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梦里梦外 第3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梦里梦外 第3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的戏剧《天边外》是他的成名作。奥尼尔冲破世俗的藩篱,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普通人的悲剧命运。本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分析来深入探讨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倾听撕扯灵魂发出的声声呐喊对人类的启迪。

[关键词]《天边外》 悲剧 根源

[中图分类号]I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95-02

引言

《天边外》这部现实主义的悲剧是美国现代戏剧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尤金•奥尼尔的成名作。剧中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相互交织,通过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悲剧如何产生于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剧作家铺陈了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虽以暗色调为主,却给人以田园诗般的感受。该剧中的两位主人公:安德鲁和罗伯特在新英格兰的一个农场生活,兄弟二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安德鲁是个天生的农民,身强力壮,是父亲农场最好的接班人;兄弟罗伯特天生体弱多病,思维活跃,渴望外面的世界,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但是因为爱情,他放弃了对梦的追求,留在家乡,可不适合农庄生活的罗伯特没到几年便不堪生活的重负,直至眼望天边外喷薄的红日悲惨而死。

《天边外》表现了尤金•奥尼尔早期戏剧创作中常出现的主题,并对之加以综合:梦想是生命的源泉,然而严峻现实生活笼罩之下的梦想却充满了冲突:梦想与现实的碰撞、夫妻二心、父子反目,商人和诗人之间价值观的对立、土地的吸引与大海的召唤。每个人都渴望探求天边外的那种生命背后的神秘进而寻找人生的意义。

一、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之于奥尼尔

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为悲剧下了第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脱离特殊、先于特殊而独立存在的普遍是不存在的,更是没有存在的可能,实际存在即是特殊,在特殊之外才有普遍。他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此摹仿现实世界的艺术作品亦是真实的,从而得出艺术是具有真实性的结论。

1921年,奥尼尔也曾说过:“在我看来,只有悲剧性才包含有真理价值的美,这才是生活的意义,也是惟一的希望。崇高的东西永远是最具有悲剧性的,获得成功而不继续追求更大的失败的人是精神上的中等货。他们停步于成功,证明他们妥协和微不足道,他们的梦幻是多么渺小啊!”确如奥尼尔所说,贯穿悲剧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另类美,也可称为凄美。悲剧正是通过描写主人公“苦难”或“不幸”事件而引发同情和悲悯的戏剧形式。悲剧的主人公应该是正面人物,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要求,主人公起码是好人,不能是歹徒、恶棍;悲剧冲突必须具有社会意义,必须反映具有时代特征的矛盾;悲剧给人的审美感是悲痛或悲愤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刺激,同时使人受到教育和陶冶。

二、悲剧命运的根源

在《天边外》这部悲剧中,奥尼尔刻画了普通人的命运悲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他们是好人。爱幻想的罗伯特喜欢在书中找寻那个美丽的世界。憨厚直率的安德鲁安于现实,但想象力和对美的感受力稍为逊色。在和邻家女孩露丝陷入情感纠葛之前,他们友好相处,相互谦让。罗伯特、安德鲁和露丝都有过错,又都没有过错。罗伯特追求理想,但崇尚梦幻本身没有错;安德鲁热爱农庄,但却因心中佳丽移情别恋而负气出走本身也没有过错;露丝也没有过错,因为对于一个未经世事的农家女孩露丝来说,罗伯特的浪漫气质深深地吸引了她。未婚时露丝要的是玫瑰。但任何浪漫的女孩都要经历生活的打磨从而认识到面包的重要性,因此后来她又恋上了务实的安德鲁。作为一个普通女子,她同时爱着两个人的优点,这本身也没有错。但是他们的所做所为纠结在了一起,就自然而然地上演了一部人间悲剧。露丝是一个“自私浪漫主义的受害者”,她最终伶仃孤苦、抑郁麻木和半生绝望的下场,只源于她要同时占有罗伯特的浪漫和安德鲁的务实的想法。然而露丝给予他们任何一个的爱都不完整。但罗伯特、安德鲁和露丝未经深思熟虑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造成了后来的悲剧:罗伯特贫病交加,悲惨而死;安德鲁用航海赚来的钱做粮食投机买卖血本无归;露丝为嫁给不务实际的罗伯特而悔恨终生。表面上,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是他们命运悲剧的根源,但真正的根源却在于,他们没能真正看清楚自己的内心,罗伯特、安德鲁和露丝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用有限的生命能完成什么。奥尼尔成功地将普通人的生活搬上舞台,将崇高与悲悯相结合,从而表达悲剧的特色。

主观因素虽然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但是任何有血有肉的人都无法脱离时代的洪流遗世而独立。安德鲁的命运也不无时代的烙印。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整个社会趋向自由化和商业化,小农经济日益瓦解,资本主义社会得到了发展的机会。繁荣的表面下掩藏的是个迅速变化的时代。有些农民快速致富,但更多的人则是倾家荡产。安德鲁便是后者的代表。他离开家乡去做投机买卖,亏了本。虽然安德鲁的失败主要原因是他自己认知方面的错误,但社会大背景对他的影响也是无法忽略的事实。罗伯特和安德鲁最后的一段对话揭示了问题的实质。罗伯特说:“你把钱放在赌注上了?我一直在想你身上的变化多大呀。你是一个农民――去做小麦投机买卖,我是一个失败者,露丝也是一个失败者――但是我们多多少少可以埋怨是上帝把我们绊倒,而你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你花了八年时间来逃避自己。你过去在农场是一个创造者,你和你的生活是协调的,但现在……你把自己置于赌注的生涯,和你过去所热爱的生活――创造性的劳动相比,这是多么遥远的歪门邪道呀!――所以你受罚了。你要赢得生活,不知还要吃多少苦头。”安德鲁为什么要去做小麦投机买卖?因为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做投机买卖赚了钱,发了家。可以说是社会上所谓的成功人士的范例深深地影响了他。假如他依然如故的淳朴,他也不会把钱放在这场赌注上。他花了八年时间来逃避自己,却逃避不了时代洪流的席卷。安德鲁命运的归宿既在于自己的选择,同时也是对那个历史时期社会不可抗拒的顺应。

曹禺曾说:“许多剧作家离不开早年困苦艰难的生活,接触各种人物,经过不断的职业变迁,一生在对生命的追索中沉思默想,用自己独特的戏剧表现手法,传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尤金•奥尼尔就是这样一位美国作家。”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假如没有相关的生活经历,作者所叙述的内容也自然枯燥乏味。因此文艺作品打上时代烙印的同时,也关系到艺术家的个人经历和他的人生态度。从安德鲁和罗伯特兄弟二人思想的转变,和安德鲁的海上经历,确实留有奥尼尔早年海员生涯的影子。奥尼尔从小无依无靠、居无定所,后来漂泊于海洋。戏里戏外都是人生。可以说罗伯特是奥尼尔理想中的我,而安德鲁是奥尼尔现实中的我。奥尼尔的人生缺乏安定的感觉,因此后来他大量购买房产,想为自己营造一个家。但是,世间万事万物往往却是有心栽花花不放,无心插柳柳成荫。自己不去追求的可能手到擒来,但孜孜追求的却未必能够得到。安定是奥尼尔毕生的追求,宿命却安排他的人生戏剧开始于旅馆,也落幕于旅馆。上帝让奥尼尔的人生开始于旅馆,就已经暗示了他颠簸而又饱受辛酸的一生;而离世于旅馆也诠释了他的人生经历。可以说奥尼尔的人生在《天边外》这部戏剧中得到了很好的阐释。奥尼尔的命运与剧中罗伯特的命运紧密相连,他对生活的追求正如罗伯特弥留之际略带希冀的目光,还有伸向天边空空的手。梦里梦外,空嗟叹。

透过这部戏剧,冥冥之中我们感到好像上帝已将主人公的人生轨迹描绘完满。每个人、每件事都宛如远去的列车沿着固有的轨道蜿蜒前行。不容任何时间和地点的错位,不早不晚,每个人恰好完成了自己在整部悲剧中所扮演的角色。

安德鲁希望兄弟罗伯特去上大学,但罗伯特却认为到处跑跑,不在哪一个地方扎根要比当学生有趣。天边外的某种强大磁场吸引着罗伯特,但他自己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后来他解释,让他离开的就是美。罗伯特的梦想辽远而又模糊,没有具体的目标。因为在他的世界里梦想才是生活。当罗伯特意识到露丝爱的是自己而不是安德鲁时,他下意识地将爱情等同于梦想,取消了出海计划,娶露丝为妻,留在了农场。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罗伯特始料未及的。他失去了能干的父亲、慈爱的母亲和年幼的女儿。一连串的打击使他认识到,自己败给了生活。此时此刻,他仍未泯信念,要重塑自己的梦想,证明自己的价值。考虑向哥哥借钱去城里开始新的生活,靠写作谋生。罗伯特现在的梦想具体而可行,触手可及。但是,死神的魔爪已经伸向了他,这是个无法逃避的事实。心中充满新的梦想的罗伯特去看日出,看到的却只是黑色的边缘。如果一个人被监禁,而他所需要的生活在外面,这并不可怕,因为他总有走出监禁的一天;相反,如果将他所需要的生活牢牢锁起,却将他置之于外,那才最为骇人。因为无论怎样挣扎,便也乐趣全无。也许是主人公自作自受,也许是命运之神对他们开的玩笑。大千世界,人类毕竟只是整盘棋中的棋子,只不过有的棋子主要些,有的则次要些罢了。剧中,命运之神的双手,摆布着平凡世界的男男女女。这是对希腊悲剧创作手法的传承。从开始命运的罗网就已经织就了主人公悲剧的命运。兄弟爱上了同一个姑娘,罗伯特轻率地与露丝结合,安德鲁负气出海,父子反目。宿命的魔力笼罩着整部戏剧。罗伯特认识到自己是生活中的失败者,并把自己失败的部分责任“归咎上帝”。作者成功地将人物的现实生活与宿命紧紧相连。通过叙述主人公的悲惨遭遇使读者产生宿命感。

三、结语

《天边外》这部戏剧细细品读,宛如奥尼尔对几个普通人的故事娓娓道来。这几个普通人就生活在读者周围,可以是你,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他;这些故事可能发生在你家,在我家,在他家。走上街头,就可以遇见他们。戏剧家暗示了潜藏在人类内心深处的梦想与欲望。然而横亘在人类和梦想之间的却是残酷的现实。人类需要学会如何在人生的天平上使美好的梦想与残酷的现实保持平衡。起初对梦想的渴求与向往,继而失望,然后重新燃起希望之火……希冀与失望相互交替,这是人类惯有的心理状态,奥尼尔也正是通过对这一惯有心态的传神描写从而达到完满的悲剧效果。矛盾与冲突构成了戏剧,剧中人物之间与内心无法调和的矛盾与冲突成就了悲剧。奥尼尔涓涓细流般描绘了生命之花的美丽,让它芳香四溢,然后却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将它亲手蹂躏。对生命之花蹂躏的惟一途径是撕扯人类的灵魂。主人公撕扯着灵魂而发出撕心裂肺的声声呐喊将启迪留给全人类,明灯般照亮了人类的航程。

【参考文献】

[1]程朝翔.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2]Michael Manheim.Eugene O’Neill[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刘向红,刘欣,赵红辉.天边外的悲剧内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2(1).

[4]孙太.诗情画意天边外[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5]尤金•奥尼尔.天边外[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

[6]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亚里士多德.罗念生全集(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