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能源何处革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能源何处革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离不开充足、廉价、清洁、安全的能源供给。党的十提出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成为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

所谓革命,不仅指能源技术上的进步,也包括能源结构、能源体制、能源安全观念上的重大变化。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能源革命,都会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远的不说,近几年,页岩气革命促进了美国能源独立,能源价格出现下降,油价、工商业电价已低于中国,极大地提高了其制造业竞争力。这对于长期靠低成本优势发展制造业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

能源结构面临重大调整,需要早日走出煤炭时代,进入油气时代

人类对能源的使用,大致经过了薪柴时代、煤炭时代和油气时代。能源发展的历程,基本上体现了能源优质化过程。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油气占59%,煤炭占29%。OECD国家早已进入了油气时代。中国油气消费占一次能源的22.4%,煤炭则占到70%,仍然处于煤炭时代。煤炭的大量使用,给我们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运输压力加大、安全事故频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在世界上达到较高水平,受水资源和经济性的制约,进一步可挖掘的潜力已经有限。中国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国,不论是从提高用能效率来说,还是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角度来看,都不能停留在煤炭时代,理应同发达国家一样,普遍用上优质、清洁、方便的油气能源,实现能源利用的代际更替。

要实现能源结构的革命,离不开能源安全观念的转变

当中国准备从煤炭时代进入油气时代时,一个普遍的担心是,石油对外依存度提高会危及能源安全。事实上,中国一次能源的自给率高达90%,能源供应总体是安全的。石油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与能源安全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国际上也没有通行的标准可循。

中国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对国际格局作出了判断: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世界大战打不起来。随着冷战的结束,担心中国与某大国爆发全面冲突从而中断外部石油供应的假设,在可预见的未来很难成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欧佩克对石油供应的控制力会继续减弱,美国走向能源独立,世界石油产能总体供大于求,石油供应方出现多中心格局,这为中国扩大石油进口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当然,油价大幅波动、运输通道的安全风险仍然存在。

面对这些问题,靠一个国家单独解决是十分困难的,需要我们将维护石油安全的思路从个体安全转向集体安全。只有通过参与全球治理,有效维护全球和地区石油安全,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本国的能源安全。

能源革命也体现在能源体制的改革上

中国能源面临的诸多问题,如能源结构不合理、煤电矛盾加剧、用能成本上升、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等等,不是资源禀赋不足或生产能力不够造成的,而是因为现有能源体制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

相当一部分可以由市场配置资源的能源产品,仍然由政府部门制定产量计划、决定产品价格;新上项目、市场准入需要有关部门批准;能源企业政企不分,有的垄断企业仍在代行政府职权;网络状垄断行业缺乏监管,生产者与消费者没有选择权。从双轨制走向充分竞争,这是能源革命的应有之义。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能源机构改革。新的能源主管部门面临职能转变的重大任务,需要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要求的能源政策。同时,也须警惕路径依赖,防止循着行政审批的路子加强能源管理。

能源革命从根本上看,还体现在能源技术革命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大幅提高

能源技术的更替与IT技术、生物科技不同,一个更新周期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旦用能设备形成存量,靠改进管理进行节能的潜力有限,除非进行重置或技术改造。

比如,中国的煤炭70%是通过锅炉燃烧消耗掉的,大规模提高能效最根本的办法是物理改造,就是以大代小(用大锅炉代替小锅炉)、以高代低(以高效锅炉代替低效锅炉)、以集中代替分散、以热(冷)电联供代替单独供热(冷)。我国工业用能超过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工业企业能效的提高在大部分情况下要靠增量调整,而不是存量调整。

近年来,我国新建的有色、建材、石化等重化工项目,生产规模较大,其能效可以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出于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考虑,相关部门笼统地将高载能工业冠之以“两高一资”,设置种种准入门槛。相反,对大部分小规模、低效率、技术落后的耗能项目则任其存在下去。

中国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应当转变那种过度控制总量而牺牲效率的做法,将先进用能技术与新项目建设、旧装备改造结合起来,通过大力发展先进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从而实现用能技术的革命。

(作者为国务院研究室综合经济司副司长)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转型时期,能源革命能够让“绿色中国”梦想成真。也许30年后我们追忆历史时,会感慨万千地说,就是在这个时候,2013年前后,在世界能源体系完成了华丽转身时,中国新能源革命从此也风起云涌。但要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需要更多、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例如,对太阳能以及风能技术的支持体系,其上网电价方案等。

实际上,“能源革命”正在悄然带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面对“能源革命”,西部发展战略政策如何调整,产业链条又会如何书写,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周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