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把“写”挤进语文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把“写”挤进语文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它担负着传播文化,提升人的境界,掌握运用语言技能的重要职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语文能力中最核心的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语文教学只要紧紧牵住“读写”这个牛鼻子进行扎实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有较大的提升。正如张田若先生所说,阅读教学要把“写”挤进去。于永正老师的话更是一语中的,道出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谁能让学生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谁能让学生会读,会写,并养成习惯,就是最大的成功。在语文教学中我心系“读写”,既注重感悟积累,又注重表达运用,让“读”“写”水融地结合在一起。

细读文本,整体构建。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首先要对文本的结构、体裁、语言特色从整体上把握每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有别于他文的特质。苏教版教材选文形式多样,寓言类短文适合进行续写练习,如教学完《滥竽充数》,我让学生进行续写:南郭先生走了以后开始了怎样新的生活?有的学生写了南郭先生后来发愤练习吹竽本领,终于成为一名出色的宫廷乐师;有的学生写了南郭先生经商去了;还有的学生写南郭先生恶习不改,到其它国家演绎滥竽充数的故事……这类练习开放度大,对学生较少束缚,学生乐于动笔,习作异彩纷呈。哲理类文章适合学生写一写读后感。比如学习了《滴水穿石的启示》、《天游峰的扫路人》、《山谷中的谜底》等课文,可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既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一些课文结构紧凑,语言特色鲜明,都是很好的“例子”,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进行篇段的仿写练习。例如《黄果树瀑布》、《记金华的双龙洞》等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介绍了游览的经过,线索清晰,适宜篇的仿写。《卢沟桥烽火》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写了七・七事变的经过,也可以让学生仿照练写。《埃及的金字塔》采用列数字、打比方、形象描述的方法介绍了胡夫金字塔,是我们学习说明事物的极好范本,完全可以迁移练习。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对于采用“总分”“总分总”结构的段落进行仿写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细读文本,我们要学会以独特的视角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写”的因素,在教学中适时抛给学生,可以多角度找“写”点,让学生自由选择乐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一文时,我设计了下列几个情境,让学生选择一、两个去写。

1.当21岁的霍金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得知自己患上了卢伽雷氏症,他表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在第一时间他又会怎么做?请展开想象写一个片断。

2.假如霍金再来到中国,你会如何采访他。把采访的过程写下来。

3.搜集霍金的资料,写一篇人物自传。

4.展开想象,以“霍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5.类似于霍金的人还有哪些?通过具体事例,歌颂一位身残志坚的人。

想象补白,个陛表达。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儿童是极富想象力的,小学语文教材很多都是优秀文学作品,出自名家之手,艺术空白手法运用较多,这无疑给我们创造使用教材提供了可能。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用恰当的语言去填补一个个“空白”,如《麋鹿》一文中“从此,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文中没有对“新生活”具体描述,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写一写麋鹿的新生活,有的学生从麋鹿的出生、成长、繁衍等方面去写,表现人与动物的和谐。有的学生则集中叙写麇鹿一天的生活,尽显人性的关怀,麋鹿的茁壮成长。还有的学生以麋鹿自述的形式去写,别具匠心。

转换角色,主动表达。角色决定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充分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老师掌握好火候,让学生情感在笔下流淌。《半截蜡烛》描绘了二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母子三人为保全半截蜡烛中的秘密情报,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又令人窒息的斗争,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伯诺德母子三人的勇敢、镇定、机智的品质,教学尾声我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请你选择母子三人中的一个角色,假如你面对这样的危险情况,你会怎样与德军周旋?请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学生兴趣盎然,想出了很多妙招,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了人物精神品质,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利用插图,智性表达。课文中的插图是教材的一部分,巧妙利用插图写作是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内化语言。画面不再是静态的色彩组合,而是动态的形象,通过看图写话,学生语言和思维一起飞扬,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想象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一课,我就充分利用插图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想象,用笔“说话”。“同学们,这幅图是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一个缩影。图上画了些什么呢?从画面中你能想象司马迁写《史记》的情景吗?用笔把它写下来。”然后我在教室里播放了一段古琴曲,学生动情地写着。

工具与人文共舞,“读”与“写”比翼双飞,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的语文课堂,让“读”、“写”如影随形,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灵动、厚重,充满理性、智慧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