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清肺止咳汤治疗妊娠期急性气管-支气管炎45例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清肺止咳汤治疗妊娠期急性气管-支气管炎45例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观察清肺止咳治疗妊娠期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75例妊娠期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以清肺止咳汤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青霉素V钾片0.25 g,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以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妊娠期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清肺化痰止咳汤;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3(c)-107-02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变应原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和咳痰,是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妊娠期发病,用药有局限性。笔者采用自拟清肺止咳汤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5例均来自本院2007年5月~2009年12月门诊患者,妊娠4~24周不等,符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诊断,中医辨证属痰热郁肺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5例,年龄22~34岁,病程3~10 d;对照组30例,年龄23~32岁,病程4~9 d。两组患者年龄、临床表现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1]中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诊断标准:根据病史,咳嗽和咳痰等临床症状,两肺闻及散在干、湿性音,结合外周血象检查结果可做出临床诊断。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痰热郁肺证:咳嗽气粗,痰多稠黄,烦热口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1.3排除标准

伴有小腹疼痛、阴道出血、胎动不安等症者;青霉素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卧床休息,嘱多饮水,清淡饮食,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自拟清肺止咳汤:桑白皮10 g,黄芩10 g,杏仁8 g,生石膏15 g,桔梗8 g,双花10 g,连翘10 g,苏子6 g,陈皮12 g,炙干草8 g,取中等大小雪花梨1个,去核,切片入上药。随证加减:鼻塞、流涕加辛夷6 g,荆芥4 g;咽疼、便干加牛蒡子10 g;纳差恶心加霍梗10 g,苏梗10 g,生姜3片。上方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3~4次服完。对照组给予口服青霉素V钾片0.25 g,日3次。

两组患者均以7 d为1个疗程,如7 d之内临床治愈则不再服药。

1.5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变。

1.6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19例(42.2%),好转24例(53.3%),未愈2例(4.4%),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治愈8例(26.7%),好转14例(46.7%),未愈8例(26.7%),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易于诊断及治疗,但妊娠期感染此病,用药有局限性及孕妇担心用药后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往往不能及时治疗。多在咳嗽较重或伴发热的情况下来就诊。此病属祖国医学咳嗽范畴,《医学心悟》指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即外感、内伤均可引起咳嗽,咳嗽是肺脏驱邪外达所产生的一种病理反应。孕妇感受外邪,从皮毛口鼻而入,首先犯肺,肺失宣肃则咳嗽,不及时诊治,外邪入里化热,痰热郁肺,阻塞气道则咳嗽加重,此为外邪所伤;另孕妇为火热之体,饮食炙,火热干肺,炙生痰,痰热郁肺,发为咳嗽,此为内伤。该病病位在肺,痰热郁肺为基本病机,属实证。本文自拟清肺止咳汤治疗,方中桑白皮、生石膏、杏仁清肺泻火,止咳化痰;黄芩苦寒,主入肺经,尤善清肺经火热,且具有安胎作用,其安胎之理在于清热[3];双花、连翘、桔梗、前胡清热解毒,祛痰止咳;陈皮行气化痰散郁;炙甘草调和诸药,煎药时加雪花梨1个,即入肺经,化痰止咳,又可调节药的口味,易于饮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芩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并具有抗炎解热的作用[4];桔梗有祛痰镇咳、抗炎解热的作用[4];苏子镇咳、祛痰、抗过敏[4]。鼻塞加辛夷、荆芥以宣通鼻窍;咽痛加牛蒡子,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纳差恶心加霍梗、苏梗、生姜以理气化湿止呕,诸药合用标本兼治,且选用对胎儿无毒副作用的中草药,疗效快、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

[3]丁舸,杨宜花,左志琴,等.黄芩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3):267.

[4]沈映君,陈长勋.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52-57,118,

156,160.

(收稿日期:2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