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研究性学习走物理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研究性学习走物理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学科性,似乎局限于物理学科的狭隘视野,但其知识却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面向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因此研究性学习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广泛的生活基础。

一、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改变初中生长期以来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即偏重机械记忆、肤浅理解和简单运用的学习方式。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使学生主动研究感兴趣的问题,并能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改变学生单一地学习书本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丰富其学习经历;改变学校教育始终围绕应试教育的形式,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使学生学会学习,最终提高科学素养。

二、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与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应紧密结合,其开放性及过程的体验性,能使学生体会到纸上谈兵、苦口婆心式的说教所得不到的快乐。但这种学习方式受到教学目标、课时等限制,特别是年龄、身心、感性经验积累的多少的限制。所以,只能是有限度的开发。因此,一定限度的开放性是物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之一。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师应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及对科学方法的感悟。如:在研究重力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时,甲同学用弹簧、钩码,通过在弹簧下加挂钩码时,弹簧形变越大即重力越大,得出结论:质量越大,重力越大。乙同学用天平、钩码和弹簧测力计,在加挂钩码时,分别记录其重力和对应的质量,在处理数据时发现,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从而得出一个定量的结论。这个例子说明甲、乙两位同学对同一问题探究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思维深度也是不一样的,但他们的探究过程与得出的结论都符合教学要求。因此,由于个体能力差异,导致学习研究存在层次性。在获得结果和学会某一方面的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科学过程,感悟科学方法是物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之二。

在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预先确定的,而是不断开发和生成的,教师要为内容的生成和开发作必要的铺垫,帮助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过程,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实验可探索、有问题可思考、有平台可交流。自主探究是物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之三。

三、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1.课题的选择

选择一个好的课题,可以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搭建一个理想的平台,让学生和老师充分感受和体会研究性学习的魅力。

(1)选越的目的

选择课题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首要环节。选题过程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的过程,问题也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是开启思维大门的钥匙。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选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题成功与否。

(2)对课题的筛选

中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他们确实能提出一些有价值也有趣的问题,但他们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适合研究,或作为研究课题不适合本年级学生去研究。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帮助他们对课题进行筛选。一般来说,课题选择应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且切入口较小的问题为佳,最好是一些较具体的问题。

2.研究性课题的实施

(1)选择研究方法

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研究方法,用什么方法最适当、最恰当,还要根据课题来定。同时,也要在开展研究时及时修正、调整、补充自己最初制订的方案使之不断完善。

(2)研究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些学生研究自己的课题虽然很感兴趣,但是他们由原来的“听课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发现者后,这种突然的角色转换会使其面临很多问题,因此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顺利完成课题,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教师的疏导和调适。

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增强耐挫能力;要引导学生适应团队合作,使习惯了个人竞争的学生学会通力合作,学会相互帮助和鼓励,形成团队;要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实事求是地处理数据,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拼凑数据,编造实验结果,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总之,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时刻关注教学目标,不仅要注意知识和技能领域的目标落实,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价值观领域目标的落实,且对后者的目标切记空洞说教,要使学生感觉到这个目标的必要性。在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课堂教学动态情况进行适时调整,而不是按部就班地贯彻课前的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