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代高校公民教育的人学解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代高校公民教育的人学解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意识领域的变革、社会政治及经济体制的大调整和大变化,已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特点。在对传统公民教育忽视人、缺失人的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把公民教育真正看成是人的教育,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校;公民教育;人学

一、马克思主义重视“人”

“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出发点和必然归宿。马克思主义人学从“人”开始,它探讨了关于人的起源、人类的本质、人类的物质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劳动创造了人,人在劳动过程中形成了社会关系,并生活其中。所以,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也是马克思人学同传统人学的区别所在。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归宿与落脚点不是“一般人”,而是“现实的历史的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终极归宿,在于关注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独到与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互为条件,充分地肯定了个人的存在价值。这既是对过往的传承,也是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更是对未来的期盼,其意义不仅有利于理论的丰富与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当前高校公民教育缺失“人”

最早出现“公民教育”概念的是在希腊时代,“旨在培养出具有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奉献精神的大无畏勇士”。而对于发展(公民)教育最早的清晰的概念是联合国1975年给出的定义,即:“发展(公民)教育”关注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人权、尊严、自主及社会公益等活动;鼓励思想交流及汇集,并行动起来以推动社会改变;塑造一个较合理和公正的社会和经济秩序。本文的“高校公民教育”是指:通过学校教育这种方式,培养教育对象在处理自身与国家、社会和其它公民的关系时,如何理解自身的“存在、意识、行为”,并做出相适应的判断。应该是集意识、技能、行为于一体的一种教育手段和方向。公民教育受各国历史、文化传统及现行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差异的影响,其目标、内容以及教育模式各不相同。在称谓、组织方式和内容及课时分配等方面都不相同。但纵观中国公民教育的特点,我们还是发现有亟需完善的方面。

(一)高校公民教育缺乏人学氛围

我国的高校作为培养优质公民的重要基地,目前对公民教育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氛围的营造还不够成熟。一套系统、完备、科学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尚未在高校建立起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还比较模糊,分数教育缺乏人性,太功利。大学公民社团组织的发育还不太成熟,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还有诸多不利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方面成长的因素。再加上现代社会危机意识下缺乏“人”的现象屡屡发生:网络时代、信息化社会的“人肉搜索”及自媒体状态下的非理性的运用、挖掘及偶尔的政府决策失信于民,很容易产生侵犯公民的权益和造成社会危机的后果。显而易见,这些后果的出现与我国长期缺失公民教育密不可分。

(二)高校现有公民教育中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内容单一

西方国家通常是通过政治社会化的手段来达成公民教育,而我们国家则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来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强调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的梳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较多地向大学生单向传授意识形态,对学生的要求只强调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往往会把人的心理问题与品德问题混为一谈,把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个性需求理解为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甚至是个人主义思想。公民教育并不能简单等同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多的具有政治色彩,所以在教育内容、方式上显得单调、乏味,教育的效果难以显现。

(三)高校两课的政治教化难以吸引人

正是高校公民教育往往以两课为主要教育途径,而两课则又一贯注重政治说教和理论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与现实生活世界的联系。使得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较少,对社会实践的意义还存在模糊认识等。这种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方法,旨在树立教育对象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政治方向,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推动传统的政治教育向着现代化的以“人”为本的公民教育转化。

三、在公民教育建构语境中塑造“人”

公民教育是围绕人展开的活动,必须以人为诉求中心。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公民教育,以培养其公民意识和良好的公民行为,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一)积聚正能量,注重在公民教育中“人”的氛围的创设

公民教育不是政治教化,也不只是公民意识教育,而是一种以培养公民完整素质为宗旨的新的教育形态,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权利与义务平衡意识、共同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公共精神和志愿精神,它还应该包括:公民技能,公民公共行为等。大学生公民作为社会上具有较高素质的公民群体,在社会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和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的构建都有赖于大量高素质公民的参与。所以,各高校特别要注意在学校物质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创设注重“人”的氛围营造。

(二)公民教育内容与方法要转向“人”

针对现阶段高校实施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上,要将公民意识教育寓于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公民教育,注重借鉴国外公民教育的经验,研究设计“以校园环境和氛围为依托、以理论和实践双模块为基质、以‘教、学、做’为循环互动”的“三轮驱动”模式,注重学生的实践、做与学的结合。在此基础上来整合我国高校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策略:现阶段在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上,应着重开展“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教育”、“公共意识、公共美德和公共理性精神教育”、“政治与法律常识教育”、“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为主题的教育内容,全面推进高校公民教育发展。

(三)公民教育应实现人的公共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种互动的、有机的、社会的结合,形成我们所说的公共性。个人主体性和公共性是公民的两个基本品质。如果主体性只是单个个人、个体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由,每个人都成了绝对化的主体,相互间不能有适当的联系和结合,那么社会就会离散。因此,当代公民需要具备个人公民、社会公民、国家公民、世界公民等多重身份,公民的公共性已从传统的国家公民延伸到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我们也必须通过审视二者的关系,结合中国的实际语境,加强自身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具有中国文化之根的世界公民。

在当今社会的工业发展似乎冲淡了人性,再加上高校的德育低效导致我国公民教育发展犹豫的背景下,我们的教育更应对其作出合理回应,从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方面作出恰当选择,为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培养优质公民。

参考文献

[1] 许庆朴等.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6-67、85、118-119.

[3] 王茂涛,冯伟.公共危机管理视野下的政府公信力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1):110-113.

[4] 雷骥.我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特点和作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1-13.

[5] 郭湛.从主体性到公共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J].中国社会科学,2008(4):10-18.

[6] 冯建军.教育转型·人的转型·公民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2(4):9-15.

作者简介:张艳,女,法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