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骨科牵引对48例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骨科牵引对48例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科牵引术对下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下肢骨折患者采取牵引术治疗,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并进行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8例下肢骨折患者经牵引治疗后,46例患者康复,2例患者的骨折处呈未完全纤维愈合,但肢体功能得到了部分恢复。随访时间6个月后,约85%患者的骨折处未出现疼痛,肢体运动功能较好,生活能够自理。结论 骨科牵引术对下肢创伤性骨折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牵引;下肢骨折;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7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86-01

下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损伤,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牵引治疗等。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许多患者合并伤或身体条件太差,不能马上采用手术治疗,所以需先对下肢牵引治疗。尤其是老年患者,他们的骨质情况不佳,骨折后愈合能力差且合并症多,如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缺血、高血压、偏瘫等,这些限制了临床对老年骨折的手术治疗,因此,目前老年人的下肢骨折主要采取骨牵引。骨牵引是把不锈钢针穿到骨骼的坚硬部位,起到稳定骨折断端,纠正骨折的重叠错位,防止关节骨折脱位后肢体缩短的作用,能有效减少疼痛和肿胀,使骨折愈合[1]。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采用骨科牵引术治疗下肢骨折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24-89岁,其中60岁以上患者45例,约占93%。其中按病因分为摔倒致伤38例,车祸致伤10例。按骨折部位分为盆骨骨折6例,股骨上段骨折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1例,股骨颈骨折22例,髋臼骨折3例。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用骨牵引或皮牵引术进行治疗,患者均未采用手术及其他方法治疗。

1.2.1 骨牵引 骨牵引又称直接牵引,是将斯氏针或克氏针穿入骨内后,对患者进行牵引。该牵引力直接作用于骨骼,较皮肤牵引力大,能有效地对抗患肢肌肉收缩。目前临床主要有胫骨结节牵引、股骨踝上牵引和跟骨牵引。前两种牵引的牵引质量约为体重的七分之一,后者为体重的十二分之一。股骨踝上牵引多用于股骨干骨折,而跟骨牵引多用于胫骨骨折。

在骨牵引时,应将斯氏针或克氏针按一定方向穿入,同时要避开重要的神经和血管,针穿入时的方向必须与肢体的长轴垂直,防止牵引中受力不均。并要保持牵引处的清洁和干燥,可用75%的酒精在针眼处每天消毒2次,防止感染。每天对牵引装置进行检查,使牵引保持垂直悬空,滑车要保持灵活,注意避免牵引绳滑脱或断裂。并观察钢针是否松动和滑脱,如发现钢针松动或滑脱,要及时给予处理,同时要注意使病人骨盆躯干及患肢保持在同一轴线上,被牵引的患肢应稍向外展20-25度,患足呈中立位,且膝关节和踝关节需保持功能位置。牵引过程中,还需了解患者牵引的质量是否合适,注意根据牵引时间的不同,及时调牵引质量,叮嘱患者不要自行调整牵引重量或位置[2]。对于骨折错位较明显的病人,早期时可适当增加牵引的质量,待复位满意后可根据情况减轻牵引的质量,维持一定的牵引质量。

1.2.2 皮牵引 皮牵引的位置在膝关节上约20cm至踝关节处,两侧都有拉带,牵引绳从扩张板中间穿过。皮牵引的质量一般不大于5千克,常用于治疗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的骨折。皮牵引方法非常适用于老年人骨折,牵引套内一般要放置棉布衬垫,同时牵引时要注意牵引套的松紧程度适宜,可每6-8h松解1次,1次15-30min,还可进行局部皮肤的按摩。定时检查,以防牵引套下滑和磨伤皮肤。

1.3 随访 骨折整复后每隔5-7天随访1次,前2周内根据骨折稳定情况采用小型X光机床头透视2次,如发现变位,则需及时调整矫正。根据骨折部位和损伤情况,持续牵引时间均为6-8周,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拆除牵引,一般不应少于4周。

2 治疗结果

48例下肢骨折患者经牵引治疗后,46例患者康复,2例患者的骨折处呈未完全纤维愈合,但肢体功能得到了部分恢复。随访时间6个月后,约85%患者的骨折处未出现疼痛,肢体运动功能较好,生活能够自理。

3 讨 论

下肢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牵引具有复位和固定的作用,目前它是骨科用于治疗骨折的常用方法。与手术内固定相比,骨牵引具有骨折断端生理干扰小,软组织损伤轻,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的优点。本文收治的病例中,老年人下肢骨折患者中约占93%。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器官功能逐步老化,骨骼中的骨胶原含量也逐渐减少,易出现骨质萎缩,骨质疏松等,进而骨骼变脆,易产生骨折。而老年人的合并症较多,采用手术治疗下肢骨折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临床一般采用骨牵引进行治疗。由于骨牵引患者需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自行翻身不便,长时间的躺卧容易产生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压疮的形成[3],所以患者家属或护士应注意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帮助老年人频繁翻身,并为其擦拭身体皮肤,保持清洁卫生。同时,长期卧床会使下肢静脉的血液循环不通畅,易产生下肢静脉栓塞等。

总而言之,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骨牵引和全面细致的护理,是患者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及早日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谭英妍,陈玲.下肢骨折骨牵引的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0):141-142.

[2] 王红弟.股骨干骨折骨牵引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9):2371.

[3] 陆娟,张启锋.力学原理在下肢骨折患者压疮预防性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