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刺槐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刺槐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刺槐又名洋槐,属树木,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年平均气温8-14℃、年降水量500-900mm的地方生长良好,陕西商洛地区广有种植。文章介绍了几种刺槐生长中常见病虫害,并提出相关防治措施

关键词:刺槐;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79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150-1

刺槐又名洋槐,树皮厚,暗色,纹裂多;树叶根部有一对1-2mm长的刺;花为白色,有香味,穗状花序;果实为荚果,每个果荚中有4-10粒种子。刺槐木材坚硬,耐腐蚀,燃烧缓慢,热值高。刺槐的生长中易遭受病虫害侵染,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刺槐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 刺槐紫纹羽病

该病主要分布于陕西省各地,其寄主是刺槐。

1.1症状

从苗木到大树均可侵染致病。在林内往往形成块状发病区,中心病株由数株到数十株不等。病原菌先侵染幼嫩细根,夏季腐烂。细根病后,蔓延侧根和主根。大根皮层腐烂后,多自木质部剥离,皮层外有紫红色菌丝层,菌丝体常纠结成突起的菌核,菌丝常顺主根蔓延至地上部分根茎10cm左右处,形成紫红色的皮鞘环抱树干。夏季表面出现白色子实体(即担子孢子),染病轻的,根和干茎有菌丝层,树冠正常;受害重的,叶形变小发黄,发芽迟而弱,最后由于根部腐烂,树冠枯死或风倒。

1.2发病规律

该病是一种慢性病,不限季节,随时发生,而以初夏雨季发病较重。土壤瘠薄的山地或河滩沙地,郁闭度大的林分发病率都较高,树木生长健壮发病率低。

1.3防治措施

(1)加强抚育管理:做好刺槐林的修枝间伐工作,避免郁闭度过大,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2)改善林分卫生状况:清除病腐木及腐烂病根,再用石灰、硫磺粉、氯化苦、福尔马林、黑矾、赛力散等农药进行土壤消毒。(3)苗根消毒:对可疑带菌苗木用0.1%CuSO4溶液浸三小时,或以20%石灰水浸半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后栽植。(4)七月底至八月中旬将发病林木表土挖出,以露出树根为宜,撒入石灰粉或灌入石灰乳(小树每株用石灰250-500g,大树50-1000g),然后覆土。

2 刺槐尺蠖

刺槐尺蠖鳞翅目,尺蛾科。寄主是刺槐、香椿、苦楝、臭椿、杨树、楸树、栎树、苹果、梨、桃、枣、板栗、核桃等多种林木和果树。该病突发性强,常在短短几天内将叶片吃光,整片林地似火烧状。

2.1形态特征

成虫雌雄差异很大。雄虫体长16-18mm,翅展35-44mm,体棕色。前后翅中室上有1个小黑点。后翅灰黄色,中室上小黑点外有2条灰黑色横线。雌虫无翅,体长12-14m,体土黄色,密布绒毛。足与触角色较深,触角丝状。卵圆筒形,暗褐色,近孵化时黑褐色。幼虫老熟时体长45mm左右,胴部淡黄色,背线、亚背线、气门上线、气门下线和亚腹线灰褐色或紫褐色,各线边缘为淡黑色;气门线黄白色,腹线淡黄色。气门黑色,圆形。腹部第8节背面有1对深黄色突起。

2.2生物学特性

陕西省1年发生l代,以蛹在表土层内结土茧越冬,翌春2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蛹期达8个多月。成虫耐寒性强,地表刚解冻便羽化出土,雄蛾白天静伏于树干或草丛中,从傍晚至22时为最活跃期,具趋光性,平均寿命10d以上。多次交尾,平均每天雄蛾交尾5 6次,最多达11次。雌蛾羽化当时即可交尾,1生只交尾1次。兼夜即可产卵结束,卵期10-12d。幼虫共6龄。1-3龄期,食量小,抗药性弱;4龄食量猛增,抗药性强。初卵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随风扩散。故扩散蔓延快。初卵幼虫具有48d,时以上的耐饥能力。幼虫日夜取食为害,受惊急速落地,过后上树继续为害。其天敌黑卵蜂、广肩步甲、寄蝇、小茧蜂、胡蜂、土蜂、麻雀、大山雀、白僵菌等。

2.3防治措施

(1)营造混交林是防治刺槐尺蠖的有效途径。(2)越冬蛹羽化前挖树盘消灭蛹。(3)幼虫危害期摇树或震枝,使虫吐丝下垂坠地,集中处理;或于各代幼虫吐丝下地准备化蛹时,人工收集杀死。(4)地面防治可喷洒4000倍菊杀乳油,或4000倍的20%灭扫利乳油等毒杀幼虫。(5)保护胡蜂、土蜂、寄生蜂、麻雀等天敌,保护林间生物多样性。

还有刺槐外斑尺蠖、桑褶翅尺蠖、木檫尺蛾防治方法与刺槐尺蠖相类似。

3 刺槐种子小蜂

膜翅目,广肩小蜂科。寄主为刺槐、柠条。

3.1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2-3mm、雄虫1.5-2.6mm,体黑色有金属光泽。复眼大,椭圆形,红褐色。前翅缘脉及下方略有云斑,产卵管鞘明显突出。卵长0.2mm,纺锤形,一端具有两倍于卵体长的细柄。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8-3.8mm,乳白色,弯曲,具褐色大额。蛹:体长2-4mm,乳白色,蛹外被有一层膜。

3.2生物学特性

刺槐种子小蜂在陕西省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种子内越冬。4月上句至5月上旬化蛹。6月下旬至7月上句出现第一代成虫,6月下旬7月中旬出现第二代幼虫,并以此代幼虫越冬。成虫每年出现期与种子形成期相吻合,将卵产于刚形成的刺槐种子子叶内,被产过卵的种荚表面可见到黄色胶点。成虫用产卵管刺透种荚,将卵产于种子子叶壁上。越冬代所产过卵的种荚表面可见到黄色胶点,而第一代成虫产过卵的种荚可见到1个黄点。幼虫取食种子子叶而不伤及种皮,被害种荚逐渐变色并出现斑点。一般被害的种子肥大,表面凸凹不平,颜色灰暗而无光泽,多数被害种子内1粒1头,但也有极少数为2头。幼虫不转移危害,一生仅危害1粒种子。疏林地、散生林和孤立木发生较严重。越冬代平均蛹历期11.1d;第一代蛹历期平均5.5d。蛹初期为乳白色,后期变为黑色。

3.3防治措施

(1)调运种子,必须严格实行检疫。(2)结合采种,及时清除被害果和种子,减少林间虫源。(3)种子贮藏期或外调种子应进行熏蒸处理,在种子含水量不超过10%的常温条件下,用氯化苦30g/m3熏蒸80h;或用溴甲烷、硫酰氟30g/ma熏蒸72h。(4)大面积母树林,在成虫羽化盛期,喷洒50%杀螟松乳油2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3000倍液,毒杀成虫。(5)播种前用80 100~C热水烫种1-3min,或用10-20%食盐水漂选。(6)冬季彻底摘除留在树上带虫的荚角,清除越冬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