加速度?有学生回答可以根据自由落体运动测重力加速度或弹簧秤测重力加速度等。因此我引导学生用自由落体测重力加速度或弹簧秤测重力加速度所需哪些实验器材,并分析在实验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就很快被学生接受。具体设计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条件寻求方法,探索规律,如改变单摆长度,分别测出它们的周期,改用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铁球,木球,分别测出它们的周期;改变不同摆角(限定在5度范围内),分别测出它们的周期。根据所测结果,探究单摆周期的影响因素。此外,还可以结合物理学史,向学生简述著名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意外发现单摆的等时性,以及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期研究单摆振动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的探究经历。

三、联系实际,应用探究

物理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特点之一就是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在平时中多选择一些与实际结合的问题。

例如应用平抛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1999年6月20日,山西青年朱朝辉驾驭摩托车飞越黄河壶口瀑布,从而成为世界上驾驶摩托车飞越黄河第一人。假设摩托车在高出对岸落地点h的平台上起飞,河宽为d,则摩托车起飞时最小速度应为多少?

又如开放性的问题:2005年10月12日9时整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绕地球76围,结束五天的太空之旅,于17日4时33分安全返回。若把“神舟”六号载入飞船的绕地运行看作是同一轨道上的匀速周围运动,设“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绕地球运动周期为T,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用T、g、R能求出哪些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有关的物理量,分别写出计算这些物理量表达式。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体会到应用价值,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不但能够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使他们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