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回顾2001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1年对于任何一个在股票界谋生的人来说,都是希望从记忆中抹去的一年。市场起伏犹如过山车,再加上“9・11事件”,给人留下的多是不快的记忆。
以中国概念股来说,上半年无疑是相对辉煌的半年。特别是在2月传出B股可向国内投资者开放后,上海、深圳两地B股开始成倍上升。无数买入者都想像在6月1日正式开放之后,中国的散户们将在B股市场重演A股曾经有过的辉煌。但不幸的是,对大部分B股投资者来说,6月1日是一个黑色星期五,自此之后,B股急转直下,上海B股和深圳B股指数下跌达28%和36%之多。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一片哀鸿声中,一些国外基金却高喊在被长期套牢之后,终于可以“胜利大逃亡”。B股的开放,不管原意如何,客观带来的结果是外资“逃亡”后很难再回头,而被套住的内资(最多的是散户)又解套无期。A股的泡沫还未被挤掉,又出了一个B股泡沫。
就在B股风起云涌的同时,关于H股也会像B股一样向国内投资者开放的传闻又开始在香港市场施展魔力。一时间,国内资金以各种渠道流向香港。小到用手提箱提现金来香港“旅游投资”,大到国内地下钱庄用非法渠道几百万、上千万美金地把资金拉到香港来,这些热钱很快就使盘子不大、流通又小的中资股掀起了狂潮。资金盲目追捧任何在国内有A股上市或即将有A股上市的H股,红筹股在CDR概念的支持下,也加入了大炒热炒的行列。
好景不长,6月起国内开始打击银行违规进入股市资金,市场对国有股减持的规模及价格的忧虑,以及“银广夏”造假事件的暴露,终于引起A股市场的急跌,不可避免地把H股和红筹股一起往下拖。加之不尽如人意的中期业绩,终于又一次使对中资股充满憧憬的投资者遭受滑铁卢。短短两个月里,下调幅度达到25%~50%之多。
然后就是惊天动地的“9・11事件”,全球资本市场一时间都似乎被纽约世贸大楼倒塌的灰尘所笼罩。就在大家惶惶不知所向时,中国股又被作为资金避风港受到了青睐。绝大部分投资者把他们的中国投资比重加大,主要是认为中国相对其它发展中国家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较小,可继续依靠内需支持经济的增长。而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些短期“救市”政策,如暂停国有股减持来稳定市场。
但进入11月后,随着美国政府几次减息,大量放松银根,资本市场又开始憧憬美国2002年经济反弹,市场的热点开始转向更直接受惠的地区,如韩国和台湾。市场同时注意到中国经济势头将在2002年上半年面临比现在更困难的情况,一些行业政策的连贯性和合理性也成为焦点。尤其是电信、能源和电力等大的行业正面对加入WTO、行业结构改组和国内竞争增强三重挑战。加上对盈利的担心,中国股票不再是市场的宠儿,中国股票在“9・11事件”后的良好走势也已被韩国和台湾赶上。
12月初的“格林柯尔”事件又使已经如过山车的中国股雪上加霜。今年刮起的P股(私营企业)热,被当头浇了一瓢冷水。一些基金经理不无感慨:“以前投资国企,因为觉得管理层没有所有权而不放心;现在投资私企,其业绩好得难以置信,晚上也担心得睡不着觉。”
在我来看,风风雨雨的2001年已快过去,不管怎样,中国股票在国际投资者心目中已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兴趣也会日益增强。但是如何留住这种热情,把很多仍是“投机”的投资者转为真正投资的投资者,取决于政府和上市公司的共同努力。政府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应该进一步认同市场的力量,无需人为强加干涉。上市公司一定要增强透明度,把小股东的利益放在心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长期持久地吸引外资,同时也使国内市场慢慢向国际化并轨,为迎接WTO终将带来的对资本市场的冲击作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