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妙用“三算”,夯实计算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妙用“三算”,夯实计算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计算是小学数学课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往往参差不齐,计算正确率低。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爱计算的情感,夯实学生计算能力,提高计算正确率呢?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估算、笔算、验算这“三算”,寻求有效最佳结合点及科学灵活的算法。下面笔者以“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为例,来探讨如何加强“三算”合用,夯实计算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形成内力

在教学中,教师创设具体的现实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爱计算的内力。例如:笔者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课始,伴随着动感的音乐,把2013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场面播放给学生看,在看的过程中抛出问题“其中一名运动员每分钟跑245米,它12分钟能跑多少米”。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对学生来说有亲切感,既为他们开展学习活动增添了浓厚的兴趣,又实现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

当然,教师还要避免创设情境只为引出算式的误区,不能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数学思维的发展,而应该作为便于学生探索、理解算理的“辅料”。笔者听过福州台江三小郑汛老师执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课。他设计以招待12名朋友在福州住一天的吃、住、玩、买纪念品等消费为情境贯穿于整节课教学。学生兴趣就很高,个个都为帮老师解决问题而充满了成就感。因此,创设贴切的生活情境为学生计算学习中“三算”合用,为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提供了保证。

二、沟通知识衔接点,巧用迁移,自主发现笔算方法

在计算教学中,运算能力不仅是一种数学操作能力,更是一种数学的思维能力。例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中,由于小学阶段关于整数乘法笔算的学习已进入尾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小学阶段笔算的最后一个内容,应该说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通过知识迁移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是学生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激活原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及解题经验。其次,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让他们感受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再次,通过激趣引探“老师还没有教过,你们怎么都会了?”让学生去探究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最后,再通过明晰算理、完整表述、即时练习、提炼方法等环节去沟通“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质的不同,构建新旧知识的完美迁移,让学生自主发现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方法。在课最后总结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小学阶段的笔算学习进行一个回顾,并在回顾迁移中对多位数乘多位数笔算有一个整体感知,认识到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方法就是“先分后合”。这既是思维能力的一次训练,还提高了学生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把握“精”“估”结合点,妙用估算验精算

在解决问题中,笔算与估算都是一种解题策略,笔算与估算之间又相互验证、相互促进。估算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搭建估算的平台,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估算,把估算与精确计算的结果适时地进行对比分析。如新课开始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航模198元1个,买12个,只有2000元钱够不够?你是怎么想的?学生首先进行估算,那到底够不够呢?学生感受到还是用精算比较精确。然后,组织学生将精确计算结果与先前的估算进行对比,认真分析精确计算结果是否

(上接第50页)在估算范围内,从而判断在计算过程中有没有明显的错误。又如在应用部分的“闯关活动”,通过一猜二算三交流,一步步体验估算的价值,一次次领略估算的魅力。

四、立足“三算”融合点,活用策略解决问题

传统计算教学,过分地关注笔算,造成学生闻“算”心烦。课改后,虽相对弱化了笔算,关注了估算,但真正能在课堂上做到笔算与估算有机结合的还不多见。当今社会计算器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得到普遍应用,教材中也有了用计算器的相关内容。由于教师担心计算器成为“玩具”分散课堂注意力,会弱化学生的数学思考。因此,用计算器要么被“善意”的回避,要么课堂上“露脸”即收,于是乎用计算器也就成了新课堂时尚的点缀。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时,应该寻找“三算”结合的融合点,探索计算教学的新路子,进而建立计算教学的新模式。在本课教学例1时先估后算再验算,验算可以用计算器计算,每次笔算前的估算以及笔算后的验算、“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进行检查”以及闯关活动的猜一猜、选一选环节等,无不运用“三算”,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整合“三算”知识经验,选择科学合理的算法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活学活用、夯实计算能力的目的。

(福建省罗源县凤山小学 35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