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内涵发展视界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内涵发展视界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李辉,西北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管理学博士,副研究员。(西安/710072)

本文系教育部“高等教育专题研究项目”之“中国高等教育教材建设改革与研究”和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课题“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09BZ07)的部分研究成果。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是创业的原动力和本质,创新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创业的成效上,创业同时又推动并深化着创新。创新和创业相辅相成的有机联系决定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应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主线,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形成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所需的知识结构;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所需的要素资源,实施内化能力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围绕产学研用教育模式,推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的多元化;以优质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第一资源。

关键词:能力;创新;创业;大学生;内涵发展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创新创业教育既是适应经济社会建设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理念,也是融创新创业教育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种教育模式。通过探索并实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可有力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推动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一、创新和创业关系的认识自觉

思想认识的自觉是行为自觉的前提和动力。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今天,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创新和创业间内在关系的逻辑起点,是高校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具体体现,是以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解决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不甚适应问题的迫切需要。

1.创新是创业的原动力

创业的源泉和本质就是创新。以创新开启创业,以不断创新追求卓越,创业才有成功可能。创新能力是创业者最重要的创业资本,创业者只有具备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意识、标新立异的创新思维,新的思路、方法、模式以及富有价值的创新设想和方案才能产生,进而才能拓宽创业视野,获取创业机遇,整合创业资源,获得创业成功。

2.创业是创新的价值体现

创业是指能够增进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并且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活动。通过创业把创新的成果——理论、方法、技术或者制度等方面的发明、发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使其转化为具体的社会财富,从而造福人类。事实上,创业就是创业者利用技术、资金、创业团队等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产业,实现创新质的提升的活动。

3.创业推动并深化创新

创业可以推动新产品的产生、新服务的出现、新理念的提出等,创业者也是依靠创新产品而创业。创业者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不断优化更新经营组织战略、不断提出新的构想和新的战略等。正如德鲁克所说:创业精神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而是一种实践。创业精神的主要含义为创新。创新是体现创业的特定工具,赋予了资源一种新的能力,使之成为创造财富的活动。实际上,创新本身就创造了一种资源。[1]由此可见,创业实际上是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创新过程,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推动并深化创新,同时也使得创业者或国家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总之,创新与创业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创业的本质是一种创新的行为、活动和过程,持续创新必然会推动和成就创业;同样,创业体现了创新的价值,创新成果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也必须依靠创业。在创新中创业,在创业中创新,两者相互融合、互为促进,共同作用于持续的创新和创业者的成长。

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内涵式发展诉求及路径

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其核心要求和建设内容是:高等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学校优势资源聚焦到教育教学,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始终作为根本任务;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驱动创新的动力之源;把培养学生知识结构的科学交叉融合和具有创新潜质的时代精神的塑造作为人才培养品质提升的战略选择;把特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手段作为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把产学研用相结合作为服务社会的使命要求;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1.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主线,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情感结构,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教育者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业品质、创业能力的形成。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求高等学校把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而不应该只培养“创新型人才”或“创业型人才”。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必须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全过程、多层次、可持续、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学校应依托“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构筑实现广博的通识教育与扎实的专业训练相协调的教学体系,将学科、科研基地建设与本科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教学与科研融合、学习与实践结合、研究与创新整合、创新与创业契合,实施“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创”的教学模式改革,使其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将科研成果、教学研究成果向教学转化,使其进课堂、进教材、进实验、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将产学研用结合,建立“教学与科研互促、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与课外渗透、自主与引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促进将项目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将研究训练融入教学过程,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使其形成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强大支撑。

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训练实践改革,安排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甚至提出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等,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使其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

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训练平台和创新创业活动空间,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组织、鼓励、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使其成为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整合创新创业心智和灵感的必要手段。

2.以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为核心,形成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知识结构

创新和创业的内在相关性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知识体系。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设计,将创新课程、创业课程统筹考虑,实现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和同步实施。以创新创业素质为前提,以创新创业知识为指导,以创新创业实践为媒介,突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及生产实践相结合,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立体化,相互交融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建立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体系。这类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课程,应面向全体大学生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比如开设经济类课程、管理类课程、法学类课程、公共关系类课程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等,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正确理解创新创业与自身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守创新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其次,建立创新创业专门课程体系。比如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创新创业指导课、创新学、创意学、创造学等课程,使大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新创业活动的特殊性。为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面向创新创业意识强和有创新创业潜质的大学生,以专业为背景,开设税务制度、经济合同、知识产权、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创业风险管理等选修课程,使大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创新原理、创造的过程、规律和方法,辩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新创业机会、创新创业资源、创新创业计划和创新创业项目,帮助大学生掌握商业机会判断、风险评估、团队组织、项目管理等的方式方法。

再次,建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这类课程主要面向有创新创业项目和课题的大学生开设。比如开设创新、创业实训指导、融资理论与方法、KAB培训等课程,以项目、课题为引导,课程与项目、课题相结合,通过模拟教学,使大学生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获得创新创业的直接经验,体会创新创业的过程,掌握创新创业资源整合与创新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等。

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大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3.以实践教育特色举措为载体,建设创新创业实践要素资源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实践是关键。在创新中创业,在创业中创新,客观要求创新创业素质的养成、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实践这个根本途径。创新创业教育应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实践活动来实施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首先,要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活动。学科竞赛往往以工程实际为背景,竞赛题目难度大,涉及的内容涵盖了相关学科的大部分课程,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策划能力十分有益。创新创业学科竞赛还可以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坚定的自信心、顽强的意志、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等优良素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品格。高水平的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建立校内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一方面学校应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发挥大学科技园作为高校与企业的桥梁作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咨询和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谋略、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资金、场地、设备保障等。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与企业联系,建立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让大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在创新创业基地进行。通过实习环节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既可增加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也可以使大学生对企业的运作过程有直观的了解。通过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建立校内外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让大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创新、边创业。

4.以产学研用教育模式为抓手,实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多元化

创新和创业交叉融合。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可以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政府之间创新与创业的交叉融合渗透,能够组合优化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政府等部门的优势教育教学资源,以产学研用教育模式为抓手,有效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空间。构建高校与企业、政府之间的互动系统,使学校和企业、教学和实践、知识和能力、专业和文化、创新和创业密不可分,形成良性循环,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适时、有效地延伸到企业、政府等部门,多措并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构建要以大学生发展为核心,由“认同性课程”转向“创造性课程”,由“专业化课程”转向“综合化课程”。将教学内容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尽量缩小“学”与“用”之间的距离。

产学研用相结合教育模式要把高校的优势学科、地方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的新锐视觉和市场的灵动资讯进行资源整合,通过结合高校的科技研发优势与企业生产制造优势,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资源优势。

产学研用相结合既具有创新创业信息交换的特征,又能将大学和产业对接,使资源得以耦合,创新创业思想得以融汇。通过实施产学研用教学模式,使学生和教师融入到企业的产品开发、企业的管理、企业的文化建设中,使学生在全景式真实环境中接受训练,做到教学与实践和科研相结合,科研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学习过程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产学研用相结合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要以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为先导,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政府等部门的深度合作,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资源集成、信息交流、评估和反馈体系。同时,要改变人才评价只重知识、成绩而忽视创新创业能力的倾向,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依据。[2]

5.以优质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第一资源

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应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务实的创新创业作风;具备创新创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成功的原则和路径,有较为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与管理经验;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以及批判思维意识;具备把握高效团队的基本因素、善于发现有创新创业潜质的学生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决断能力和识人用人能力等。

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第一资源。高校要根据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按照学生人数以及实际教学任务,合理核定教师编制,配备足够数量和高水平的专任教师;积极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和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一定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任务;鼓励支持各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育中有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应大力加强理论型师资和实践型师资的培养。在理论型师资的培养中,要更加注重对教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开展提供精神示范;实践型师资的培养,要更加注重创业教师的企业经验,要积极聘请有创业经历并担任过或仍在担任企业管理职务,具备教学能力的人士担任高校创业教师。[3]

高校还需通过专题培训、挂职锻炼等途径加强对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学水平的再提高建设。比如定期组织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和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创新创业领域内的学术会议、教学研讨会,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等,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彼得·F·德鲁克著.创新与创业精神[M].张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郑益慧等.实施大学生创新计划引领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12(18).

[3]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