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哲学需要形而上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哲学需要形而上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形而上学产生后就不断的批判和拯救,它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必然性,是在人类认识世界的主客二分的框架中产生的,即使辩证法提出以后,形而上学作为联系彼岸世界和此岸世界的桥梁也不能被取代。

关键词:形而上学 辩证法

形而上学通常有两种含义,作为思维方式的形而上学,从传统的教科书中我们知道它代表的是一种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看待问题的方法。另外一种解释是指形而上学研究的是超验的世界的本源的哲学。随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纠缠和斗争,有的人认为我们应该将形而上学抛弃,但是其实哲学是不能没有形而上学的,只要有哲学,就必须要有形而上学。

一、形而上学的发展过程

最早的形而上学著作可以说是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之后”其实也就是说形而上学研究的问题不是感性的、物理的世界层面的,而是研究超越经验的、超越感性事物的科学。形而上学研究的是经验世界背后的原初事物的东西,所以形而上学和本体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探讨世界的本源的时候,如赫拉克利特火本源说,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他们对世界本质的回答,都是要寻求一个世界本源的最终目标。近代形而上学转向了以认识论研究为中心,在关于人对于世界的把握是靠经验还是理性的问题上产生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冲突,休谟的怀疑论瓦解了形而上学的逻辑,于是出现了对于形而上学的批判和拯救。

二、哲学需要形而上学

(一)形而上学产生的必然性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框架之中的,是人类拥有了自我意识的结果。人类通过思维认识外部世界,这种思维的方式指向的是外部对象,因此被人称之为物性思维。哲学是从神学中分化出来的,但是并未脱离神学神秘的特性。作为与本体论相关联的学问,它的主要目标就是探讨世界的本源。从希腊时期开始,人们的科学知识和认识能力不是很发达,但是已经试着去思考世界的本源。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他们遵循的都是形而上的思维方式,都是试图用一种固定的,单一的东西去解释世界的多样化,也就是说用有限去解释无限。这样必然会产生人们认识的片面性和单一性,形而上学也就由此诞生。

(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古希腊哲学中出现了辩证法思想的萌芽。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蕴含着辩证法的光芒。但辩证法作为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却形成于近代哲学。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实现了哲学的认识论转向,辩证法的形成才拥有了基础性的前提。辩证法作为与形而上学的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克服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缺陷,由此辩证法也确立了它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即使是今天,在哲学中,辩证法也并没有完全取代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在哲学中永远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地位。

哲学虽然作为一种理论,但是它也必须要根植于实践中,并为我们的实践起指导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形而上学的的思维方式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相当广泛的各依对象的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领域是正当的,甚至是必要的。”①那么为什么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会再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拥有如此牢固的地位呢?

形而上学是一种单向的思维方式,而辩证法则是双向的思维范式。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于某种事物进行思考,首先要将它放在人类的思维框架中去。人们的日常生活依赖的是常识性的思维方式,而这种常识的思维方式是合乎人的生活的。在人们日常最基本的生活中,常识是非常重要的。人们都将它作为指导生活的前提,这是将思维和存在放在了完全一致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而辩证的思维方式则是正反合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虽然这种思维方式可以使人们的认识加深一步,从而拓宽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辩证思维不适用于解决人们经验层面的问题。

(三) 形而上学——联系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桥梁

人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现实的有形的世界,但是正是因为人的思维的特性,所以它总是要寻求一个无形的世界。“黑格尔认为形而上学的意义非常重大,一个没有形而上学的民族,就好比一座辉煌的庙宇没有神像一样。”②虽然历史上不断的出现对于形而上学的批判,但是即后就会有对形而上学的拯救,黑格尔其实就是一个,我们都知道黑格尔是辩证法的集大成者,但是他也正是为了解决形而上的无限性和现实形而下的有线性的矛盾,其实虽然这代表着辩证法,可是另外一种意义上也是对形而上学的拯救。马克思也是如此,以往人们总是陷于对如物质和精神的对立的思考中,找不到二者结合的关节点,马克思用实践将二者联系了起来,这也是肯定了形而上学的合理性而不是否定了它的存在。人是一个不断的追求的完善自我的过程,因此必须设立一个形而上的彼岸世界,通过它将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联系起来,不断的将形而上的彼岸世界通过人的活动过度到此岸世界,进而不断实现人自身的进步和完善。人的发展就是形而上世界与形而下世界的不断的转换的过程。人们追求发展的过程就是追求形而上的理想实现的过程,但是这种实现的过程是必须要立足于形而下的现实的经验的世界和生活。

无论哲学将来的发展道路如何,形而上学都是哲学不能丢的,只要有哲学,就需要形而上学。至于在当代社会下如何建构形而上学,虽然有很多的人也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仍然需要更多的从事哲学研究的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②:杨洁 《简析形而上学的历史发展和现代转型》中州大学学报2002年7月第3期

作者简介:潘思柳(1986.10-),女,黑龙江省肇东人,硕士,南开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