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肾错构瘤的外科诊治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肾错构瘤的外科诊治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肾错构瘤的诊断和治疗,提高肾错构瘤的诊疗水平。方法 对29例肾错构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肾切除7例,根治性肾切除2例,肾错构瘤剜除术4例,肾部分切除4例,8例双侧肾错构瘤加肾部分切除,4例观察随访。结论 B超和CT为诊断肾错构瘤的首选方法,治疗应以外科手术为主。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的大小、部位,但原则上应尽量保存正常的肾组织。

【关键词】

肾错构瘤;外科诊治分析

肾错构瘤又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良性肾肿瘤,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约为0.13%[1]。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检出率明显提高。本文对我院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29例肾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9例,女21例,男8例。年龄18~65岁,平均39.9岁。左侧11例,右侧13例,双侧5例。单发为20例,多发为9例,其中4例为结节性硬化患者。病程12 h~7年;体检发现3例,腰痛或伴腹痛25例,腰腹部包块5例,血尿4例,自发性破裂出血12例,其中2例出现失血性休克,肿瘤直径0.7~15.0 cm,平均6.5 cm。

1.2 治疗方法 25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肾切除7例,根治性肾切除2例,肾错构瘤剜除术4例,肾部分切除4例,8例双侧肾错构瘤中2例同时行双侧肿瘤剜除术加肾部分切除,1例左肾部分切除术后1年,右肾肿瘤增大至5 cm行剜除术,另5例一侧肿瘤行剜除术,另一侧因肿瘤体积尚小予以随访。肿瘤术后均经病理证实。肿瘤直径

2 结果

所有手术患者术后病理切片均证实为肾错构瘤,未发现肿瘤恶变。术后随访12~60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

3 讨论

3.1 组成分型 肾错构瘤又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外观质地较硬,黄色或灰色,与正常肾组织界限清楚,但无完整包膜,其三种基本成分包括成熟脂肪组织、平滑肌及血管组成,三种成分比例因人而异。临床分为Ⅰ、Ⅱ二型,Ⅰ型伴有结节性硬化,多为双侧多发病灶,肿瘤体积一般较小,Ⅱ型不伴有结节性硬化,多为单侧发生,瘤体较大。

3.2 肾错构瘤的诊断 主要依靠影像学方法,但其确定诊断仍需术后的病理诊断。在影像学诊断上肾错构瘤B超显示强回声光团,CT为含脂肪与软组织混杂的低密度肿块,若出现上诉典型表现则本病的诊断可成立。由于B超简便、无损伤、可反复检查,因此可以用于肾错构瘤的筛查。错构瘤在CT上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肾内混杂密度类圆形肿块,瘤内大量无强化的脂肪密度,CT值为负值。通过CT检查发现瘤体中的脂肪组织是鉴别错构瘤与肾癌最佳鉴别方法。对于少或无脂肪型的肾错构瘤,可采用薄层CT扫描有利于检出少量的脂肪组织,本组中有4例B超拟诊为肾癌的错构瘤经薄层CT扫描而获得确诊。

3.3 肾错构瘤的治疗 属一种良性肿瘤,绝大多数呈良性发展,且发展较慢,但国外仍不断有错构瘤恶性变的报道[2]。因此,近年来一般认为对肾错构瘤的治疗应该持积极态度。尤其是瘤体直径大于4.0 cm者,易发生自发性破裂出血,应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根据瘤体的大小、部位和出血情况决定,但原则上应尽可能的保存正常的肾组织。若瘤体局限于肾脏一极或外侧,行肿瘤剜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如瘤体较大或位于肾门处,残余肾组织少,局部粘连机化,可选择肾切除术。对于出血量大,出现严重休克,病情发展快,急诊手术危险性大者,在行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可先行肾动脉栓塞术,1周内病情平稳能耐受手术后再行患肾切除术。手术应注意以下几点:对较大肿瘤,估计出血多者,应备好血,术中游离肾蒂血管以备阻断,阻断血供前应快速静脉滴注肌苷2.0 g或甘露醇50 g以保护肾功能;肿瘤切除时或切除后可指压创面控制出血。如果肾脏集合系统已切开,应保证其远端通畅,可留置肾造瘘管或双“J”管,创面严密缝合;如为孤立肾患者,切除手术不应超过肾组织的40%。

参 考 文 献

[1] 金锡御,余天麟.泌尿外科手术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72.

[2] 辛宇鹏,高锐,卢一平,等.不同直径错构瘤的手术方法选择.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6,21(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