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德立校 育人为本 构建和谐学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百行德为首”,德是立校之本。学校对德育工作高度重视,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我们经历了一个摸索与尝试、学习与借鉴、开拓与创新的过程,逐步形成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德育工作模式。
关键词:德育;和谐;素养
一、加强师德建设,建立德育网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首先抓德育队伍建设:一是抓领导班子建设,使其发挥“龙头”作用。弘扬“三个精神”(协作精神、实干精神、奉献精神),落实“两个服务”(为教师搭设成功舞台服务、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服务),真正发挥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二是抓教师队伍建设,使其发挥“引领”作用,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观。选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优秀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定期举办班主任培训班,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思想道德素质和育人能力。学校制订了《师德考评细则》,建立了奖惩机制,实行了师德“一票否决”制,强化了学校德育工作。三是建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决策网络。学校成立了一支以校领导、班主任、少先队、家长代表组成的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在学校内外形成了齐抓德育工作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育人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德育工作的一种隐性教育资源,它可以激发师生的内驱力,对于师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从点滴做起,让校园充满文化底蕴,达到了“墙壁都说话,无处不育人”的效果。
2004学年起,校际之间人员流动,学校根据实际适时提出了“三和”,即:和气、和睦、和谐;“四注重”,注重在群体中的形象和影响、注重在交往中的坦诚和友善、注重在工作中的自励和创新、注重在利益上的理智和淡泊。有效地缩短学校各种关系间的“磨合”期。2007年布局、调整、合并学校,我们又及时推出“三讲”:即:讲大气、讲品位、讲合作;“四学会”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学会理解、学会守信。从学校文化环境的变化中,全体师生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变化,大家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文化品位、内涵、气质和修养。
三、以课堂为主体,丰富德育内涵
为了确保课堂德育主渠道,学校明确规定每个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每门课程都要把德育教育贯穿其中。在具体教学中,我们注意把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环保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音乐课堂上教唱《国歌》时,学生明白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过程及它被定位国歌的意义。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唤醒了学生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尤其当学生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美好家园的决心。
四、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依据《小学德育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
范》《凤泉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等文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重点,抓住“礼仪、安全、学习、生活四种行为习惯”不放松。我们构建了总体培养目标:分为“阶段培养目标”“年级培养目标”,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一是每学期用一周时间教学生熟读背诵《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利用国旗下讲话宣讲文明举措,利用班会组织学生人人发言。二是在校门口设立学生礼仪岗,选出榜样学生轮流值周行使礼仪示范,与进出师生来宾互致问好;在校园主要位置设置监督岗,制止乱扔纸屑、乱扔果皮、乱讲脏话等不文明行为。三是定期评选“文明之星”。学校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育,把品德优秀、文明守纪、习惯良好、事迹突出的典型学生评为“文明之星”,大力表彰,广为弘扬。
五、诵读古典名著,提升人文素养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代经典名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好教材。我们在全校开展以“古典名著”“美文佳篇”等为主要内容的诵读活动,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在孩子们的血液中流淌,许多先贤哲人的思想在学生心灵中深深扎根,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品质正在不断地形成。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我校坚持“以德立校,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建立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管理体制,努力创建“精神文明的校园,培养人才的学园,发展个性的乐园,优美整洁的花园。”积极探索,再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作者单位 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大块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