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糖友”常见的9个用药误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糖友”常见的9个用药误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治疗上需要长期坚持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和药物治疗以及定期监测血糖、积极参加糖尿病教育等方面。对于药物治疗,很多“糖友”一知半解,甚至存在很多用药误区。认识上的小误差,天长日久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周静副主任医师建议广大“糖友”要避免以下9个用药误区,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才能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误区1:刚得糖尿病,不必服用降糖药

有的“糖友”认为,自己刚得糖尿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都不太高,不需要服用降糖药。殊不知,血糖正常范围是根据大多数健康人群而设定的,一旦超过正常范围,就有可能对微血管壁、周围神经等组织和器官产生损害,长期下去还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周围神经病变等多种疾病。另外,血糖偏高还会导致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进一步衰退,胰岛素分泌减少而加重病情。

误区2:虽能坚持服药,但不经常测血糖

“糖友”将血糖控制到一个理想的水平之后,血糖有时会因某些情况而出现波动,尤其是在某些特殊情况(较严重的感染、精神压力以及运动过量、进食减少等)下,血糖可能会过高或过低。经常检测血糖,一方面可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作为选择药物及调整药量的重要依据。随着病程的延长,许多磺脲类降糖药物(如消渴丸、优降糖、达美康等)的效果逐渐降低,医学上称之为“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有的“糖友”虽然一直吃药,结果还是出现了并发症,原因就在于此。因此,在按时服药的同时,还需定期监测血糖的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注意生活方式及用药规律,长期稳定地控制好血糖。

误区3:治病心切,血糖降得越快越好

许多“糖友”以为自己的血糖是一下子升高的,所以急于短时间内使血糖恢复正常。一般情况下,血糖是逐渐升高的,只是人体具有一定的耐受力,在病症发展的初期往往不觉察,当觉察时,血糖的变化实际上已持续了一段时间。如果此时要把血糖迅速恢复正常,就像本已绷紧的弹簧突然给予外力压缩,会产生强烈的反弹一样,人体内环境对血糖突然下降无法马上适应,而且常常会导致严重的低血糖。所以,在治疗时一定不要相信那些所谓快速降糖、根治糖尿病的广告,血糖降得快慢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应遵医嘱而行,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误区4:糖尿病症状不明显,用不用药无所谓

发病早期当血糖不太高时,有些“糖友”自认为糖尿病比较轻,自觉症状不明显,服药与不服药在感觉上差不多,所以就不服药,但一些并发症已在悄悄发生了。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在于“秋后算账”,其并发症的危害胜过高血糖本身。关键是要在并发症发生前加强防治,这样才有可能争取到较好的效果。患了糖尿病如果不正确用药,不能长期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还可发生蛋白尿、冠心病、白内障、周围神经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导致心、脑、肾等主要器官受损。

误区5:组合用药,同类药物合用

口服降糖药有促胰岛素分泌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多种。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似,所以不主张同一类药物合用。如消渴丸(含优降糖)配美吡达、二甲双胍配苯乙双胍等,有时会导致严重的低血糖。

误区6:一旦症状减轻了就擅自停药

有些“糖友”在治疗一段时间后,主要症状得到缓解,体力有所恢复,生活质量有明显好转,就认为糖尿病已被治愈,而中断治疗。单凭症状来估计病情并不准确,尤其是在症状较轻的时候,千万不能擅自停药,也不能放松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否则会造成高血糖卷土重来,过早地出现并发症。大量研究证明,只有坚持治疗、严格控制血糖,才能延缓糖尿病的发展,减少视网膜、肾脏等致残、致命并发症的发生。

误区7:没有耐心,频繁换药

有人认为:“一种药不能长期吃,要经常调换着用药。”药效的发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糖友”不了解这一点,服药没几天,对血糖下降程度不满意,即认为药物无效,频繁换药。事实上,有些降糖药(如胰岛素增敏剂)服至半个月到一个月才会达到最大的降糖效果。所以,不要轻易认为某药无效,最好根据血糖水平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服药的剂量,服至最大有效量时血糖仍不理想,再改用其他药。

误区8:担心降糖药损害肝肾、胰岛素上瘾,尽量不用

有人认为,自己血糖虽然偏高,但自觉身体良好,而一旦用了降糖药或胰岛素就会上瘾,天天不离药。实际上,正规医院里使用的降糖药都是经过批准上市的,其安全性、有效性均得到充分肯定。胰岛素是人体内一种正常的调节血糖的激素,是一种生理性的降糖药物,所以使用胰岛素绝不会上瘾。糖尿病患者应及时补充胰岛素,一旦胰岛功能有所恢复,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少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用量,直至完全停药。

误区9:听信广告、迷信保健品,贻误治疗

有的“糖友”听信广告宣传,服用保健品,而不用药。首先,保健品不是药,不能代替规范的药物治疗。虽然保健品在延缓糖尿病进展、预防并发症方面有一定功效,但保健品充其量只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其次,很多降糖保健品大多以纯中药成分为卖点,并宣称能起到迅速降糖的作用。实际上,这些中药成分只是补肝肾的常用中药配方,不会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如果降糖效果明显,还可能添加了降糖西药。目前对保健品的监管远不及药品,若生产工艺得不到保证,反而引起有害成分的蓄积,不治病还耽误病情。因此,“糖友”们一定要擦亮眼睛,慎用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