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徐渭的风筝情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徐渭的风筝情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风筝,又叫纸鸢,在我国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最早用作军事器械和通讯工具,后来逐渐运用于娱乐和健身。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用竹、木制的风筝,到了汉代,纸的使用较为普遍,纸做的风筝随之出现。据史料记载,五代时有人做纸鸢放飞,上装竹笛,有风吹入,竹笛便发出“筝筝”的丝竹之声,风筝也因此得名。历代文人曾写下不少形象生动的风筝诗。唐代诗人高骈的《风筝》这样吟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北宋著名宰相寇准曾作《纸鸢》诗:“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明清时期民间放风筝已经很普遍,清代女诗人陈长生的《春日信笔》描写断线的风筝,“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画檐西”,也别有情趣和意境。明代奇人徐渭风筝更加情有独钟,他画了大量的《风鸢图》,并一口气写下近三十首题诗,诗歌浅显自然又趣味盎然,表达了对命运的纠结和反思,也寄寓了人世浮沉的感悟。

诗画相融,写意人生

徐渭(公元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山人。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徐渭一生著述甚丰,诗歌、戏曲、绘画、书法无所不精。徐渭的画自成一家,尤其擅长花鸟,据史料载,近代花鸟画中流行的润笔写意的泼墨画法,就是从他开始发展起来的。徐渭1474首诗歌中就有300多首题画诗。诗画兼擅,诗画兼融,决定了徐渭题画诗的独特魅力。

风筝唐代入诗,宋初入画。徐渭的《风鸢图诗》是典型的风筝题画诗,准确生动、直观丰富地表现了画面的内容,诗中有画,使画面与物象相融为一。我国民间素有“正月灯,二月鹞(风筝)”的习俗。每当农历二月,放风筝的人便渐渐多了起来,给春日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风鸢图诗》中有这样一首:“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便是当时放风筝热闹情景的真实写照。另一首“春风语燕泼堤翻,晚笛归牛稳背眠。此际不偷慈母线,明朝辜负放鸢天”是一幅恬然的牧归图。春风正紧,燕儿鸣叫着在河堤上下迅疾地翻飞,那放牛娃稳稳地躺在牛背上,吹着笛子回家,这是可见的场景;而且他心中还算计要偷母亲的线,明日好放风筝,这又从虚处推出一层。诗与画虚实相映,令人回味无穷。

《风鸢图诗》中第一首是徐渭风筝诗诗画相生的一个典型范例。“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全诗既有浓厚的现实生活的气息,又不乏想象的瑰丽色彩,饶有趣味。这首诗主要写放纸鸢前的准备和纸鸢飞上天时的感想,但没有直接铺叙放纸鸢的全部活动,而是从其中的一个细节入手,写孩子们如何努力地编织纸鸢引线。连续三个“搓”字把小孩子们认真而急切的形态表露无遗。缺乏耐心的儿童对这样的单调而费力的劳动不觉乏味,可见他们对放纸鸢是多么期待。紧接着“够”字,写出他们搓的引线一达到足够的长度,便立即停止工作,那种按捺不住的喜悦和跃跃欲试的心情跃然纸上。整首诗仿佛给我们呈现出一系列的画面:一群孩子使劲地搓呀搓,等放纸鸢的线搓得够长了便兴致勃勃地来到郊外;风儿吹着,太阳照着,孩子们不停地四处奔跑,把纸鸢送上天空;垂暮之年的诗人对此思绪飞扬,无忧无虑的儿童仿佛是他年少时的身影,他牵着纸鸢,沉浸在美好的回忆和憧憬中;不知何时,现实击碎了他的梦想,历经沧桑的诗人想到:春风需要花多少气力,才能把纸鸢一个一个送上天去,任意翱翔;而长辈又需要花多少心血,才能把孩子一个一个培养成才,送上青云路呢?面对这一切,诗人在深深地祝福……

徐渭的水墨大写意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他用笔狂放,笔墨淋漓,不拘形似,自成一家,代表作《牡丹蕉石图》、《墨花》、《榴实图》、《墨葡萄》等都不简单地追求形似,而运用泼墨、破墨、积墨等多种技法,疏疏密密、虚虚实实、浓浓淡淡、轻轻重重形成了笔势挥洒、一气呵成墨的旋律,笔墨奔放淋漓,从而把水墨大写意推向能书写内心情感的最高境界。他的画风,对石涛、扬州八怪、齐白石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郑板桥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甘心做“青藤门下一走狗”。

徐渭的题画诗与其画风十分相似,不求工笔的纤细精工,而是重神韵重情趣,并常常不受制于画中所表现的物象,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效果。如《风鸢图诗》其三:“鸢于儿辈何相关,苦要风高九万抟。无限片帆当此际,钱塘江上雪如山。”从直上九天的风筝看下去,江面上群帆如雪,画面不拘一格。他的诗歌表现力极强,充满了非理智的智慧和强烈的主观感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也开启了晚明“独抒性灵”的诗风,诚如其自云:“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

率真洒脱,回归童趣

明代中叶,随着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和王阳明心学的流行,思想领域出现了人性解放的潮流,文学创作也充满了个性的张力。与此同时,人们的审美趣味也趋向世俗化,题材重日常琐事,表现率真自然,语言俚俗明白,追求怡心娱目的效果。徐渭、李贽等人言论和行为离经叛道,在当时被视为异端。李贽所谓“童心”即“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把“童心”扩大为人的自然之性、真实之心,以此反对一切固陋的成见和虚假的道德;徐渭也指责当时社会“天下之事,其在今日,无不伪也!”他晚年讨厌同俗人打交道,有时不愿见来访者,竟顶着门大叫:“徐渭不在!”

徐渭年幼时聪明机智,有“神童”之名,也特别顽皮。《风鸢图诗》中有这样一首:“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看人放风筝断了线,最觉得快活,本是儿童恶作剧的表现;作者年逾古稀仍以此为乐,叹息自己不能游马郊外,可见直到晚年他仍然童心未泯。如果说这世界充满虚伪,至少孩子是真实的。以天真的童心注目生活中的新奇,在纯真的歌唱中透出人生的执著,成为徐诗独具魅力的一道风景。

徐渭简直是个风筝迷,他写的《风鸢图诗》虽然是70岁前后创作的,却充满了生活的童稚率真,不落窠臼,天趣盎然。如“偷放风鸢不在家,先生差伴没处拿。有人指点春郊外,雪下红衫便是他。”(《风鸢图诗》十五)春雪未融这个放风筝的小儿郎便逃学去玩了。接着先生查问、派人捉拿,到有人指点郊外人影,四句一气贯通,活泼灵动,终于“雪下红衫”将色彩衬托得分外鲜明,得来全不费工夫。再如“新生犊子鼻如油,有索难穿百自由。才见春郊鸢事歇,又搓弹子打黄头。”“黄头”不知是种什么鸟儿,“穿牛鼻子”是乡间比喻管束顽童的俗语。这个小家伙是穿不住牛鼻子的,总是自由自在、顽皮无休。可惜人总要长大的,总有一天会老老实实地耕田的,你就得乐且乐吧。再看《风鸢图诗》第十九首:“春来偏与老人仇,腰膂如弓项领柔。看鹞观灯都好景,正难高处去抬头。”真有意思,这位老人家腰也弯了,脑袋也垂了,偏要使劲抬头看高处的风景,抬不起来吧还要怪春天跟他有仇。

《风鸢图诗》都是率意之作,徐渭自称是“张打油叫街语”,但即使是信口而成,也不乏会心一笑的地方。如“春风语燕泼堤翻,晚笛归牛稳背眠。此际不偷慈母线,明朝辜负放鸢天。”此刻想来,慈母之重要,就在有线可偷吧?徐渭通过对小孩子放风筝的微妙心理,表达了对孩童自由天性的赞叹,饱含对生活的热爱和理解后的宽容。

徐渭本性外狂而内淳,正因为率真坦直,遇事不苟且,为人不作伪,才不能躲开那些接踵而来的恶运。然而可贵的是,苦难和不幸并没有磨去他的童心,也没有影响他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对徐渭而言,放风筝恐怕是他童年记忆中最快乐的事情。尽管一生历尽磨难,在这一刻,他对人生是充满留恋的。他渴望永远随筝而舞,在田野间牵线奔跑,随风逐云,让所有的烦恼和不快荡却天际,只留下欢乐和温情。

排遣郁闷,放飞心情

《燕京岁时记》称:“放风筝,最能清目”;《续博物志》也称:“放风筝时引丝而上,令小儿张口仰视,可泄内热。”现代医学也证明,放风筝可以改善局部循环,活血通络,起到预防、治疗脊椎病的作用;对缓解眼睛疲劳,改善肩背部劳损症状也有好处。明清时民间逐渐形成风俗,清明节这天人们把风筝放得高而远,然后将风筝线割断,让风筝随风飘去,意思是把一年来积下的“郁闷之气”彻底放出去,祈求在一年中消除疾病。喜爱风筝的决不单是儿童,还有成年人和老翁。放风筝牵一线而动全身,放线收线,前倾后仰,时跑时行,时缓时急,张弛间一股活力在心中涌动。

徐渭早年参加乡试,屡试不第;中年做过浙闵总督胡宗宪的幕客,曾为对抗倭寇出谋划策。但由于徐渭嫉恶如仇,鄙视权贵,导致他一生穷困潦倒,甚至一度发狂。“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这是徐渭在“青藤书屋”中形象的自喻。他一生屡遭不幸九死辄九生,后误杀其妻,坐牢七年,跻身仕途的希望彻底破灭。命运的多舛,人生的坎坷,把他抛到贫困与卑微的社会底层,也把他逼入晚年著述立说、写诗作画的境地。73岁时徐渭孤独地离开了人世,死时上无草席,只有破床一张。

“风鸢”是徐渭晚年常作的绘画题材之一。卖画是论尺寸的,郑板桥卖书画的告示《板桥润格》就标明:“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又附打油诗一首,有云:“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画放风筝,极易画长,一根线往天上一拉,上头是风筝,下头是小孩,便成了中幅、大幅。大概徐渭真是穷困潦倒到画风筝来糊口的境地。他留下的《风鸢图诗》无论写孩童还是写自己,都很真切。深层次的学识和修养的积淀,与强烈的个性和浪漫主义的激情相碰撞,将郁结之情、悲愤之气泼墨挥洒在诗歌中,成为他倾泻牢骚、宣泄激情的载体。

《风鸢图诗》第二十三首似乎更与众不同,多了一些人世沧桑的味道。“风吹鸢线搅成团,挂在梨花带燕还。此日儿郎浑已尽,记来嘉靖八年间。”前两句写一群孩子因风筝被挂,一路伴同燕儿回家,场面生动,如在眼前。下面又说那群伙伴如今差不多全已不在人世,因为那个场面是世宗嘉靖八年即六十多年前的事。嘉靖八年,徐渭只有九岁,物是人非,倏然回首,感受自然是无法言说的。诗人采用倒叙的手法回忆儿时的光景,既符合老人回忆往昔历历在目的特点,又通过今昔对比,造成强烈的心灵冲击,道出“儿郎浑已尽”这样惊心动魄的句子。

徐渭的《风鸢图诗》“每一图必随景悲歌一首”,他以天真无邪的童心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忿郁。徐渭杂剧的代表作定名为《四声猿》也同样深有寓意,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鸣四声则是断肠之歌,内容上充满了对黑暗政权和虚伪神权的猛烈抨击和恣情戏弄。风筝尽管是男女老少的爱物,但放得再高,要么断线,要么收起来,并不能真正飞起来,它释放的只是人们的心情。徐渭画风筝写风筝,大概出于志向高远却不能实现的心境,大概是疲于自己命悬一线的命运。“乐难顿段,得乐时零碎乐些;苦无尽头,到苦处休言苦极。”是他的临终遗言。可见,在徐渭滑稽戏谑的背后,隐藏着他怎样的悲哀寂寞,又有多少人生的大彻大悟。

生如夏花,死若秋叶,用诗来阐述生命,他的人生也就成为一首优美的诗。徐渭明知人生如戏却又如痴如醉,沉溺其中不得解脱,在现实面前种种复杂的情愫交织缠绵,唯有通过诗歌才能有效地发泄和调节。春去春又回,让我们一起吟着《风鸢图诗》,去放风筝吧。

参考文献:

1.许黎英:《徐渭的题画诗》,《文化交流》,2009(10)。

2.骆玉明:《纵放悲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3.武维传:《徐渭书画艺术成就浅析》,《艺术教育》,2008(12)。

4.汪沛:《俗与趣:徐渭诗歌的新视域》,《殷都学刊》,2007(3)。

5.付琼:《试论徐渭诗歌的抒情方式》,《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6)。

6.徐渭:《徐渭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7.www.cchere.com/article/1018149.

8.戴婷婷:《风筝诗话》,《中国职工教育》,2005(11)。

(作者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讲师)

编校: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