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胶辊胶圈的当下与未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胶辊胶圈的当下与未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不久,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曾借其举行的全国纺纱器材交流会,对部分棉纺企业进行了胶辊胶圈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据了解,调查内容涉及了使用寿命、高速适应性、不同纱支即不同纤维的适用性、弹性衰退等评价指标。当然,这只是一次小范围的调查,不过,其结果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当前国产胶辊、胶圈产品的现状。从调查结果来看,纺纱企业对国产胶辊、胶圈产品的满意度较好,但仍未到达理想状态的一些指标评价。调查问卷中,折中评价“一般”所占比重不小,而这两个字则是值得广大生产企业去深思的问题。

问题 需小题大做

“对国产产品的满意度,一般占18%;批间差出现频率,偶尔14%,经常5%;对弹性衰退及硬度上升的不满意度为29%;对不同纱支适纺性的满意度,一般36%,不满意1%;对纤维品种适纺性的满意度,一般48%,不满意1%;对适应温度变化的满意度,一般49%,不满意10%。”

这些是调查结果显现的数据,我们选择了满意之外的评价数据,当这些数字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是不是很难十分乐观地看待当前国产胶辊、胶圈的市场认可度?样本选择得有些巧妙,若从“满意”与“十分满意”条件下提取数据,或者感觉会是令人高兴的。然而当前我们希望讨论的是问题,也相信,在这些问题中,包含着国产胶辊、胶圈企业尚需努力提高的地方。

谈及国产胶辊、胶圈产品的现状以及需要提升的地方时,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高级顾问钱锡麟表示,目前国产胶辊、胶圈产品能适应市场小批量、多品种的要求,产品能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国内主要厂家生产的产品与进口产品在相同纺纱工艺条件下,生产相同品种的纱线,成纱质量指标接近一致,但进口胶辊、胶圈在产品的适纺性和稳定性及使用寿命方面仍优于国内产品。随着各种新型纺纱机械、纺纱工艺的出现及纺织厂新产品的研发,会不断对胶辊、胶圈提出更高要求,国产胶辊、胶圈需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适应性。

行业专家倪士敏是一个对纺纱工艺技术有着数十年积淀的老专家,他从1983年开始对胶辊、胶圈应用技术进行研究,在他看来,目前国产胶辊、胶圈既有品质优良的产品,也有一般性同质化产品。而适应细纱高倍牵伸、新型纺纱工艺及差别化纤维和多组分混纺纱线产品生产的高端化胶辊、胶圈产品比较少。

胶辊、胶圈产品,常常是同主机配套走进纺纱企业。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过明言表示:“对于更多的主机企业而言,大都通过采购方式,配套设备上适用的胶辊、胶圈,且对于标准化产品的生产均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胶辊、胶圈配置。”但对于一些需要生产高端化纱线产品的企业而言,他们则会要求配置进口的胶辊、胶圈。

不论专家,还是用户或者是协作者,大家都在各自的立场上表明了对国产胶辊、胶圈产品现状的认识和看法,有些问题,也许是前瞻性的,可能所占比重不是很大,然而,在这些问题背后,是国产胶辊、胶圈产品技术尚待努力的不争事实。

性能 与使用者相关

正如倪士敏所言,纺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有些与胶辊、胶圈制造企业密切相关,是需要器材企业继续提升的。此外,有些问题则与纺纱企业息息相关。他曾走过不少纺纱企业,对于一些企业未能合理选用胶辊、胶圈以及使用不当、维护不良等状况颇有感触。他跟不少纺纱企业打过交道,看一些企业采用的是同一家器材企业的产品,但纺纱质量却截然不同。对比之下,便能看到,纺纱质量差异除了胶辊、胶圈本身的质量,纺纱企业本身的操作规程,也同样大幅地影响着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样,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万春也有同感。作为国内最大的纺织橡胶企业无锡二橡胶几十年来一直在着力进行着橡胶产品的技术研发。长期的经验、技术积累,使得企业拥有了包括魏桥、华芳、华茂等知名行业企业在内的4000多家客户,企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也超过了50%。

成绩的取得应归功于企业在技术研发以及产品加工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胡万春表示,二橡胶的产品生产均采用先进制造工艺,电脑控制加工工序,不论加工装备还是检测设备,都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因此,对于纺纱企业当前遇到的一问题,在他看来,有些时候则是因为企业选择型号不当,以及使用不当造成的。比如不同工艺、不同纱线品种等,都必须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胶辊、胶圈产品才能保证最终的纱线品质。

为了让用户提高产品使用效果,提升纺纱质量,二橡胶从上世纪90年代就改变自己的销售模式,加大售前服务力度,依靠一些纺织企业专家参与企业售前服务,建言客户如何合理选用胶辊、胶圈产品,以及更为合理的使用、维护方法。这一方法,让产需双方都非常受益。

对于纺纱企业该如何进行产品选择的问题,钱锡麟表示,纺企应参照目前的行业标准进行采购,应多关注低压缩变形、高耐磨、适应硬度等能够直接反映胶辊、胶圈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此外,最好能够横向比较生产厂家的规模、产品情况,依照自身所生产的产品情况同器材企业进行沟通,合理进行品种搭配,参照胶辊、胶圈产品的不同硬度、不同适用条件进行合理选型。

未来 有方向有准备

当前,中国纺织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不论整个行业还是普通企业,都在努力寻找新的增长方式。纺纱企业近两年除了受大环境的影响外,更是由于国内外高棉价差的问题,使得发展遇困。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企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于是,高端化定位、发展非棉类产品、提高多组份纤维混纺纱线比重等,成为了纺纱企业寻求持续发展的战略策略。新野纺织14万锭特种纱线项目即将投产;华孚子公司将筹建高端新型色纺项目……诸如此类,各种差异化、高端化项目陆续推出,验证着“企业正加快转型发展”这一论断。与此同时,随着纺纱企业的转型深入,胶辊、胶圈企业将面临怎样的发展环境?

就胶辊、胶圈行业的未来发展,钱锡麟表示,随着紧密纺、赛络纺等新型纺纱技术的应用推广,必然会对胶辊、胶圈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适宜的硬度、低压缩变形、高耐磨、耐油等,都将是器材企业需要着力加强的产品性能研究方向。

倪士敏也认为,未来纺纱企业的生产将越发体现高速化、优质化特性,纺纱工艺的创新,如重锭量、重加压、大牵伸等,都将对胶辊、胶圈的性能提出更新的要求。作为一种趋势,国内多组份混纺纱线的比重也将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步提高,相关企业应当关注到这些变化,提早做好准备。

无锡二橡胶作为行业老牌企业,在其进行产品技术研发方面也的确体现出了一个领军型企业应有的状态。据胡万春介绍,一直以来二橡胶在产品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非常大,多年来一直系统地进行着胶辊、胶圈产品的技术创新。据介绍,企业从机械产品技术发展、新型纺纱工艺技术发展以及纱线品种拓展三个方向寻求企业的产品创新思路和方向,并由此推出了多个系列化的产品。胡万春表示,从1999年二橡胶便开始了对新型纺纱技术的研究。如今,面对市场上刚刚推出的涡流纺,企业也推出了相应的胶辊、胶圈产品。目前这些新产品正准备向纺纱企业推广使用,且产品技术会通过与用户的充分沟通,不断完善。胡万春表示,涡流纺适用产品将在一年内成熟。

“十二五”纺纱产品创新方向清晰而明确,纺纱技术的创新步伐也会不断加快,未来进入我们视线的将超越当前紧密纺、赛络纺、涡流纺,纱线产品也将极大丰富。因此,对于胶辊、胶圈企业而言,将面临无数个新的方向和命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把握和解决,也将为更多敢于创新的企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记者手记

等待创新

最近仍常常听到有企业说日子不好过,在抱怨棉花价格、国家政策、经济环境……客观地讲,这些问题已经远非行业所能控制,那么,企业又怎能仅仅依靠着这些“原因”彻底改观后再去寻找发展机会?

存在即合理。这其实不是阿Q精神,而是人们应该更为理性地看待生存环境。GDP增速已经在放缓,大订单时代也将一去不复返,纺织行业在努力转型,而行业企业,也根本不可能靠回忆过去活下去。棉价是问题,但争论、纠责对我们而言已毫无意义,不论结局如何,要活在当下的是我们自己。我们为何不将目光投向那些能够生存得很好的企业,他们也许是个例,也许有其特殊性,但我们是否也可以考虑一下,塑造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质?

涡流纺刚来,二橡胶就能推出系列化的产品,我们不是为了褒奖这个企业,他们的做法是不是该被更多企业所效仿着?或者,更多的企业还在痴痴地等待着市场膨胀到足够大,让人们足矣断定自己的投入会万无一失的时候。机会是个易碎品,它从不等候。你若有心,不妨尝试着等着它的到来,主动着尝试自己判别方向,来次史无前例的创新。

过去,我们是追着别人跑的,但随着中国纺织产业的迅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就没得追,没得跟了。那时,我们又该怎么走下去?别再被动等待创新,等待追随,今天,是时候该我们去尝试领跑了。(袁春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