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谢宝的通天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谢宝的通天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清康熙年间的一天,文昌市宝芳乡龙到坡村的一棵龙眼大树底下,乡绅们兴致勃勃纵谈着明嘉靖、隆庆年间,毛悄上疏主张“禁监狱”缓和社会矛盾的主张,穆宗皇帝指责是乱纪贼人,死后还把他削去官职的事儿。这时,有人说,杀人偿命,犯错坐牢是罪有应得,这监不能禁;有人说,这年头,官人拿金子,富人拿银子,穷人饿肚子,饥寒起盗心,这牢呀,是修给咱穷兄弟坐的,应废掉,毛悄之主张好得很。谈笑的风雅,让这稻谷飘香,四时瓜果的小村农舍不乏夹杂着说史论道的书香。但此一场的谈论,恰似一出悲剧发生的贴切序幕:良久,村前甘蔗园上传来了一片争吵及嘈杂的人群啼哭声音,还有人高声叫喊:“谢东家死了!谢东家死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真的是邻村号称这片蔗地及水田的田主谢东家死了。

龙到坡村上的郑姓村民认定谢东家是气死的,而谢家的亲属及族人认定是郑姓人郑如碧的父亲害死的。

郑姓人认定这姓谢的东家找上门来,是因为这片田地的归属权问题而起痰火,谢家自私自利认定用郑姓人汗水一锄一粗气挖出的田地,让荒山变良田是谢家的。先前这片土地是谢家以口头租给韩姓人种用的,而后韩姓人又以口头许诺给郑姓人开荒种地,只管交租粮,不管土地使用时问短长。而后,郑姓人用汗水开垦的良田是不争的事实,粮交了,开出的田地应该是属郑姓人的了。而谢姓的理由是这一片土地是谢姓人的祖宗地,虽然是荒地,但谢姓人在这片土地上劳作过。

谢姓人心里明白,国人对于土地的渴求是舍身豁命的,历史上舜祖禹爷,南抚交趾,北定山戎,西抵渠羌,东尽岛夷,是为了什么,是土地,是皇疆。眼下的龙到坡村,是从一个麇鹿所居,狐狸所嗥,鹧鸪啼鸣不与秦寨通人烟之地,经郑姓人的辛勤劳作,已变成雕如精美之陶玉、整修出山界肃锦、田野鼎彝,呈现井然有序的良田一片了。尤其是这居人的村庄,是琼州不可多见的地脉,地界翼翼,黍稷或或,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神相应之地,不能让其失之交臂,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呀,谢东家眼中识宝,自然百赖不让了。

传说,龙到坡之龙自海底结群出琼州海峡,陟彼历山远道神游而来,向东郊湾奔去,追赶着群蛙,形成远龙赶蛙图,蛙惊四逃,遂跳东郊湾。而文昌紫贝岭是一只大蛙,圣殿孔庙山是龙头,玉帝说,文昌女人相夫教子,务农艰辛,而青蛙食五谷之害虫,可帮农女,故施法阻止群龙吞蛙,于是形成一幅群龙赶蛙图,留下青蛙驻守文昌。龙到坡是群龙中一条,村修在龙头上。从地相学上说来,龙到坡是坐在前低后高的正堂上,处于“晋土”格的福地:东面向阳,一片开阔地缓缓向南走低,为青龙;西面平坦楼台呼应青龙地格,相鞠向南,为朱雀;南面亲水洼地,涓涓细流,徐徐迎纳南风,集青龙、朱雀灵气一谷而为白虎;北面海棠、荔枝古木竞发,后依“硬坐”成玄武格。道人白玉澹曾来过这里,盛赞该地风水,云“不出二十年,此地人才巧匠辈出”,并称此地为来龙之地,故后人称为龙到坡。

风水极佳的龙到坡,土地归属权的争夺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先前谢东家猝死一幕的发生,即使是遣策盐铁,集划九州人文渊薮那样的头等大事,也不抵人死去的事大了。

这下子引来县衙的衙役吏人了。双方为死去的人打了一场马拉松的官司。一到县衙,谢姓人一概不承认这片土地是郑家的,而且称这片土地是谢姓人的“经济区”。谢姓不乏文人墨客,举例司马迁史记把中国划为以崤山为界的山东、山西为二区,江南和龙门以北二区的四大经济区,谢氏族人为发展乡里经济,种植农黍,离家远一点,也是谢姓的经济区。但郑家人是一条钢钎通到屁股眼的铁心肠:我每一年的租粮交了,地是靠双手开拓出的,你谢家不流出一滴血与汗,大功告成之时,信手捧走果实,我郑家哪能拱手相让呢。况且,谢东家的猝死,没有任何人加害,有目共睹。

拉锯战愈演愈烈。这一年的农历十二月廿三,谢姓人从县北家里向龙到坡村牵来一头体粗身硕的大牛牯,在村前这片田地上挖了个大坑,把牛牯掩埋起来,只剩下双眼向苍天的牛头,集众嚎哭,九天九夜,灯火阑珊。此咸食畜肉,耕犁阡陌,衣其皮革善良的大牛牯,怎能经受得起如此折磨,因此流着畜泪,向天悲怆嚎号,悲壮催人泪下。

这事惊动了官衙,让当时的胡县长临其间而进退维谷,无法定夺。判给谢家赢吗?土地是郑家人开垦的,而谢家没有任何证据足以证明此地属于谢家;判给郑家吗?谢家人就死在这块土地上,而谢家众人火在心头,不肯离去。为了息事宁人,县衙不得不下判决:郑如碧父亲,聚众闹事,争占土地,造成谢东家猝死。郑如碧父亲锒铛入狱。

这一天,农历十二月廿三,在黄牛哞哞的凄厉声中,龙到坡的郑家众人笼罩上了不白之冤,有如幽陷犯阙,烈马百绑。从这一天起,六畜的叫声,如郑姓人的不祥之兆,让人烦心头痛。因此,村上的绅士建议农历廿三这一天把鸡全杀掉,以鸡祭天,祈苍天讨回公平,还郑姓人本来的清白面目。

发生在龙到坡的“谢东家”事件,被当时龙到坡村的一名办学堂的文人谢宝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谢宝是迄今海南人家谕户晓的海南琼山人,雍正二年中二甲进士,在广东肇庆府当过教授,后来返回海南,任“琼台书院”院长。此前一直在文昌宝芳乡龙到坡村设学堂任教。谢宝在这里设立读经课,他践行“癸卯学制”,教化孩童国语、算学、图画、体操,提倡学习西学,革旧图新。

谢宝先生爱才、爱德,他认为公理和正义是一种公认高于物质力的力量,而道德责任感被公认为是一种必须服从的东西。

面对如此纷争的龙到坡,谢宝内心深处极为不平静,他组织乡民对县官不公的抗争而辩方经野,及众纬俗,一方面辅导郑如碧苦读至监生,调教如碧做四书、五经的大文章,指导他论、策、表的发挥,训育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情大理,激励他学习先圣、先师、先贤,一手把教的郑如碧最后在雍正年问乡试中考中了举人,一举成名。

举人的父亲身陷囹圄,谢宝坚持实事求是,奔波于文昌衙门游说,剥笋抽茧地阐述善良与恶行永恒分野之道理,庶所听者无不感动折服,最后说服了刑衙县官,郑如碧父亲终于被无罪释放。

郑如碧中举救父,其父无罪释放,龙到坡郑姓双喜临门。

于是,由郑如碧提议:农历十二月廿三日宰牛祭天,宰鸡庆贺,以谢苍天开恩,并由谢宝先生起草祭文――通天书

禀告苍天:

苍天肇造吾区夏,舜尧地治,文昌龙到坡郑姓族人。而自明清以来,子姓蕃衍,福系地脉,郑族子孙典祖勤读诗书,窃效渊路,知经明史,族人务兹稼穑,桑麻以衣,杂莳荔果花木,拓地荒山,垦田筚路,族人从无一言偶,一行之少颇而言行举慎,清名美誉而成为风范。于先传郑氏族人谋利而损人命,崩云雨而掀巨浪,实为诽谤之语,有辱斯文,亵渎族人纪纲,谢苍天主持公道,于今还原泾渭,浣濯清白,振发华声于收风平涛而唤回吾龙到坡之蛟龙。郑族每年愿以举族五禽六畜盛宴上供,恭祀以礼,宗以庙言恒念济生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