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学生“学”的尺来度量课堂练习的优与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学生“学”的尺来度量课堂练习的优与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196-01

数学课堂练习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数学技能的主要途径,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课堂练习的实效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的无效容易导致学生厌学。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数学课堂练习是否科学合理是每一位数学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如何从学生"学"的角度,正确把握课堂练习的"量"与"度",如何合理地组织练习,使学生的练习达到理想的效果,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摆上了议事日程。

1通过课堂观察,了解课堂练习的现状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课堂练习是教学检测的一个重要手段。笔者曾经听了本校(省四星级高中)10节数学课。对每一节课的课堂练习进行了观察,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每班期中考试为第5、15、25、35、 45名的同学的课堂练习本进行了统计。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关汇总和整理,得到(1)从练习的时间和数量上看新课中的练习时间最多,课后的练习数量最大,但所用时间不是最多,说明学生练习时平均每题所用时间较少。(2)从学生的参与度看是在上课刚开始的几分钟的练习中"非投入"的百分比是三个时段中最多的,在新课中练习的"投入"的百分比是三个时段中最多的,"非投入"的总百分比占了所有的五分之一,说明总体的"非投入"率不低。(3)从各时段学生的完成情况显示了学生练习的完成的基本情况是总体上以"良"和"合格"为主。(4)从练习的层次设计上看数量的设计上以基础巩固为主,学生练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完成基础巩固题,对拓展创新的题目在练习的量和时间上不够。

2研究结果分析,找出课堂练习的不足

基于对课堂实际的观察,我们更加透彻地了解了学生课堂练习的状态和方式,了解他们练习的效果,因此,结合学生课堂练习实效对数据研究结果做进一步深入思考:

2.1练习的有效性与练习的题量密切相关,题量太大导致学生"熟能生笨"。

做数学题是学生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方式之一,恰当数量的练习可以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过多的题量只会让学生疲于奔命。

2.2练习的有效性与练习的频率密切相关,练习切入得太频繁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新课的问题情境阶段,频繁的练习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构建知识阶段即在学习新的内容时,学生在了解相关的概念和定理之后,接着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例习题以达到掌握概念和定理的学习目的,学生对此时的例练题需要"细嚼慢咽",学习了新的内容之后,学生的知识体系有所变化,此时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对所学的新的知识进行反思,进而"消化吸收",因此,这一时段的太紧凑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

2.3练习的有效性与练习的指向性密切相关,指向性差导致学生机械模仿,思维度弱。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技能训练分为三个阶段:模仿练习阶段、变式练习阶段与综合训练阶段。"不管是新授概念课还是习题课,学生的课堂练习在基础巩固阶段上花了绝大部分时间,在拓展创新思维方面练习的时间相对较少。模仿练习固然重要,但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模仿练习的时间过长必然缩短变式练习阶段与综合训练阶段的时间,从而无法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法则、定理的迁移能力,无法"促使心智操作方式从动觉经验上升到理性水平",更无法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更高的理性思维阶段。

2.4练习的有效性与练习的针对性密切相关,设计不合理导致"学困生"与"优秀生"差异大。

"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上基础差,学习能力较弱,练习的针对性差加大他们做练习题时正确理解题意的难度和运用认知策略的盲目性。有的老师上完新课后,就课本或学案上的练习题顺序依次练习下来,这样的练习可能不是针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也可能只针对于"优秀生"设计的,因此,练那些题,针对于哪个重点,哪些学生,我们教师首先要心中有数。

3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提高练习有效性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增强练习有效性策略研究这一主题是为了转变传统"以教师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走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从而构建灵活多样的数学课堂模式,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提供时间和空间。

3.1精心设计,合理选择和配置练习题。

练习题的选择必须符合新课程里念,符合高考对思维品质的考查要求。新课前的练习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可采取课前自主练的形式,以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新课中的练习旨在用于巩固新知识,除了设置典型的例题解答练习之外,可设置例题的变式训练,以克服思维定势,摆脱机械模仿。新课后的练习旨在对知识掌握的反馈和知识的迁移应用,此时练习的设置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探索性和灵活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2调控环节切入,掌握练习时间。

在课堂上师生是一个共同体,因此在哪个环节进行练习,练习的时间是多少,是由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取决的。在新课中的练习是学生参与度相对较高的时段,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是学习新知识的兴奋点,此时的练习切入可相对于其他时段较多一些,练习的问题可从不同角度设问,环环相扣,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

3.3在练习中走进学生,引导学生发现和反思。

学生练习的结果固然重要,但在练习阶段是经历吃透知识、体会知识、运用知识的关键时刻,学生此时的思维和计算过程完全真实,是课堂生成的一部分,掌握学生在练习中的学习状态是老师进行下一环节教学的基础。因此,在练习中老师需要走进学生,关注学生练习的过程。关注"学困生"的解题过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进行适当引导,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果实", 关注一般学生的解题过程,使他们尽量一题多解,注重解题后的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

3.4从学生的"学"出发,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不专心听讲、不能认真的思考问题、不积极参加练习的情况,学生的练习效率较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与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因此,课堂的教学需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新课程强调学习有用的数学,因此,新课前问题情境的练习应该尽量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才能防止厌学的情绪产生,愉快地进入新课学习阶段。新课中和新课后的练习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自我评价,使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心,提高练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