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Facebook如何让你永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Facebook如何让你永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facebook用户死去。为此,Facebook提供了一项服务,让悲伤的亲人可以去“纪念”用户。这些“记忆”素材已成为一个新的悼念空间,人们可以举办追悼会,表达哀思,更有意义的是,还可以在那里对这个人进行独特的体验和怀念。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一个人死了他(她)的一部分仍然活在网上。

这意味着什么呢?哲学家们终身研究的就是“我是谁”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逝者留在网络上的内容并未随人死去,这变成了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澳大利亚哲学家帕特里克·斯托克斯最近发表了一篇论文《机器里的鬼魂:人死了还活在Facebook上吗?》,以说明“逝者仍生于网络”所发起的众多问题。

作者:你在论文中提到,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身已死但仍活在网络上”的现象。就这种现象而言,有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斯托克斯:例子不少。比如当一些名人去世的时候,大家会立刻在Twitter上进行各式各样的评论,这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了一种别有意味的仪式。

还有,很多晚期病人在博客上记录自岂患病的经历以及他们的死亡,而且他们会故意建一个在他们死后才会发出的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人正以博客的形式在网络上走向死亡。《生活》杂志网站上就有这样的例子,一些人在上面贴出他们怎么患上了恶性疾病,接下来几个月又会贴出他们遭遇到的所有悲惨经历。因为在这些平台上已经形成了社区,你可以发现人们大都向他们表示同情或提供一些建议。然后,他们突然变得很安静,几天后另外—人会用这个账号发帖说“很不幸告诉你们,我的兄弟(或丈夫或女朋友),已于上周在与病魔的抗争中死去”。你为此感到悲伤,但不幸的是,这些例子中发生的一切都是某些人刻意编造的——他们表演“在线假死”,是为了博得同情,或验证人们的反应。其他人付出了真感情,但实际上,整个事情是一个完整的骗局。作者:请问你是怎么看待已经去世的人继续存在于FaCeb∞k以及相关的服务上这件事的呢?斯托克斯:我思考的动力实际上正来自于Facebook。Facebook在侧栏处显示出你可能认识的人,在它给我建议的名单中,至少有两个人是已经去世的——Facebook知道他们已经去世,所以特意做了,个小记号表明“纪念?,同时也把他们的主页变成了带有纪念性的网页。这让我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同时我也开始思考,这些已经去世的人依然存活在网上意味着什么?也就是:存在于物理上的延伸和社会存在之间的分裂。

澳大利亚哲学家马克·约翰逊对此已做过多次探讨。他说,当你害怕死亡时,其实你怕的不是你物理身体或是社会存在的消失,而是害怕你现在所拥有的自我意识的消失。这种分裂也恰恰是我真正感兴趣的地方——存在于我们投射出来的最重要的个人人生观与我们作为时间维度上的存在所拥有的自我意识之间的分裂。看看这些已经去世的人们的Facebook主页,尽管用户无法做出回应,但所有的东西依然在那儿,就好像这人的社会身份继续存在着。

作者:Facebook个人主页是如何帮助这些死者的亲人的?

斯托克斯:在论文中,我引用了一位在阿富汗丧生的澳大利亚士兵的妹妹的话,她说“它有点像把他重新带回了生活中,就像你能听见他的声音一样”。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已经去世的人所特有的东西一就这个意义而言,它确实帮助了那些丧失亲人的人们。

有人去世时,我们通常会立刻开始讲述“他/她怎么样”的故事,交流有关他/她做过什么、说过什么的轶事,我们尽力记住他们的可爱可亲——这也是使他/她在精神意义上得以永生的部分。线上资料的意义正在于此,就如纪念品一样,你看上一眼,记忆便会排山倒海般涌来,如普鲁斯特的小说一样,让你深深记住那些只属于他/她的记忆。

作者:难道死者不是通常存活在各式各样的媒介上,诸如自传、遗嘱之类——区别是否在于,死后只有这一种是由多媒体辅助的方式?斯托克斯:非常正确一一死者正是继续活在诸如坟墓、书籍、回忆和电影或是其他的地方。虽然在Facebookk,人们都在有意识地呈现或表演着他们的身份,这使得他们不够真实。但是与其他在线论坛相比,社交网站上的用户与他们的实体联系更紧密一一照片占其中很大一个比例,视频也是。更有甚者,某网站会把用户上传的链接到他们的社交网站主页,这种具有攻击性的方式实际上是把网上的人与他实体的最基本层面联系到了一起。这样来看,我们的身体与如Facebook这样的技术手段的联系,比与纯文本的技术手段的联系更加紧密。

作者:Facebook让死者的亲属完整保留死者的个人主页,仅用一点提示表明是“纪念”。你认为这可能是在Facebook上走向正规墓地的第一步。我也常在想,作为我们网络身份的最大基地,这可能给予Facebook相当可观的,甚至可能是永久的市场优势。

斯托克斯:在线纪念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有趣的一点在于,在线下。死去的人们和我们是“天人两隔”,界限非常分明,但在Facebook上并没有界限划分——他们的主页与活人的主页并列排在一起。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这并非是简单的网上墓地,而是逝者仍存活于我们之间。

作者:是的,但这只是现在。在“Facebook时间轴”问世后,你会登上Facebook上独立墓地的空间。未来几十年如果Facebook还能像现在一样,具有巨大的文化影响,当它的第一代用户大部分都已死去的时候,一个Facebook墓地将会是一个自然的产物。

斯托克斯:这个公墓的例子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能的,因为卡斯科特发现的一件事就是,人们实际上会回到死者的纪念主页里,在他们死后的6个月或一年里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正如一些人去墓地与死者对话一样。在这个意义上,这些个人主页与墓地变得类似,用一句很做作的话说,这会变成一个跨越生死的空间。

作者:你论文中的核心困境是,现在越来越多自我的虚拟化身可以超越死亡而实现永生,但是我们的内在自我却不能。在“超人类主义”社区里有很多关于上传意识的讨论。到了这一点能够实现的那天,是否就解决了文中的这个困境?

斯托克斯:是的,至少在理论上将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将你的意识以任意方式上传至一台电脑,并且继续以这种方式虚拟存在。但是为了实现这一点,计算机内部必须有某种自发性的经历。还必须得与你的现有经历相持续。也许我们可以满足第二个条件,当然巴瑞·丹东这类哲学家也许会争辩说,至少在逻辑上这是可行的:电脑生成的意识与我们的有机经历具有某种持续性。

但是这首先需要确认“计算机自生意识”的存在,而这将使我们掉入哲学上“感受性”的深渊中。而关于意识的可感受性,则是一个独特的问题。我认为,目前还不清楚,计算机内部所进行的一切,有没有哪些可被称作一种“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