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轻轻触摸大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轻轻触摸大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几年,乡村失学儿童的比例逐年升高且低龄化比例加大,大规模持续不断的撤并教学点,不仅使大量小学低年级孩子辍学,更为可怕的是,还会使大量儿童不能入学,每年可能产生新文盲上百万。一直关注着基础教育的建筑师希望通过一己之力,集合更多的资源,来组织捐助活动,帮助由于校舍老旧而无法延续的乡村小学。发挥自己的能力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于是,安徽黄山休宁双龙小学有幸成为了北京维思平(WSP)建筑设计事务所捐助建造的第一所希望小学。2012年9月,双龙小学正式竣工。

双龙小学的前身是休宁县五城镇中心小学下辖的一所完小,坐落在双龙行政村。那里依山傍水,人杰地灵,自古被称为“状元故里”,但由于地处偏远,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硬件设施落后,学生在危房中学习。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双龙村的教学点很有可能被撤并,一百八十多名小学生将面临失学的危险。“这里的学生每天徒步2个多小时的山路上学。而学校的老师每天要走16公里的路程,接送住在不同地方的学生,风雨无阻。”建筑师被他们求学的执着所感动。“我们要做的就是真正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给学生的提供一个最适宜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新校舍的建造直接改善了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同时,学校作为

种公共建筑或者公共场所为村舍生活带去了改善和新气象。与众不同的是,双龙小学不仅仅是所希望小学,更是项研究性的项目。设计方维思平致力于开展并广泛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援建新模式——一个从建筑、环保、教育和社会等各方面多赢的典范项目。他们希望以建筑专业贡献社会,不只是建造一所小学,而是共享互动的希望小学。充分拓展小学的活动场地、发掘当地使用者,建立循环网络。激发游客与当地交流,吸引外界机构的关注与支持。由学校带动村落,从而完善物资、资金、信息的循环网络,达到互动多赢。

小学包括基地西南侧的新建建筑和东北侧的改建建筑,新老建筑对望。新建建筑沿场地西南侧垂直于河岸方向兴建,建筑一端出挑于河岸之上,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打开校园的西侧,增加了校园的可视性。新建建筑主要功能由建筑中部的7间教室和建筑两端头的活动空间组成,改建建筑承担生活辅助和教学辅助的功能。两栋建筑将场地划分为两个功能不同,大小尺度相结合的活动场地。设计师希望通过这种场地的设计,为学校带来新的教育思路:对小学生而言是尺度适宜的活动空间,既可以容纳教学组织活动所需要的大尺度场地,又提供孩子自由活动所需要的小尺度场地。对村落而言,在学校的非教学时间,连接村落主巷南侧的场地可提供村民举行公共活动,比如婚礼。场地与建筑之间通过有屋顶的走廊和建筑两端头的活动空间相连,为孩子提供遮风避雨的半开敞活动空间。利用场地的边缘、阶梯、栏杆等可依靠处,形成边缘效应,提供孩子聚集并观察周围活动的空间。

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以科学化且据推广性的设计与研究方法为基础,减少建造活动对场地的破坏,对村落居民的影响,对学校正常教学的影响。建筑主体采用预制形式的轻型钢结构,避免重型施工器材的使用,全部人工组装,三周内就完成了,很多村民甚至没有觉察到这里曾经有工程进行过。另外,标准化的建材和建筑方法使施工更可控,更易维护。节省的维护成本可以更好地将资源用到孩子们身上。

外墙维护材料采用岩棉保温板,保温效果良好且自重轻,使之能够悬挂于整体轻钢结构内侧,避免通过结构损失热量。表皮及防水材料采用聚碳酸酯多层板,材料本身的透光性使建筑呈现出轻盈、通透的表情。外墙维护材料与防水材料之间形成从南立面延伸到屋面的空气间层,通过开启和关闭通风口,夏季起到拔风作用。冬季达到保温作用。通过有效的设计手段。减少建筑能耗,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建筑的采光均采用聚碳酸酯多层板,与玻璃相比其优点是:自重轻,能够为教室提供均匀的漫射光,确保光线在投入教室后不会留下阴影,保证教室的充分光线同时也保护了孩子的视力。

维思平的建筑设计一直在寻求建筑与自然对话的方式,主张风景中的建筑。在大多数边远地区,自然风景秀丽。设计师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建造房子,建筑应该“轻轻触摸大地”,要尊重和保护自然。双龙小学轻盈如纸的屋顶折线造型,灰色的主体钢结构,轻巧地融入了周围水墨画一般的村落环境,将皖南建筑山清水秀的淡雅气质体现得淋漓尽致。新颖的建筑造型对孩子的兴趣创造具有启发性,而建筑与固有环境的和谐关系,也启发了大家爱护环境、亲近自然和保护家园的意识。

建筑于每一处细节上用精巧的构思体现出了对孩子的关爱,同时也普及了学生和村民对现代建筑的认识。运用孩子们画的水彩画装饰教室的外墙面,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主人翁精神。不同教室采用不同颜色的桌椅,针对不同身高的小朋友采用高矮区分的桌椅,教室的后排留出存放书的空间,使孩子们每升级一个年级都有耳目一新、不断成长的感觉,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教室入口处没有2.1米宽的廊外走廊,为教师、学生在下雨天出入教室留有缓冲空间,可在此空间收开雨具、休憩。考虑到当地雨水充沛,利用校舍外表皮的阳光板建成的东西两个室外篷下空间,为雨季提供室外活动场所。

自学校落成之后,维思平还直在持续关注双龙小学,组织各方力量对学生捐助。2012年11月23日,维思平组织专家开展首次研讨会,探讨结构建造改进的可能性、温度湿度的前后变化等。

作为一项公益研发建筑工程,双龙小学的建造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感不仅仅是捐赠行为本身,更体现在于建筑作品的价值上,它激发了对人文、环境与社会的关怀。对于设计兼捐赠方WSP来讲,他们也找到了一个可持续复制的公益援建模式。“我们会定期进行,目前计划是两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