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四关”含义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四关”含义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临床常用开四关之法来畅气机,疏肝郁以治多种病证。但“四关”的含义一直都是后世医家探讨的焦点,弄清各医家对“四关”含义的理解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临床效果是中医医务工作者当追求的。

【关键词】 五脏;十二原;四关;左升;右降

《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此乃四关的最早记载,《内经》虽然提出了四关一词,但其却未明确解释四关的含义,故这也成了后世争论的一个焦点。

唐代杨善上的《黄帝内经太素》云:“四关,四肢也……五脏在内,原在外,故五脏有府,皆从外入,所以五脏皆十二原也。以其三百六十五节交会穴中,谷之气味皆在中会也。”他明确指出四关指的是四肢,而《内经》中所说的“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及“四肢乃诸阳之本”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他的观点。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升其清阳之分发于腠理,实于四肢,而后化为阳经经气分于十二原,传于三百六十五节,布于五脏,从而四肢可以反映五脏的功能。但是笔者认为此种观点忽视了膏之原和肓之原,只将四关代指四肢是不足的。

明代徐凤的《针灸大全》注:“十二原,出于四关,合谷、太冲是也。”其后,杨继洲于《针灸大成・经外奇穴》中有“四关四穴,合谷、太冲是也”的观点。显然这里讲的四关一词另有其义。他们两位医家的观点在后来的临床运用当中亦有相应的记载,如《席弘赋》云:“手连肩背痛难忍,合谷针时要太冲”。《杂病穴法》可见“鼻塞鼻痔及鼻渊,合谷、太冲随手取”,“赤眼迎香出血奇,临泣太冲合谷作”。《针灸大成》中更有合谷、太冲治疗难产的文字记载。而现代临床基本上也是同取双合谷、双太冲治疗气机不畅所致之病证。

张景岳的《类经・经络论・十二原》注:“四关者,即两肘两膝,乃周身之骨节大关也,故凡井荥输经合穴,皆手不住过肘,足不过膝,而此十二原者故可以治五脏疾也。”可见他认为四关指的是两肘两膝之骨节,而明代马玄台的“四关者,皆手足肘膝之所,乃关节之所系”也相应于张景岳。清代张志聪亦认为四关代指关节部位,其《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曰:“四关者两肘两腋两髀两皆机关之室,真气所过,血络之所激行者也。”而其代指的四处关节的说法在《灵枢・客邪》中有所解释,如“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凡此入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约。”说明了五脏有邪留于上述诸关节,而刺这些关节之腧可驱邪治病。但是“五脏有疾,应出于十二原”,而十二原均在四肢之末而未过腕踝关节,后世也据此发明了腕踝针。

另外,学苑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中却对四关有另一种解释,其云:“四关者,乃脐上下左右各一寸也。”这显然与十二原之位不同,却只是考虑了膏之原和肓之原的位置。最后又有以现代著名医家张士杰、高树中、王析耀为代表的“四关代指腕踝膈脐四处部位”的观点,这是以十二原的分布位置来看的,而笔者认为此种观点较为合理。

由于《灵枢・本输》加入了阳经之原穴,故共计二十四个原穴,结合上述医家对四关一词含义的观点和笔者自己的思考,笔者的观点是双合谷、双太冲作为了位于脘踝膈脐之原穴中的代表而以“四关”之名简而代之。此观点与现代临床的“四关”代指双合谷、双太冲的观点基本一致,但却一直没有相关的理论依据,而通过思考,笔者有如下对此观点的解释。后世医家之所以多以“四关”代指合谷与太冲,笔者认为乃是合谷与太冲于这些原穴中最具代表性之因。合谷与太冲之所以成为原穴中的代表乃是因其有别于其他原穴的特殊意义,而此意义决定了四关代指它们的结果,而笔者认为这些特殊的意义的解释较为合理。

“关”即门户,关卡之义,寓通行之理,而人体之根本乃元气之所生,故此关用以通行人体气机。合谷在上肢之末,上举及天,居天位,本穴又处阳位,其所之气天之降也,从天气而下降于地。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大肠乃六腑之一,与肺相表里,在五行属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古人云“肺从右降,肝从左升”,“胃随肺降,脾随肝升”,而大肠属于胃家,故大肠之气亦随肺胃右降,故针刺合谷可以人之气机从右而降,如同天之阳气降于地也。同理,太冲位于下肢之端,下蹋于地,居于地位,本穴出于阴位,其所之气,地之升也,从地气上升至天。太冲属足厥阴肝经,五行属木,相应于四季之春,主升发条达,此厥阴风木以升为顺。故针刺太冲可人之气机从左而升,如同地之阴气上升。纵观人体诸经皆乃阳经下行,阴经上行,天气地气或降或升,而合谷处阳,太冲处阴,推此,针刺双合谷、双太冲可达到交通上下、贯通阴阳,畅行气机之功。双合谷、双太冲连人身之上下左右,适合天地阴阳升降规律,此寓天地自然之道于其中,体现了古人之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整体观及人与自然的二元论的思想。

另外,《灵枢・本输》所载大肠之原穴合谷,属阳,主气;肝经之原穴太冲,属阴,主血。人以气血为本,气血不和则为病,合谷与太冲可谓气化功能的关键,气血通行之要塞。“气乃血之帅,血乃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气血调和,诸病自愈。由此可见合谷太冲之关键。

由上述所论为何双合谷与双太冲用四关代指,笔者概而言之,乃因双合谷与双太冲包含了上下左右,灌溉了阴阳气血,对于阴阳之平秘,气血之调畅起到了关键作用。阴阳气左右升降通则不痛,此乃百病不长的首要问题。人易遇气郁不行,变生郁生火热,劫耗阴津的病理变化,而“四关”专为气郁所设,其升降之理指导临床以治疗气机郁滞,阴阳不交各类病证,如失眠,郁证,乳痛等均奏良效。此即“开四关”之功也。

综上,双合谷,双太冲作为位于腕踝膈脐之原穴中的代表而以“四关”简而代之的观点更为合理,其在临床上也充分显示了它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弥漫.内经答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

[2]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8(1).

[3] 高希言.针灸医籍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