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双胞胎”的提琴人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双胞胎”的提琴人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Sike

来到双胞胎兄弟的Sike(斯克)琴行哥哥杨国刚正在修复一把美国的古琴,这是一把至少有100年历史的小提琴。杨国刚拿着他的宝贝工具,修复着这把小提琴,就像对待一个婴孩,每一个动作都是小心翼翼。他说:“有时,修琴的费用可能会比小提琴本身的价格还要高。但是这些老琴对于它的主人来说常常会有特殊的意义。拉小提琴时间长了都会对自己的琴产生感情,会对琴说话。所以,虽然有时修琴的费用和小提琴的价格不成正比,还是有很多客人,要求我无论如何要把琴修好。”

杨国刚和杨国义两兄弟是一对双胞胎,几乎无法分辨的外貌,相同的气质,相同的微笑,两人在新街口开了一家琴行,在小提琴的制琴行业也小有名气。提起做小提琴的双胞胎,这个圈儿里的人大多会点头微笑,因为大家都已经成了朋友。也会有很多顾客,慕名来到他们的琴行,修琴也好,买琴也好,或者有时仅仅是聊聊天,大家交流的中心都是小提琴。在这里,小提琴被整齐地悬挂在空中,发出迷人的光芒。

说起小时候,杨国刚说:“因为父亲是术匠,我们4岁就开始动父亲的工具,慢慢长大以后,我和弟弟就经常拿着父亲的工具搞破坏。”有一次,他们用锯子一起把家里的柜子锯成了两半,对于两个小小的孩子来说,那可以说一个“壮举”。后来,刚刚16岁的哥俩就进了叔叔所在的琴厂,开始学习制琴。

弟弟杨国义说:“学徒的初期很难,那真是磨练人的意志。一开始的工作都很简单枯燥,能坚持下来的人也不多。我和哥哥互相鼓励,有个比劲,日子也就不那么难过了。”他们在琴厂学了七年,就开始出来单干。一开始为国外业内人士加工提琴,后来手艺越来越纯熟的兄弟俩在2005年开始做自己的琴行。算到现在,兄弟俩学琴制琴已经有16年了,而他们还会继续做下去,哥哥杨国刚笑着说:“就算到老了,我也会继续做琴!”

说起制琴,他们说,一个人独立完成一把小提琴,大的工序可以分为7项,有:下料、做板、台琴、随琴、油漆、装配、调适。而小的工序就能分为40多项,完成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他们每天几乎起床之后就到琴行,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杨国刚说:“做琴就像做人,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慢工出巧匠,能做出一把好琴不容易。有人觉得做琴就是几块板子凑起来,其实不是。”

“我一直认为,小提琴是有生命的。每一把小提琴的背板就是男,面板就是女,一二弦是男,三四弦是女,需要融合很多东西,科学的搭配,才能出来最好的声音。而对我们来说,做琴的每一道工序都很重要。就像下料,小提琴的背板用枫木,而面板用的是榆杉,好的木料是最基本的条件,而木料之间的搭配也很关键。这需要很长时间的比较,还有就是大量的经验。”

好的制琴师手上没有伤口是不可能的

杨国刚伸出他的手上面有大小不一,深深浅浅的伤口,他说:“好的制琴师手上没有伤口是不可能的。我们的专业术语,叫做‘跑刀’,每天和这些工具打交道,不‘跑刀’是不可能的。”他拿起了一把起腕儿刀,“这是我第一把起腕儿刀,16年整整磨短了4厘米。而其它常用的刀,光换刀头就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了。”

望着店里摆着不同样式,不同大小的小提琴,杨国刚说:“可是,我从做琴中获得的乐趣更多。静下心来做一把琴,做好了以后,把它放到灯光下,那种满足感,那种成就感,这就是创造的美吧!还有,当你做的琴被买走的时候,爱好小提琴的人,都会成为你的朋友!”杨国刚也有两个双胞胎的儿子,他说,如果孩子们有兴趣,他也希望他们能够子承父业,“因为,做小提琴真的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

弟弟杨国义擅长刻琴头,他刻的Copy琴的琴头非常漂亮,和真品的相似度很高。而哥哥擅长做背板和面板,兄弟俩各有侧重,互相帮助,琴行的发展也很快。现在,他们已经有两个店面了,对于将来的打算,弟弟说:

“现在,中国的小提琴业平稳发展,总的来说都在走上坡路。我们也希望有机会,扩大规模,把自己的品牌推出去。在几百年以后,我们品牌的小提琴也能成为世界名琴。”

说起自己的品牌,哥哥说:“我们的品牌标识是请朋友按照意大利传统的设计方法设计的,它的意义是指以克来蒙纳学派为基础的斯特拉迪瓦里制作工艺。不过,在英语里,好像是小溪的意思。我们希望,我们制作的小提琴演奏出来的音乐,就像小溪一样优美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